高仁華
(福建省龍海市浮宮中心小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若對某一事物感興趣則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教學中也是如此,成功的教學并不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強制的要求,而是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師不應該死板地教給學生知識,而是應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應使其對學習漢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在一個快樂、自由、充滿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識字是低年級學生的重要學習內容,在實際的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對識字教學不感興趣,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呢?現(xiàn)結合教學實際淺談以下幾點。
低年級學生天性好動,對各種游戲充滿興趣,在游戲中學生可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想象,開創(chuàng)思維。因此,教師可利用學生這一階段的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識字教學環(huán)境。同時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及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開展形式各樣的識字游戲活動,學生在不同的游戲中認識了生字,真正達到了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如在課堂上我指導學生自制生字卡片,同桌間進行互打牌游戲,一邊出牌一邊讀出卡片上生字的讀音,并進行組詞練習,誰先出完手中的漢字牌即為獲勝方。由于學生具有較強的獲勝心理,都會積極地認字,想盡辦法解決生字詞。通過在課堂上進行識字游戲比賽,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效率。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應教給其學習的方法,真正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運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掌握識字的方法,能夠在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進行自主學習、自主認識,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在具體的教學中常用的識字方法有以下幾種:
1.兒歌識字法。兒歌是低年級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教師可根據(jù)漢字的構成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編朗朗上口的兒歌,指導學生進行反復的誦讀,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直觀的印象,從而能夠快速準確地記憶漢字。
2.字謎識字法。猜字謎識字也是一種有效的記憶方法,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jù)漢字的結構為學生編字謎,學生在猜字謎的過程中既識記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義,同時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均得以提高。
在實際的教學中除了以上兩種方法還有很多,如加減筆畫識字法、拆分組合識字法、動作演示識字法等。只要教師在課堂中根據(jù)所學生字的特點進行有機的結合,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就會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語文是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十分密切的一門學科,生活是語文的內容,而語文是生活的工具。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結合生活實際,利用學生生活的有利條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學生在看動畫片的過程中應指導其學習認讀說話字幕,墻壁上粘貼的《小學生守則》,指導其朗讀,或是認識校園的校訓、同學的姓名、黑板報內容等,以上均是學生進行識字學習的好辦法。另外,學生還可在各種商標中學習漢字,指導學生學習認識公交車廣告、路牌、各種宣傳冊內容等。也可指導學生開展識字交流會,有效增加學生的識字量,充分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讓學生學會在閱讀中識字,嘗到識字的樂趣,逐步提高了學生自主識字的意識。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發(fā)現(xiàn)者、創(chuàng)新者,都喜歡用自己獨創(chuàng)的方式去做事情,在得到充分的肯定后有一種強烈的滿足感,會進一步激發(fā)其學習積極性。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應鼓勵學生使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積極的探索與研究,充分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方法,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新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綜上所述,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是十分必要的。教師應根據(jù)識字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運用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直觀的印象中加深了記憶。同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在課外進行識字學習,充分結合實際生活,讓學生成為生活的有心人,不斷拓寬識字量,從而提高識字能力。
[1]李琳.自能識字 主動發(fā)展[J].語文教學通訊,2010(36):328.
[2]陳晴.對新課程識字教學之淺見[J].小學教學參考,2013(10):184-185.
[3]李彥坤,李守明.低年級識字教學反思[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12(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