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珊珊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第三高級中學)
現在的高中生90%以上都有手機而且大多數是智能機,很多高中生把手機帶入學校,還帶進課堂使用,手機聊天、看電子書、看視頻等,嚴重分散了學生聽課的注意力,并且這種現象在高中很多見并且越發(fā)嚴重。有數據顯示中國有59834所高中,如若普通高中生沉迷玩手機的現象一直持續(xù)下去,其危害性不言而喻,針對這種情況作者做如下調查分析。
近些年手機業(yè)的發(fā)展非常迅速,行業(yè)間的競爭使價位越來越低,高中生用積攢的零花錢購買手機。
一些家長追趕潮流不斷更換手機,而被替換下來的手機直接給孩子拿去玩,家長也不管不問。
很多高中生到了高中以后并不是好好學習,加上青春期叛逆心理,打罵教育的方式對高中生而言沒有效果,當然這也不是我們所提倡的教育方式;有些家長苦口婆心地講道理,時間長了學生也很厭煩,家長很是苦惱,在試了很多方法無果的前提下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把手機作為學生好好學習的獎品。
很多城市的快餐店、冷飲廳、理發(fā)店等一些服務行業(yè)的Wifi都是免費開放的,一些離家遠的高中生利用中午吃飯、剪頭發(fā)的時間順便就能下載一些電影、電子書等,免費的Wifi不走手機流量不產生費用,也間接促進了手機的使用。
很多學生上課聽不懂;沒有特長、學習成績不好;還有些學生是單親家庭或者家庭不和,感受不到溫暖;這些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感受不到成功或者溫暖和愛,而在網絡虛擬世界中很容易獲得,現實和網絡的差距使他們很容易對手機產生依賴并且很難戒掉。
有些學校對學生上課玩手機缺乏管理;有些學校確實在學生上課的時候巡視查課,把玩手機學生的手機沒收了,但對學生只是口頭教育并把手機歸還給學生,在學生心中并沒有起到警示作用,結果還是照玩下去。
學校里一大部分學生是住校生或者是父母不在身邊,家長覺得孩子離家遠,就給孩子買部手機便于聯(lián)系。平日里也很少跟班主任溝通,對孩子在校期間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不了解,只是單一地怕孩子錢不夠花,每個月按時給孩子卡里打錢,家長的不管不問更加促進了學生玩得無拘無束。
對眼睛的危害: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研究報告,目前全球近視患者約為14億,在中國近視患者人數多達6億,而其中的“重災區(qū)”是青少年。據近期一項對上海靜安區(qū)的調查發(fā)現,近視性黃斑變性已成為該區(qū)新增失明的主要原因。近視,這一致盲疾病的高流行率令人擔憂。
對頸部的危害:看屏幕久了會造成頸背部不適,長時間低頭看手機會造成頸椎和背部肌肉的損傷。
對頭部的危害:視力模糊加上頸部肌肉酸痛容易引發(fā)頭痛。
對手和腕的危害:過度使用智能手機會造成手指抽筋、肌肉酸痛、肌腱炎癥等,增加患腕道癥候群的風險。
對神經系統(tǒng)的傷害:使用手機時,大腦會吸收很多電磁波,長期玩手機會造成記憶力衰退、睡眠紊亂等健康問題。
影響生長發(fā)育:手機的電磁輻射會影響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嚴重的還會引發(fā)哮喘、白血病之類的疾病。
學生方面:高中生應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端正學習態(tài)度,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同時還應增強自我約束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提高抵御網絡帶來負面影響的能力。其次,青少年要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明確自己使用手機的目的,要合理地使用手機。再次,青少年還應努力培養(yǎng)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多進行體育鍛煉,積極主動參加各種有利于身心發(fā)展的活動,消除對手機的依賴。
學校方面:定期開展網絡知識安全講座,讓學生認識到網絡中的信息并不都是健康真實的,提高高中生對網絡的認識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消除青少年學生對網絡的好奇心,合理地通過手機運用網絡。
社會方面:國家要加強網絡監(jiān)管,控制黃色信息和欺詐信息等不健康的信息出現。中國夢凝聚著每個中國人的夢想,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付出辛勤努力。青少年是實現中國夢的主體之一,對青少年進行中國夢教育,要通過家庭、學校、社會三個層面同時進行。從根源上解決高中生上課玩手機的問題,讓更多的高中生為中國夢的實現好好學習,為國家輸送更多的有用人才。
朱美燕,朱凌云.透視青少年網絡成癮綜合癥[J].中國青年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