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敏
(江蘇省泗洪縣龍集中學)
1.說明文的重要地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初中階段,要讓學生閱讀一定量的科技作品,注意讓學生體會作品中體現(xiàn)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在寫作指導方面,《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學生要會寫簡單的說明文,在介紹說明對象時要做到明白清楚。各地中考對閱讀說明文都各有要求,筆者查閱了最近幾年的中考說明文試題,歸納出說明文閱讀一般從以下方面來考查:(1)試題要求學生能夠指出說明對象及其特征;(2)要求學生能夠說出說明方法,更要能夠理解該說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3)要求學生能夠把握文章的說明順序;(4)讓學生能夠體味重點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更能夠結(jié)合具體的語句分析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由此可見,說明文教學在整個初中階段有著重要的地位。
2.說明文教學的現(xiàn)狀
筆者長期從事初中語文教學,發(fā)現(xiàn)初中教師對于說明文教學不夠重視,具體原因如下:一方面由于說明文本身的特點,是對事物的性質(zhì)、狀態(tài)、事情的進程以及事物之間關系進行介紹,因此,為了準確無誤地介紹,說明文語言一般是比較枯燥無味的,老師和學生一般對于這樣一類的文體不感興趣;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基本功比賽以及上課比賽的活動,一般情況下,公開課和比賽課是不選擇說明文的,因此,老師對于說明文的研究就比較少,課堂教學就沒有能夠精打細磨,教學語言的組織、教學流程的實踐比較粗糙。但是,我們廣大一線語文教師不能因為這方面的原因就忽視說明文教學,因為說到底我們還要圍繞中考對現(xiàn)代文閱讀的要求來認真對待說明文教學。
3.說明對象及其特征
說明文的說明對象一般就是題目,例如《蘇州園林》《奇妙的克隆》等,也有些將說明對象放在文章的開頭一段,還有極少數(shù)說明對象需要學生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歸納提取,這種情況一般很少出現(xiàn);有的在文章開頭幾段揭示什么對象的特征;有的說明對象的特征分散在各段中,要求學生抓住最能揭示說明對象的本質(zhì)的詞語進行歸納提取。
1.說明方法有哪些
閱讀說明文,指導學生學習說明文,必須讓學生能夠找出對所學習的說明文中運用的說明方法,一般在學生初學說明文時,要明確讓學生知道有哪些說明方法,常見的說明方法有列數(shù)字、作比較、打比方、舉例子、作詮釋、下定義、分類別、作引用等。
2.分析說明方法的作用
在中考試卷中,讓學生找出所運用的說明方法這對于絕大多數(shù)考生是比較容易的,但是,中考試題中往往不僅僅是要求學生只知道說明方法,還要求學生掌握文章所選擇說明方法的作用是什么。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指導學生如何來規(guī)范化地答題以及了解答題的一些技巧。
比如,“列數(shù)字”這種說明方法,作用是什么。答題規(guī)范的格式:具體準確地說明了……的特征。例如,《蘇州園林》中“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梁和柱子以及門窗欄桿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眼的顏色?!北咎庍\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通過比較,突出強調(diào)了蘇州園林極少使用彩繪的特點;“打比方”答題格式是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的特征,例如《蘇州園林》中“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shù)畫,而園林是美術(shù)畫,美術(shù)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運用打比方的什么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蘇州園林講究自然之趣的特征,使說明通俗易懂,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舉例子”具體真實地說明了……特征,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與可信度??傊?,分析說明方法的作用一定要緊扣說明對象的特征,注意答題的規(guī)范與技巧。
一般考查的題型有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分析說明文的語言特色、體會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對文中加點詞語含義的理解,切忌望文生義,一定要結(jié)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以及說明對象的特征考慮。
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常用四步答題法。第一步,解釋該詞的含義起修飾還是限制的作用;第二步,分析運用該詞有什么好處;第三步,如果去掉該詞后句子意思會發(fā)生什么變化與實際情況不符;第四步,用“這樣寫更符合實際,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科學性、嚴密性。例如,《蘇州園林》中“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其中絕大多數(shù)能否去掉?為什么?答題格式:不能去掉,絕大多數(shù)起限制性作用,如果去掉就變成我國的建筑都對稱,這樣與實際情況不符合,體現(xiàn)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科學性、嚴密性。
總之,說明文教學是不容忽視的,教師應教給學生對于中考說明文閱讀的方法,以及指導學生的答題完整性與規(guī)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