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楠
(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市高級中學)
在對現代高中數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策略進行分析之前,我們先了解什么是數學素養(yǎng)。數學素養(yǎng)它是屬于認識論和方法論的綜合性思維形式,它具有概念化、抽象化、模式化的認識特征,以上就是對數學素養(yǎng)的定義,一般來說擁有數學素養(yǎng)的人會把它不自覺地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例如,在看待一個客觀事物的時候會利用數學素養(yǎng)的處理方法)。
教師在發(fā)展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時候,把重心放在了“雙基”教學上,但是卻忽略了對學生數學思維方法、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高中數學教師在發(fā)展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只是一味地讓學生來做一些數學訓練題目,或者是以分數來評價學生數學學習狀況的唯一標準。這樣的教學模式就會造成學生數學素養(yǎng)發(fā)展的不全面,知識體系構建的不完整,不利于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
現今高中數學課堂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師過于重視課本的教學,而不重視對數學學習的實際應用。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單單是對數學相關知識的掌握,而是要把數學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去(例如,利用數學思維來思考相關問題),但是有的教師只是把書本上一些數學知識點生硬地教給學生讓學生記住,而不是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還會造成學生失去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運算能力對于學習數學來說是很重要的,但是教師如果只是注重學生常規(guī)運算以及綜合運算,通過反復的練習數學運算題,讓學生按照一種題型的解決方法,來照葫蘆畫瓢地解決其他題目,卻不能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運算中相關的概念,對于學生運算能力是很不利的。所以,高中數學教師如果想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就應該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解決問題和解決方法的培養(yǎng),引導著學生理解運算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并對解決問題的方法、方式作總結。
數學素養(yǎng)的提高所要求的不僅僅是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更注重去培養(yǎng)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思維模式。當前傳統(tǒng)的高中數學教育中,總是過分地去注重基礎教學,學生的數學能力與思想方法的訓練卻十分欠缺,因此我們提出要以建立真實的問題場景為載體,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去感悟數學在現實中的作用的教學模式。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簡單的解決一個數學問題,學生基于數學知識,產生疑問與思考,通過觀察,嘗試各種解決辦法,并親身去實踐檢驗,這不僅可以有效地幫助提高學生的研究熱情,更能在幫助學生中構筑更加科學有效的知識體系,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數學基礎與素質能力。
數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拒絕死記硬背和照本宣科,它強調的是讓學生學會“數學的思維”,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直面錯誤的能力,使學生拋棄不求甚解放棄基礎只求題量的錯誤做法。教師要營造去積極應用數學的氛圍,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并探索問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學生開始注重培養(yǎng)自身的思維方法,而不僅僅追求題目的對錯,這樣才能使學生下一次不僅僅是一個錯誤的題目,而能使學生從根本上改正為什么會解錯這個題目的思維模式。
數學的交流能力中包括書面理解,通過自身思考方法對問題與答案的表達,這些都是數學素養(yǎ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項能力的提升就離不開教師所營造的充分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分享的課堂與課下氛圍,教師可以結合上面所提到的社會資源,將生活中的數學思考引入課堂,這樣學生更有討論思考的積極性,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思維將會更開闊,積極尋求探索問題的意識提高,各種想法的交流也可以讓學生看到一個問題多種多面的解決方式。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表達聆聽對比反思能力必然能得到巨大的進步。
本文對結合當下實際對數學素養(yǎng)的定義、高中數學素養(yǎng)發(fā)展現狀以及發(fā)展策略都做了簡要的分析,希望對其他的高中教師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以此來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1]王迎燕.“引導探究”在中專數學教學中的實踐和探索[J].科技信息,2011(24).
[2]朱立秋.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 引導探究創(chuàng)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7).
[3]陳雪峰.電磁感應概念和規(guī)律課的教學探討[J].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