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愛林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少年體育學校)
少年體育學校具有獨特的教學性質,主要目的在于通過學校運動訓練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運動訓練,還要關注學生的文化學習。在少年體校教學中,實現運動訓練和文化學習相輔相成、并駕齊驅的教學,意味著關注學生體育運動訓練,意味著關注學生文化學習質量,均衡運動訓練和文化學習關系,培養(yǎng)“德+智+體”的全面人才。
筆者作為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少年體育學校的一名教師,經過積極探索體校學生教學經驗,努力幫助體校學生走出“學困”瓶頸,為體校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氛圍,打造運動訓練和文化學習相輔相成的局面。筆者就體校教育中,運動訓練和文化學習相輔相成的關系進行詳細闡述,希望對體校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發(fā)揮積極作用。
在體校運動訓練中,教練可以有意識地利用文化知識闡述運動訓練中相關的技術要領和技術技巧,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到文化知識,理解并掌握文化知識以學習內容。運動訓練要求學生準確掌握運動技術動作、技術要領和技術要求,教練可以先行用精煉準確的語言描述運動訓練關鍵內容,要求學生自行對訓練技術等關鍵內容進行清晰的表述,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運動訓練項目的理解,也可以通過具體的運動訓練項目形象地理解和掌握包含原理,進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教練能夠在運動訓練教學中,結合學生所需知識講解和示范運動技術,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
如,筆者在運動訓練中,結合投擲運動中的物理知識,向學生講解投擲鉛球成績計算原理和如何利用物理知識選擇最佳的投擲角度。鉛球的投擲成績取決于鉛球的出手點和落地點的水平距離,即投擲遠度。而如何能夠使投擲遠度最大,就需要結合物理學知識解釋,某位學生鉛球出手的初速度假設是一定大小,那么鉛球出手的飛行方向和水平線形成的夾角就成為影響投擲遠度的關鍵因素,學生要把握這一關鍵點,盡可能地將出手角度控制在45 度左右,以實現最大化的鉛球投擲遠度。在運動訓練中,教練圍繞某個具體訓練項目,結合特定的知識原理,向學生闡述講解,讓學生能夠理解其中的道理,那么學生在運動訓練中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還可以達到學習文化知識并實踐運用的效果。
運動心理學指出,運動訓練作為一個復雜控制系統,不僅需要依靠教練“外控”,也需要運動員自身“內控”,只有“外控+內控”的有效結合,才能實現最佳運動訓練效果。但是,運動員的“內控”離不開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因此,在體校教育中,要注重學生文化知識學習,加強學生文化學習管理,學生在運動訓練中才能準確理解和掌握教師“外控”信息,理解和掌握訓練技術要求和技巧,完成運動訓練效果,取得好的成績。
如,體育投擲運動訓練中,學生通過訓練實踐,大體掌握了夾角45 度的技巧。但是,在訓練中還是會存在運動誤差,怎樣來解釋這一現象呢?這就需要學生通過文化學習,結合基本投擲原理修正投擲運動訓練技巧,充分考慮投擲運動中自己的體力、技巧,助跑,投擲出手初速度、出手角度、出手高度以及空氣作用等。這些因素在運動訓練中,都是影響最終運動訓練成績的因素,學生在學習數學函數、物理學知識的基礎上,就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構建投擲運動模型,通過分析各因素對自身的影響程度,設定最佳的運動訓練技巧,不斷提高運動訓練成績??梢姡瑢W生文化學習的成效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運動訓練的成績,因此需要注重學生文化學習教育。
運動訓練和文化學習相輔相成的關系符合辯證關系,在體校教育中注重二者并駕齊驅教育,努力提高學生文化學習素養(yǎng),突破學生運動訓練瓶頸,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人才,促進體校教育事業(yè)邁入全新里程。
[1]呂正江.淺談如何抓好少兒體校運動員的文化學習[J].少年體育學院,2011(12).
[2]邰儉峰.體校運動訓練管理模式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