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清英外國語學校 唐如燕
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語言接受能力較差,教師要注意教學語言的設計,要和學生思維接受特點相融合。教師在語言運用時,要注意體現(xiàn)多元化。教材講解要使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便于學生理解;對問題的提示引導,要有啟發(fā)性;在激勵學生時,要注意教學評價語言的鼓勵性;在課堂教學組織時,要多使用較短的句子,給學生以明確的指向。這樣可以讓師生形成互動和諧,在促進學生思維運動的同時,也有效激活課堂,為打造高效課堂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語言表達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教師實施教學策略的重要媒介,教師語言駕馭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F(xiàn)代生理學研究顯示,單調(diào)的聲音會給人們大腦造成抑制作用,如果長時間接受單調(diào)聲音,很容易讓人進入催眠狀態(tài);而抑揚頓挫的聲音,可以給大腦皮層造成興奮作用。小學低年級學生自控能力本來就比較差,如果教師語言過于單調(diào),很容易降低課堂學習氣氛,學生興奮點被抑制。因此,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盡量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要讓教學內(nèi)容、教學過程和學生思維實現(xiàn)多點對接。學生從教師語言中能夠感受到樂趣,學生自然會興奮起來,點燃情緒,教學自然會進入良性軌道。
教師追求語言興趣性并不是和學生亂開玩笑,或者是說一些低級趣味的內(nèi)容,而是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實際學習內(nèi)容和學生情緒、反應等因素,隨機應變地穿插生動有趣的話題。講個笑話、小故事、俏皮話等,都可以激活課堂教學氣氛。如學習《誰的本領大》時,教師在課堂導入時就開始使用趣味語言:“大家好,‘我’是手,你們知道‘我’有什么本領嗎?不錯不錯,看來大家都認識我,說明我是大明星。大家好,‘我’是嘴,‘我’的本領也不少,誰來夸夸我?對對,唱歌、說話、讀書、談話,哪一樣也離不開我。同學們想想,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有本領的東西呢?給大家講一講,說不定我們會有重要發(fā)現(xiàn)。”很顯然,教師在導入階段就用生動有趣的語言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良好學習環(huán)境,學生被快速帶入到學習情境之中。
所謂組織教學,是指課堂教學中,教師對課堂教學進程的把握和調(diào)整,對學生聽課情況、遵守紀律情況進行的語言干預。小學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很短,教師需要經(jīng)常給予提醒。這些語言不能過于生硬,也不能過于溫和。命令式語言雖然能夠有很強的震懾力,但學生老實了,不敢進行有效互動了,學習效果也要打折扣。如果教師語言過于溫和,學生不拿遵守課堂秩序當回事,也會給課堂教學造成混亂。教師要做到寬嚴相濟,需要注意語言的溫度。要注意語言有明確的指向性,要讓學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有時還需要重復強調(diào)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
根據(jù)心理學研究顯示,小學低年級學生持續(xù)注意力很難超過20分鐘,教師需要掌握這個規(guī)律,及時作出教學調(diào)整。要注意教學環(huán)節(jié)轉(zhuǎn)換吸引學生注意力,也要用語言進行調(diào)度,重新建立學生關注維度。如學習《學棋》這篇課文時,文本內(nèi)容說的就是認真聽課的問題,當教師讓學生自由閱讀討論時,有個別學生開始出現(xiàn)懈怠,做小動作不說,還隨便說題外的話,甚至出現(xiàn)拍拍打打的現(xiàn)象。教師看到這個情況,急忙示意學生停下來:“這篇課文中講的兩個學生,一個認真一個不認真。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也有這樣的情況,大多數(shù)同學都非常認真,有個別同學有些思想開小差。再進行討論時,同學們互相監(jiān)督,看看誰是那個不認真的學棋者。”教師的這段組織教學語言不輕不重,但對學生起到了很好的約束作用。因為誰也不想成為那個反面人物,自然會收斂自己的言行。
小學低年級學生最喜歡受到教師的表揚,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利用一切適宜的時機對學生展開“表揚攻勢”。這樣可以極大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對學生實施表揚,要注意體現(xiàn)個性化,不能千篇一律都是“你真棒”“好”,要針對學生個體特征進行評價,要從學生最受用的角度進行表揚,要讓學生感知教師的真誠,而不是為表揚而表揚。如果讓學生感到虛假,這樣的表揚就會失去它的神奇作用。
學生特別在意教師的評價,也都愿意聽好話,教師當然要投其所好,重表揚輕批評,重鼓勵輕打擊。學習《臺灣的蝴蝶谷》,教師提出很多思考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展示時,學生都能夠圓滿完成答案。教師對學生進行鼓勵式評價。對第一個學生說:“你的思維很獨到,這一點我都沒有想到?!钡诙€:“你回答很正確,如果下回能夠?qū)⒙曇粼偬岣咭稽c就非常完美了?!钡谌齻€:“你的表現(xiàn)用一個字形容:牛;兩個字:很牛。”
“心明,言才明;心善,言才善。”教師教學語言運用也是如此,要對教學有敬業(yè)精神,對學生有慈愛之心,其言其語自然會滲透濃濃的情意。學生沐浴在愛的溫度中,自然能夠感知頓開。小學低年級學生語言認知能力存在局限性,教師有針對性地調(diào)整課堂語言運用策略,降低語言難度、對語言進行包裝修飾、增加啟發(fā)性和鼓勵性,都可以提升語言的感染力。學生自然成為最大受惠者,打造高效課堂才成為可能。
[1]唐春娟.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語言藝術[J].學周刊.2011年15期
[2]許金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語言藝術[J].新課程(教研).2010年18期
[3]張莉.論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語言藝術[J].小學時代(教師).2011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