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博 陳寧寧
(周口師范學院政法學院)
如果將思想政治教育比作信息傳播的話,必不可少的成分是信息源,傳播途徑和接受者,所以要想加強其傳播效果,就要從這三個方面著手。本文基于這三個要素,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簡要的分析。
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源的掌控者,他們不僅決定了傳播怎樣的信息,也決定了信息的傳播途徑,所以從這個角度加強其傳播效果是非常有效的。
首先,教育者要注意塑造自身形象,以身作則方能教育他人。特別是對于思想政治的教育,如果自身沒有較高的思想水平,那么很難說服他人聽從自己講的道理。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公平、客觀、公正,對所有的學生可以一視同仁,在受教育者中樹立為人師表的良好形象。講課方式熱情、大方、幽默、積極,一定會讓受教者產(chǎn)生親切感,達到政治教育的傳播效果。
思想政治的教育途徑影響著教育效果,因此在教育方式上的創(chuàng)新能夠有效地達到幫助思想政治傳播的效果,也是最容易有創(chuàng)新點的地方。而且其途徑包括方式和內容,方式要根據(jù)受教者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從內容的角度來說,要保證信息的權威性和及時性。雖然思想政治和一般的信息不同,它不會因為時代的發(fā)展而出現(xiàn)遺忘,舊的思想政治依然會對如今的人們產(chǎn)生影響和作用。所以教育者要做的就是及時更新、豐富自己的教育庫,結合時事新聞,符合新時代的教育特點。只有在內容上創(chuàng)新,在教育方法上創(chuàng)新,才能夠全面提高思想政治傳播的效果。
思想政治的受教者有多樣性的特點,所以要了解這些人的學習習慣和喜好。但是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往往將受體和教育者的身份地位顛倒,使受教者缺乏學習自主性,在被動地接受知識。另外,還可以利用從眾心理,給受教者以輿論的“束縛”。當自己周圍的人都變優(yōu)秀,或是形成了這樣的思想政治學習風潮之后,沒有在其中的人自然也會被卷入其中。
總之,增強思想政治傳播效果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細化傳播方案,制訂針對性強的傳播途徑和策略,完善傳播內容,并讓傳播者以身作則,使這個思想政治傳播過程變得“暢通無阻”,直達“目的地”。
[1]王書會.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傳播學原理分析[J].上海黨史研究,2000(06).
[2]洪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傳播及資源的優(yōu)化[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