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
(遼寧省遼陽市遼陽縣三新學校)
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方法探討
劉娜
(遼寧省遼陽市遼陽縣三新學校)
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過滲透性的教育方式使學生能夠充分地理解,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判斷能力都不夠成熟,因此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從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以及對班主任的要求兩個方面來探討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再分析并討論班主任對于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方法。
小學生;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方法
滲透式的教育方式在國內外已經(jīng)逐漸廣泛地運用開來,我國也在教學創(chuàng)新的節(jié)奏下不斷地改善滲透式的教學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教育工作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班主任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巧妙地將其與滲透式的教學方式結合起來,可以達到較高的教學效率。
(一)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需遵循的原則
1.滲透性的原則
小學生正處于認知和思考的關鍵時期,然而社會的突飛猛進也使得多重的誘惑因素擾亂了學生的心智,若未能及時地矯正學生的心理問題,就會使學生的心靈在成長過程中受到重創(chuàng),從而影響學生的性格以及處事能力。小學生因年齡尚小,不具備完整的判斷力,只有通過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給學生,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這種方式比傳統(tǒng)的說教式教育具備更好的理解力和傳達力。
2.針對性原則
心理教育工作若僅限于書本的教育,會顯得太過空洞,教師若沒有目的性地展開教育工作,會使其流于形式,不僅達不到教學目的,還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要有針對性,在進行滲透教育的同時還應把握好關鍵時機,利用具體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強化教育。
3.以身作則原則
作為剛步入學堂的小學生來說,模仿是小學生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會受家長、教師以及社會的多重影響。教師是學生模仿以及學習的最主要對象,要矯正學生的心理問題,必須由老師以身作則進行教育。通過這種模范效應,使學生將其作為學習的標準,這種自然的學習方式可以巧妙地解決心理健康的滲透教育工作。
(二)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班主任的要求
1.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小學班主任是學生學習以及生活的指導者,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班主任的個人形象和綜合素質對學生有著關鍵性的主導作用。古語有云:“親其師,而信其道”,班主任首先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正確的處事能力,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矯正學生的心理問題。
2.樹立現(xiàn)代教育觀
現(xiàn)代小學生的健康教育必須要拋棄傳統(tǒng)的說教教學觀,班主任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可侵犯,要將愛心和真情灌輸在教育工作中,平等地去看待每一位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朋友關系。
3.隨時掌握學生的動態(tài)
隨著小學教育體制的不斷創(chuàng)新,越來越多的學校要求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應注重學生的德智體教育以及思想品德的教育,隨時關注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因此班主任要具備綜合的眼光去評估和看待每一位學生,不能僅以學習成績論成敗,對于舉止不正?;蛘咔榫w低落的學生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給予相應的輔導教育。
(一)以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1.營造健康的課堂氛圍
課堂的氛圍會直接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教師若出現(xiàn)不當?shù)男袨椋瑫黾訉W生的學習壓力,造成學生的學習負擔。由于學生的性格和家庭生長環(huán)境各不相同,其心理成熟能力也比較脆弱,教師要能夠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不偏袒、不歧視。若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或行為出現(xiàn)偏差時應用親和、關切、寬容以及信任的態(tài)度來規(guī)范學生。例如,2012年3月《南京日報》報道的浦口實小打造的“交往課堂”,此項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舉成功地營造了師生平等的教學氛圍?!敖煌n堂”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莫過于課前的準備工作,教師要能夠挖掘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交流的契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然后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這種教學課堂具備高度的人文關懷和智慧挑戰(zhàn),充分凸顯了學生的主導地位,讓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保證心靈的健康成長。
2.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只有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認知能力和為人處世能力,才能規(guī)避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因此,班主任除了保證學生的課堂成績外,還要適時根據(jù)學生在成長階段遇到的各種問題,展開針對性的教育工作。例如,2015年1月連江縣上山小學展開的一項以“呵護學子心靈”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該工作組織學生以團隊形式分享心理漫畫,以趣味型的方式激發(fā)學生踴躍答問,從漫畫故事中讓學生學會如何待人處事;同時帶領學生觀看心理健康影片、開展心理健康小游戲、設置專門的心理健康咨詢室,及時處理并矯正學生的心理問題;最后通過一堂《自信是成功的階梯》的課程,保障學生充滿自信地健康成長。
3.給予學生積極的反饋
班主任反饋給學生的態(tài)度會對其造成較大的影響。小學生的心智成長尚未成熟,班主任又對學生在校的各種情況全權掌握,在小學生的眼里,班主任就是他們心中的“天”,一些調皮的學生可以不聽父母的話,但絕對不敢不聽班主任的話。如果教師經(jīng)常以負面的態(tài)度反饋給學生,會對學生的心靈造成極大的傷害,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例如,2014年10月,3名小學生在被教師批評后結伴翻柵欄出走,在出走前留下了“爸爸媽媽,我們就要走了,你們不要傷心,我們對不起你們。再見!”的字條,后來在網(wǎng)吧中找到了他們。這起出走事件充分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給予學生的影響。
(二)利用輕松、和諧的集體氛圍滲透
在小學課堂中,除了課堂學習,課外活動也是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班主任可以通過開展班會活動,組織學生參加課外及校外實踐活動、組織娛樂游戲等形式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理解能力。局限于室內的教學活動會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通過走出課堂,讓學生暫時卸下學習的緊張感和心理包袱,通過團隊的活動增加學生之間的友誼,提高學生的集體能力。
(三)提高班主任的綜合水平,以社會模范感染學生
班主任要在教育工作中展現(xiàn)出健康的人格和形象,篩選合適的社會熱議話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例如,2010年新華網(wǎng)報道的一位全國模范的教師,她是貴陽市聾啞學校的教師,最初不會手語,嚴重阻礙了自己作為生活老師應負的職責,然而她不斷地向學生請教,用自己的愛心、耐心和包容擔起了教師這個神圣而又偉大的職業(yè),用自己堅定的信念證明了“身體殘疾了,心靈卻可以很強大”。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心理問題若不能及時解決,會給學生的未來以及學生的家庭帶來嚴重的后果。因此,一定要注意開展小學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可從常規(guī)的教學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一種輕松、自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滲透式教育,從而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1]張冬平.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抓手:心理游戲[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3(24):38-38.
[2]李會軍.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36).
[3]程梅.試論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文理導航:中旬,2014(05).
[4]任麗.新形勢下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05).
[5]許達卡.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J].北方文學:下旬刊,2013(1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