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允娟
新的閱讀觀認為,閱讀不僅可以積累知識,更是陶冶情操,提升修養(yǎng)的重要手段?!墩n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為了改變傳統(tǒng)的枯燥的閱讀教學,必須提升閱讀的趣味性,有效提高閱讀效率。
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欲,達到閱讀的真正目的。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而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在興趣之下接受知識,我們的教學活動便自然而然地會獲得極大的成功。
以《蠶姑娘》教學為例,課堂開始,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蠶”的生長過程的動畫,動畫將蠶從卵中孵化,到最后羽化為娥,動態(tài)清晰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視頻播放結束后,學生仍沉浸于蠶的一生,筆者適時地說:“我們剛才所看到的是可愛的蠶,如果用筆來描寫,又會是怎樣的呢?”之后筆者范讀課文。然后,講解“蠶”字的結構,上“天”下“蟲”,提問:“顯然我們講到的是一種蟲子,那么文中為何稱之為姑娘呢?”最后,帶領學生閱讀課文,在課后布置“畫畫自己眼中的蠶”。
通過播放動畫,帶領學生進入蠶的世界,學生們對蠶萌生很大的興趣,在此基礎上,筆者帶領學生閱讀。學生帶著對蠶的好奇,對接下來要自己動手畫蠶的興奮,很快進入角色,他們認真有感情地閱讀課文,將興趣不僅停留在視頻中,更是把它融入到了課文閱讀中。
低年級學生對于幼時的“過家家”還情有獨鐘,他們通過在“過家家”中扮演不同的喜歡的角色得到滿足,而“角色扮演”是這種喜聞樂見的游戲在課堂上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角色扮演小品、短劇等是學生更樂于接受的形式,這能讓他們無論是從準備到表演,還是從觀看到提問都充滿熱情,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例如《英英學古詩》使用“文包詩”的手法,通過兩個主人公“英英”和“奶奶”的對話來實現(xiàn)《靜夜思》的教學。結合課文特點,筆者安排不同學生扮演文中主人公進行閱讀教學。
先是預習課文,在對文中生字生詞認識的基礎上熟讀課文。第一課時安排班級五組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們?yōu)榱烁玫乇憩F(xiàn)出“英英”和“奶奶”的語氣心情,在準備時間內(nèi),積極互相討論自己對于所扮演角色的理解,在不懂的地方更是大膽主動詢問老師,比如詩人李白的一些簡介和這首詩主要表達的意思。然后,五組學生依次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朗讀課文,剩下的學生對他們進行提問,觀看表演的學生也可以提出與表演者不同的角色解讀。例如學生浩然認為文中最后一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表演者應讀出自豪的感情,而不是平淡的讀出。
角色扮演,不僅讓扮演者參與其中,也讓觀眾參與其中,表演者為了滿足自己的表演欲及自豪感,必將主動閱讀以便理解課文,而觀眾為了更好地互動也將主動閱讀課文。通過這節(jié)課,學生們的主動閱讀課文使《靜夜思》的背誦記憶也變得輕而易舉。
知識的積累需要通過不斷的大量的閱讀來實現(xiàn),我們應從小培養(yǎng)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的閱讀習慣。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在不斷發(fā)展,教材本身的內(nèi)容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當代學生的學習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好課堂知識的同時,還要幫助學生拓展課外知識,在豐富知識的同時,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在《我叫“神舟號”》第二課時的閱讀教學中,筆者帶領學生一起閱讀學習,認識課文中的字詞,在學生能夠獨自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做如下安排:
播放宇宙飛船的圖片,讓學生可以通過圖片認識多種多樣的宇宙飛船。然后,簡單講解:“從1999年神舟一號無人飛船到13年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我國利用14年的時間,成功成為世界上繼美國、俄國之后,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激發(fā)學生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接著,請學生課后搜集更多的有關神舟系列的知識和故事,并對課文最后一段“嫦娥姐姐想回家看看”展開想象,想象嫦娥回家后會看到什么樣的情景。筆者給出示例“嫦娥姐姐隨著‘神舟號’回到地球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的家鄉(xiāng)早已沒有蹤跡,取而代之的是滿眼的高樓大廈?!?/p>
通過對宇宙飛船知識的拓展,學生們不僅開闊了眼界,更激發(fā)了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做更多貢獻的想法與激情,而通過對“嫦娥回到家鄉(xiāng)”的想象,學生的思維不再局限于老師所給出的示例,他們充分發(fā)揮自主想象力,讓學習、閱讀成為樂于為之的事情。
教學無法,貴在有法,閱讀教學的方法沒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會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上奮力前行,時刻遵循現(xiàn)代教育“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才能讓學習充滿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