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蓮
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對學生的認知水平、理解能力、心理成熟、智力成長等方面意義重大。關于“讀圖”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益影響,筆者擬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分析。
所謂“讀圖”,即讀者從傳統(tǒng)閱讀文字的層次轉向讀取圖片、圖畫層次,與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相較來說,“讀圖”更加直觀明晰、形象便捷,可以給學生提供直觀形象的審美體驗。而“讀圖時代”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影響,主要就體現(xiàn)在“讀圖”能夠在第一時間將課堂核心內容展現(xiàn)出來,十分符合小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能力,其最直接的成果就是提升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桂花雨》和《夕陽真美》同為抒情性散文,但兩篇文章還是存在些許差別。《夕陽真美》整篇文章語言生動形象,運用了較多文字描繪了夕陽西下時天空的美麗景色,全文一共可以分為五個自然段,以夕陽的景色變化對應著作者心情變化狀態(tài),最后作者在文章中表達了自己對夕陽、對大自然的深刻喜愛之情。整篇文章語言優(yōu)美,教材中優(yōu)美的插畫圖片更直接將文章內容展示給了學生,不禁讓學生眼前一亮,使得學生在詳看插畫的同時也加深了對文章的印象?!豆鸹ㄓ辍肥且黄貞浶缘纳⑽?,課本中有一張十分美麗的插畫,隨風飄散在空中的桂花花瓣與孩子臉上所洋溢出的幸福表情,無不打動著每一位查看插畫的讀者,整個圖片為我們展現(xiàn)了幸福、溫暖的氛圍,吸引著學生去了解故事內容。這樣直擊內心的強烈感染力,對于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無疑是幫助極大的,也是老師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大途徑。
“讀圖”的另外一個明顯優(yōu)勢,即為圖片挾有大量的信息,可能是圖片文字直接傳達出的內容信息,也可能是圖片內容間接表現(xiàn)出的情感信息,但他們共同的優(yōu)勢作用就是很好地服務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思想水平、認知能力還不夠成熟,圖片遠遠比文字更能吸引他們,他們可能在看到一幅圖片后馬上就可以融入其中,即使對圖片內容并不明晰,但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必然會驅使他們做出這一舉動。基于此種情況,小學語文老師在教授一些附有插圖的課文時,務必要將插圖的價值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就拿《月亮灣》這一篇文章來說,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給學生一幅“月亮灣”的圖片,相信單“月亮灣”一幅插圖就足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圖片中美麗的村落、交界的月光、明亮的月亮、伶仃的星辰再加上幾戶人家還未熄滅的燈光,無疑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視覺享受,學生對“月亮灣”的美景有了初步的認識。給學生展示了圖片以后,老師再引導學生翻開課本,閱讀教材中“月亮灣”一篇文章,嘗試著去感受文章中透露出來的魅力,分析文章語言的優(yōu)勢特點,從而完成整個課堂教學。這樣的做法不僅讓學生理解了文章內容,而且開闊了小學生的知識視野和情感視野,可謂是一舉兩得。
除了以上兩個有益影響以外,“讀圖”對于小學生想象力的開發(fā)與培養(yǎng)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還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成長。小學生的語文教材,都是教育研究者和專家精心編定的,選入其中的文章要么美好浪漫,要么意義豐富,要么講解道理,要么增長學生見識,尤其是那些描繪奇特景色的閱讀文章,對于學生想象力的發(fā)展可謂是意義重大。因此,老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此類描繪奇特景色的文章時,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在文本插圖的帶領下幫助學生領悟文章所蘊含的深義。
比如,老師在講授《美麗的南沙群島》一文時,一定要結合文章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從而達到開發(fā)與促進學生想象力發(fā)展的目的。在開始講課之先,老師應該給學生進行一個饒有趣味的課前導入,例如:“同學們,你們知道南沙群島嗎?南沙群島于中國南疆的最南端,是南海諸島中島礁最多,散布范圍最廣的——橢圓形珊瑚礁群,南沙群島漁業(yè)資源特別豐富,主要有軟體類動物、甲殼類動物和藻類,其中很多具有極高的經(jīng)濟價值。那么南沙群島到底長什么樣子呢?大家想看嗎?”在學生紛紛回答想看的時候,此時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翻開課本找到南沙群島插畫,開啟課堂教學奇妙教程。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納入圖片完善教學之時,切忌不可忘卻語文學科的獨特性,畢竟教材圖片只是輔助課堂教學的一種形式,它決不能代替文字成為教學的主要形式,只有搞清楚這一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大方向才不會因為“讀圖時代”的到來而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