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珕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學好語文,對其他科目的學習具有積極作用。閱讀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在新課標貫徹執(zhí)行中,語文閱讀教學越來越得到重視。要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秉持創(chuàng)造性閱讀、個性化閱讀等先進閱讀理念。閱讀水平的提高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領悟能力、知識接受能力等都具有積極作用。本文結合具體教學實踐,提出幾點有效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建議,希望與同行進行交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情感較為豐富,對于自己喜歡的東西都會投入較多精力。只有令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閱讀文章,而不是把閱讀當做一種負擔。因此,在導入閱讀文章時,要選擇能夠激起學生興趣的方法。如在學習《音樂巨人貝多芬》時,教師可以運用音樂導入的方法,在授課前先播放一首《命運交響曲》讓學生安靜聆聽,這時候?qū)W生就會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音樂上。音樂播放完畢,教師隨之提問學生是否知道這首曲子的作者是誰,對作者的了解有多少等問題,從而引出將要學習的課文,讓學生閱讀課文,在文中找出老師所提問題的答案。音樂導入新穎有趣,且初中生求知欲強,想要更多地了解貝多芬,對課文產(chǎn)生興趣,并自覺主動地去閱讀課文,尋找答案。
閱讀文章的方法有很多,如默讀、朗讀、精讀、泛讀等。不同的閱讀方法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體會文章在不同的地方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只有熟練地掌握了各種閱讀方法,讓學生學會真正閱讀,閱讀水平才會有所提高。以《我的母親》為例,在進行深入教學前,教師會先讓學生對文章大意有所了解,這時須應用默讀的方式,讓學生在不發(fā)出聲音的情況下快速閱讀文章,把握文章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當教師在提問學生“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怎么樣”的時候,就可以運用泛讀的方法。讓學生帶著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閱讀,快速尋找到與問題相關的信息,提高閱讀效率。讓學生感受文中作者對母親的懷念之情時,應使用精讀的方法,抓住重點詞語、句子和段落等進行深入細化的分析,力求理解透徹,強化學生掌握作者所表達的情感。面對不同的閱讀題材和老師提出的不同問題,選擇適當?shù)拈喿x方法,能有效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和閱讀水平。
想象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源泉。在閱讀中,通過枯燥的文字難以讓學生把握作者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及情感,這種情況下,想象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想象力可以帶領學生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走進文章情境,有利于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與感悟。學習《皇帝的新裝》時,教師在教授過程中,應多鼓勵學生通過文字和插圖發(fā)揮聯(lián)想作用。如皇帝為了炫耀新衣而赤身裸體的在街上游走時的表情,旁邊圍觀群眾會說些什么話,皇帝在懷疑自己被騙了卻依然要昂首挺胸時的心理活動,大臣們明明沒有看到皇帝身上的衣服卻要表現(xiàn)出看到新衣時自欺欺人的嘴臉等。通過聯(lián)想,擺在學生面前的不再是刻板的文字材料,而是文字與畫面相結合的豐富場景。這不僅可以使學生體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布局的巧妙,還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促進大腦運動,加深其對文本的了解,有助于閱讀水平的提高。
教師不可能把所有文章都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講授,學生也不能總是依賴老師,所以教師應該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擴充知識面。課外閱讀資源豐富,在搞好課內(nèi)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推薦一些具有較高價值的文章讓學生閱讀。可以是同一題材不同作者的文章,也可以是同一位作者的不同文章,讓學生運用對比等方法進行自主閱讀。如在學習了《皇帝的新裝》后,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安徒生的其他文章,了解安徒生的寫作背景,寫出自己的閱讀感悟并與同學分享。學生可以從中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提高寫作能力。在與同學相互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時,也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課外閱讀是課內(nèi)的延伸和補充,不僅能擴大學生閱讀范圍,還能使學生學到更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提高閱讀水平。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教師對閱讀的教學只是將文章的段落大意、寫作特色等對學生進行灌輸,使學生機械地接受知識,閱讀水平得不到提高。閱讀文章不僅僅是清楚段落大意和理解文章大意那么簡單,還要令學生體會到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新課標的規(guī)范要求,要改變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激發(fā)其閱讀興趣、傳授閱讀方法和鼓勵閱讀聯(lián)想,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學會自主閱讀并積累經(jīng)驗,提高語文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