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慧
(內(nèi)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宇宙地鎮(zhèn)中學)
有效性不僅是教學的本質(zhì),同時也是教育的內(nèi)涵所在。當下課堂有個問題很顯著,就是學生、老師雖然都辛苦,但是課堂質(zhì)量卻呈現(xiàn)低效甚至無效的狀態(tài)。尤其初中生,學習負擔本就沉重,體育學科不只是為了讓初中生鍛煉好身體,也是初中生放松的方式。所以,盡管體育學科課時非常有限,但是絕不能忽略體育學科的有效教學。
所謂有效教學,一是指老師素養(yǎng)在課堂中同步提升;二是指學生在學習模式與興趣上都有改善;三是指活躍學生的思維,真正達到身體、心理全面發(fā)展。體育學科的有效教學特指:通過體育課,使得學生身體比以往更強壯,學其他學科的時候頭腦更清晰。而有效教學策略分析,是完善教學的實踐性內(nèi)涵。策略體系涵蓋有課堂的氛圍、進度及成果3 方面。
當下初中的體育學科,教學步驟都是“熱身幾分鐘就自由活動”的套路。熱身后,初中男學生往往會加入足球、籃球運動中,而近乎八成的初中女學生往往是四個一群、五個一堆地聊天、散步。
初中的體育器材庫當中,雖然器材種類、數(shù)目也不少,但是器材質(zhì)量卻難以恭維。這是因為很多器材是幾年前買的舊器材,還有不少已損毀甚至不能再用,學校卻并未對這些舊器材有所更新。
體育學科本來就安排了很少的課時,而初中生由于學業(yè)繁重的現(xiàn)實狀況,主科老師常侵占體育學科的時間。所以,容易發(fā)現(xiàn):體育學科時間非常少,甚至到初三就取消了體育課。
曾有人以綿陽中學為對象,做體育課堂有效性問卷調(diào)查。問題有:
(1)講授是否科學;(2)課堂是否組織過討論;(3)是否提問;(4)是否有示范動作;(5)是否有體育演示;(6)是否結合比賽方法;(7)是否創(chuàng)造良好體育學科環(huán)境。每個小問滿分10 分,學生按0~10 分的方式打分。學生選擇有4 種:總是有效、總是無效、常常有效及時而有效。
結果顯示,第一,講授是否科學這一問題,選常常有效的最多(平均9分)表明對教師的專業(yè)學生較為認可。第二,課堂是否組織過討論這一問題,選常常的最多(平均7 分),表明討論讓學生學得更快。第三,是否提問這一問題,選總是有效的最多(平均9 分),表明學生提問學得更快。第四,是否有示范動作這一問題,選總是有效的最多(平均9 分),表明示范促進學生學習。第五,是否有體育演示這一問題,選總是有效的最多(平均9分),表明演示同樣促進學生學習。第六,是否結合比賽方法這一問題,選總是有效的最多(平均9 分),表明教學靈活促進學生學習。第七,是否創(chuàng)造良好體育學科環(huán)境這一問題,選總是有效的最多(平均9 分),表明體育環(huán)境對學生很有益。
體育教師用語言對體育的動作、常識、概念等進行講授。第一,對體育動作,用語言敘述每一步驟該怎么完成,學生立即在腦中勾勒動作。第二,對體育概念陳述,讓學生吸收體育知識。第三,講述體育中易發(fā)的危險問題,教學生自救、自護的常識。案例:成都四中,針對跑步體育教師對路線、時間及詳細動作敘述后,該校初中生幾乎能都按要求完成跑步任務。
體育活動時,學生難免有動作錯誤,這時學生往往經(jīng)過語言求教于體育老師,體育老師解疑糾錯時,學生思維、注意力集中并積極思考,問題的解決不僅對學生思維有利還使得學生更喜歡體育學科、更愿意體育訓練。案例:在成都四中的體育課上,體育教師告訴學生一定要有疑惑馬上問,該校初中生學體育動作較其他學校都更快、更標準。
討論法,指體育教師敘述技術動作前,先拋出相關的問題,學生討論后對這些問題加以回答,最后體育教師來總結,肯定學生回答對的問題,同時對學生回答錯的問題及時糾錯。對學生而言,討論法在提升思維、激發(fā)興趣上意義重大。案例:在成都四中體育課上,老師針對跑步注意事項讓學生先商量再回答,學生最后得出要先熱身、控制時間不宜過長等答案,老師先肯定這些回答再補充,讓學生記得更加深刻。
示范法,指敘述某動作前,體育教師先慢慢做一遍,學生有印象更易學會。案例:在成都四中體育課上,教師教學生打板羽時,先親自示范再讓一位同學根據(jù)學到的為其他同學示范,從而所有學生學打板羽都更快、更標準。
演示策略,指與體育教師示范雷同,借用影像手段讓學生仔細觀看,也是用增強印象的辦法讓學生更易學會。案例:在成都四中體育課上,教師借用先進儀器為學生放映影像,讓學生仔細觀看后自學羽毛球動作,最后在沒有教師示范下,許多初中生能模仿個六七成。
競賽策略,指以競賽方式、心態(tài)讓學生強化已學的體育動作。案例:在成都四中體育課上,某初中班共計50 人,男女學生各有一半。老師先把男學生、女學生區(qū)分開,然后把男學生分為5 組、每組5 人,女同學也同樣如此。接著,讓學生全部進行羽毛球競賽,拿到第1 名的組(包含男組、女組)獎勵一副羽毛球。競賽期間氛圍濃烈,學生在緊張與歡樂中對羽毛球運動也更為熟悉。
環(huán)境策略是,第一,課堂運動氛圍的創(chuàng)造;第二,成都四中體育器材的更新、完善。案例:在成都四中體育課上,教師善于創(chuàng)造良好的運動環(huán)境。除了用上面的方式使運動氛圍更濃外,成都四中的體育教師還常常注意體育器材是否老舊,及時跟學校銜接更新。
當下的初中生,學習負擔本就沉重,體育學科不只是為了讓初中生鍛煉好身體,也是初中生放松的方式。所以,盡管體育學科課時非常有限,但是絕不能忽略體育學科的有效教學。針對初中體育學科,本文對提問、講授、競賽、討論、示范、優(yōu)良環(huán)境及演示7 種有效策略一一敘述,為體育學科更有效地教學提出幾點有利的借鑒。
[1]劉書增,莊亞芳,林業(yè),金燕.初中體育教師課堂有效教學行為的研究——以上海市F 中學數(shù)學教師為個案[J].上海教育研究,2010,3(08):63 -68.
[2]趙敏倉,何爽,李瑞,黃洪波.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以渭南市杜橋中學“261 教學模式”為例子[J].學苑教育,2012,5(12):32 -40.
[3]于鳳梅,劉云恒,姜國青.讓體育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也談初中生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運用——以成都四中為例子[J].初中教學研究,2012,5(17):23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