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麗
(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馬頭營鎮(zhèn)賈灘上中心小學)
圖書館是學校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教學必不可少的條件。其宗旨是: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提高教育質量和培養(yǎng)人才服務。我們知道,兒童閱讀是全民閱讀的基礎,推進中小學圖書館事業(yè),促進兒童閱讀,也是放飛民族未來的希望。為了更好地開展“大語文”教學,發(fā)揮學校圖書館的作用,只有語文教學與圖書館資源有效鏈接起來,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把圖書館資源廣泛地應用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長遠目標。
課前,可以讓學生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豐富的信息資源,查找學習資料。根據(jù)語文課預習復習的要求,進行下載、剪輯、整合有關信息,作成學習資料卡,為課堂教學作準備。例如,我們在課前布置學生去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和寫作心態(tài),走進作品,走進作者的心靈,這樣學生走進圖書館,走進網(wǎng)絡去大量地搜集相關信息,為上課做準備,也大大豐富了課堂內容。
語文老師單靠課堂上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過時了。一堂好的語文課,應該讓學生有感情地交流,探究的樂趣和創(chuàng)造的快感。要使課堂有活力,有樂趣。我們可以利用圖書館網(wǎng)站,把信息資源通過校園網(wǎng)送進課堂,構建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模式,新課程標準要求的語文教學要體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的實現(xiàn)得到了保障,教學情境的設定也有了切實可行的措施。
此外,語文教學如果從聽、說、讀、寫等多項基本能力的提高上,從精讀、略讀、寫作等方面,進一步研究如何利用圖書館豐沛新穎的資源,發(fā)揮信息技術提供的時空優(yōu)勢,那么,語文教學的課程整合上,語文教學的大平臺上,將會出現(xiàn)一個更為燦爛輝煌的新氣象。
課后,讓學生走進圖書館,可以嘗試自主輕松設計語文作業(yè)。形象地將有關課文知識能力進行聲畫文圖的和諧結合,來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和鞏固課堂學習效率。我們還可以利用圖書館進行課堂閱讀的延伸。比如,教學馮驥才先生的《刷子李》后,我們可以讓學生繼續(xù)查閱他的《俗世奇人》中的其他文章,這樣使課內學習得到延伸,擴大了學生視野,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對語文教學起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語文綜合活動一般要3 課時,最關鍵的是搜集資料階段,“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只有搜集了豐富的資料,才能更好地進行交流展示。下面以《古詩苑漫步》為例,談談利用圖書館進行資料搜集。
中國是詩的國度,中華詩詞是民族文化的寶典。了解中華詩詞,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歷史;欣賞中華詩詞,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燦爛。為了更好地開展這次活動,我們進行分組,布置任務,然后就讓學生進入圖書館,搜集大量的中華詩詞、認識詩詞名家、感受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的歷史風貌,領略多姿多彩的創(chuàng)作風格,瀏覽醒世鑒人的名篇佳句,為最后的展示做準備。
浩瀚的書籍海洋,大浪淘沙,其經(jīng)典文學名著更是光芒四射,滋養(yǎng)萬代。而且語文教學一個最基本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其中,讀寫能力的提高,又離不開對文本的閱讀,但是我們的學生只憑借語文教材里的區(qū)區(qū)幾十篇文章,是遠遠滿足不了要求的。那么,走進圖書館吧,古典的、現(xiàn)代的,信息資料應有盡有。與傳統(tǒng)閱讀形式相比,圖書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使學生閱讀的方式、效率,有了更大提高。閱讀的載體發(fā)生了變化,信息多,內容新,速度快的優(yōu)勢,更加有利于語文教學,有利于語文課內外閱讀的質和量的提高。
為了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學校定期舉辦閱讀指導講座。一方面,由圖書管理員向學生講授閱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提供參考咨詢和查閱文獻資料等方面的服務;另一方面,由各任課教師結合課堂教學進行課外閱讀輔導,建立班級“圖書角”,推薦優(yōu)秀書目,豐富學生的課余知識。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年齡層次、知識水平和特長愛好等,有針對性地推薦不同的圖書。對低年級學生,著重推薦童話、寓言、神話、民間故事、名人傳記、英雄人物事跡以及歷史典故等書刊。對高年級學生,著重推薦富有哲理,能夠指導學生如何學習、如何創(chuàng)新、如何生活之類的圖書。
兒童圖書館的圖書最好要封面朝外,那一定比書脊朝外更吸引孩子。有經(jīng)驗的圖書館員可以挑選出那些特別希望孩子讀的好書,做一個主題書展。例如,常見的書展有:新書展示、專題書展(如有關勤奮、民間故事等)、與節(jié)日有關的書、得獎作品展、與課程有關的圖書、國外兒童文學作品展,等等。簡明的文字介紹用輕快的字體來呈現(xiàn),再配上簡單的插圖,是促使孩子閱讀的有力武器。
將圖書館的一些圖書按難易程度分級計點(越難的書,點數(shù)越高),隨書附有一份電腦卡,學生看完書后,只要回答卡上所列的問題,通過電腦檢測后,就可獲得一定點數(shù),累積點數(shù)就可以換取獎品,如各類學習用具、圖書等小獎品。沒有條件進行電腦管理的學校,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借書次數(shù)、閱讀量來適當獎勵,以此來激勵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
總之,如何有效提高農(nóng)村中小學圖書館的應用,促進“大語文”的發(fā)展,還需要我們不懈的努力。相信,在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圖書館在語文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中將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
[1]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小學校圖書館宣言.1980.
[2]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10.
[3]黃淑超.試論少兒圖書館如何深入開展讀書活動.圖書館論壇,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