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延
(石家莊市公路工程管理處)
十八大以來,我國對依法治國做了重大部署。構建和諧社會,實現(xiàn)“中國夢”一個重要的表現(xiàn)就是完善各項法律制度,落實依法治國的理念。工會組織必須順應時代要求,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在保證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穩(wěn)定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我國法律制度不斷完善?!吨腥A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經過多次修訂,職工的合法權益得到了更好的法律保障。王兆國同志在中國工會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作的工作報告指出:“我國社會深刻變革,黨和國家事業(yè)快速發(fā)展的進程中,妥善處理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建立穩(wěn)定協(xié)調的勞動關系?!痹趯嵤┮婪ㄖ螄?,構建和諧社會當中,通過法律的約束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追求勞動關系和諧,以“兩促進”“兩滿意”,正是工會的出發(fā)點。所以,工會組織必須要在職工與單位領導之間發(fā)揮好橋梁作用,促使單位穩(wěn)步和諧發(fā)展,依法維護勞資雙方的和諧關系。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呼喚工會發(fā)揮其自身作用,為此,工會需從兩個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地組織職工投身改革發(fā)展,完善工會制度,建立民主監(jiān)督、民主管理等制度,不斷創(chuàng)新工會管理機制。工會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會必須樹立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切實把工會工作放到全市乃至全國的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部署,積極發(fā)揮工會作用。工會要做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工作,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堅持黨的領導,自覺接受和服從黨的領導,推動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指導方針的貫徹落實,做到政治上保證、制度上落實、素質上提高、權益上維護。切實發(fā)揮工會組織應有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職工參與管理的積極性,把他們團結和凝聚到黨的周圍,擴大黨的群眾基礎。當前,隨著我國社會生活和社會結構的調整,新的社會階層出現(xiàn),作為黨的階級基礎的工人階級隊伍本身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工會必須適應我國社會的多樣性發(fā)展,從講政治、講大局、講團結的高度,充分發(fā)揮工會作用,把職工的凝聚力作用用在為國家、為單位多做貢獻上。同時,還要努力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最大限度地組織和動員職工投身改革,促進發(fā)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實現(xiàn)“中國夢”建功立業(yè)。
另一方面,是切實為職工著想,當職工的貼心人。竭誠為職工群眾服務是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幫扶是工會維護職工利益直接、具體的體現(xiàn)。工會要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當職工的貼心人。對困難職工,要從工會自身的特點和優(yōu)勢出發(fā),為他們排憂解難,濟難救困。要辦好職工勞動福利事業(yè),增強工會為職工辦實事的能力,把職工想的、想做的提前想到、做到,體現(xiàn)單位的人性化管理。
要構建和諧社會,激發(fā)社會活力,必須把蘊藏在廣大職工中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調動起來,充分發(fā)揮其主力軍作用。各級工會組織要進一步增強貫徹依靠工人階級方針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牢牢把握實現(xiàn)“中國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當代工人運動的主題,更加廣泛地把廣大職工團結動員起來,發(fā)揮職工的作用,虛心聽取職工的意見,組織好各種座談會、民主生活會、意見箱等工作,真正把他們視為單位的主人,為推動社會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工會要適應黨執(zhí)政方式的改進和政府職能的轉變,充分發(fā)揮工會作為重要社會團體在加強社會管理和服務中的積極作用。
要堅持組織、動員、依靠、服務職工群眾,及時征求合理化建議,努力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進一步密切黨的政府與職工群眾的聯(lián)系,為他們切實解決實際困難,使他們感受到黨的溫暖、單位的親情所在,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踐行“中國夢”的執(zhí)政理念。
培養(yǎng)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是職工所求,單位所謀,社會所需,是保持職工隊伍先進性的關鍵所在,是工會維護職工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工會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載體。為此,工會要總結以往成功經驗,創(chuàng)新活動的方法、方式,更加扎實有效地抓好職工素質工程建設。做群眾工作,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要耐心細致地解釋群眾提出的每一個小問題,要關心他們、愛護他們,要從思想深處做工作,為群眾的根本利益著想,要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人對待。多召開一些與廣大職工群眾有關的座談會、聯(lián)合會及文體活動,在活動中更好地拉近領導與職工間的距離,增進職工與職工間的溝通和交流,有效地化解矛盾,營造融洽氣氛,增進團結。同時,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包括政治素質、業(yè)務素質及生存綜合素質等,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當是既充滿發(fā)展活力又富有秩序、充滿親情的社會,而人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xiàn)“中國夢”的主體,能否充分發(fā)揮人能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xiàn)“中國夢”最直接和決定性的因素,只有人的素質提高了,社會文明了,才能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和加速“中國夢”的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