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雪榮
(甘肅省酒泉市機關幼兒園)
學齡前兒童的社交退縮是指學齡前兒童對與人交往感到恐懼,不適應陌生的環(huán)境,他們通常行為孤獨、害羞、怯懦,通常被排斥在大團體以外。盡管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是短暫的,伴隨他們年齡的成長這種行為會逐漸消失;然而假如無法及時矯正,就會對學齡前兒童的身心造成傷害,進而影響到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狀態(tài),嚴重時會影響家庭的幸福、團體的諧和,并成為社會的危害。體育游戲有助于矯正學齡前兒童的社交退縮行為。
通常情況下,學齡前學生產(chǎn)生社交退縮行為是由于首次進入集體的排斥感和防衛(wèi)心理,環(huán)境的變更使其不知所措。透過體育游戲的形式,可以協(xié)助學齡前學生建立信心,利用體育游戲這類大眾化、趣味化的教學手段進行行為的矯正,就會創(chuàng)設出愉悅、諧和、公平的環(huán)境。
依據(jù)每個學齡前學生的愛好與認知水平,快速讓學生融入體育游戲之中,能夠讓學齡前學生實現(xiàn)自我認可。透過該種矯正手段,能夠使有社交退縮行為的學生漸漸回歸正常狀態(tài),并變得積極樂觀,對以后三觀的形成有著極大的助益,也能逐漸體會到體育游戲的樂趣,改變以往不良的生活習慣。
調查結果表明,學齡前兒童的心理問題形成的方式是多元化的,之中包含環(huán)境、教育陶冶、遺傳、社會交往等多類元素。同時,在諸多元素中,教育對學齡前兒童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中國,因為要落實計劃生育的策略,很多兒童現(xiàn)在都是獨生子女,這也是社交退縮現(xiàn)象多發(fā)的原因。
在對學齡前兒童進行培育的過程中,幼兒園教育的質量直接關乎學齡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質量,假如幼兒園教育的質量上不去,那么學齡前兒童就會逐漸養(yǎng)成社交退縮行為。例如:焦躁、好動、形成攻擊意識等。因此,幼師和家長應矯正學齡前兒童的社交退縮行為,進而培育其優(yōu)良的心理質素。
近些年來說,體育游戲對矯正學齡前兒童的社交退縮行為的實踐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也成為教育界與學術界研究的熱點。
在進行體育游戲時,學齡前學生是活動的參與者,游戲是矯正其社交退縮行為的基礎方式。透過體育游戲這類較為大眾化的、趣味性強的教學手段,讓學齡前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會到社會交往與互動溝通的趣味;與此同時,學齡前學生會自認而然地修正自身的行為舉止,最終達成矯正學齡前學生社交退縮行為的目標。
貪玩是學齡前學生的本性,學齡前學生對于體育游戲是持歡迎態(tài)度的。他們在體育游戲中通常會非?;钴S。體育游戲可以塑造其積極向上的個性,拉近學生間的距離,也培育了其互動溝通的技能。
在國外,該量表被普遍用于學齡前學生的心理試驗中。例如:假如試驗受體是一個5 歲的孩子,平日里不喜歡講話、不與人溝通,在與其它孩子溝通的過程中顯得怯懦、害怕,她的CBCL 在社交退縮的測試分數(shù)為7 分,但是同年齡的學生的測試平均成績?yōu)?.02 分,這位學齡前學生的測試分數(shù)高出平均水準太多,隸屬社交退縮行為。
試驗的程序十分簡易,采取的是ABAB 試驗,又稱為倒反試驗。第一步,應觀察一個時間段內(nèi)試驗受體的舉止;第二步,對試驗內(nèi)容進行記載和處置;第三步,調整到前面的狀況,重復測試和記載試驗受體的舉止,以此類推。在該過程中,實驗者應明確的是:體育游戲的目標是讓學齡前學生踴躍參加游戲,從而提升學齡前學生在體育游戲中獲得的信心和溝通技能,讓試驗受體感受到游戲帶去的歡樂。
游戲應分為三個時段,實際操作的時候,試驗人員應依據(jù)學生的不同狀況分為相異的時段,每個星期定時用體育游戲來矯正學齡前學生的社交退縮行為,但應注意變通,不可墨守成規(guī)。
為了保障試驗成果的可靠性以及有效性,試驗人員應利用預設的計算算式估測結果。通過實踐的檢驗,該試驗的可靠度超過90%,CBCL 的分數(shù)應歷經(jīng)多次檢測,之后再取平均值。
經(jīng)過大量檢測,試驗操作人員對結果應展開深度解析。在矯正前,學齡前學生不與人溝通或極少與人溝通,且在與人溝通的時候顯現(xiàn)出緊張、焦躁、怯懦、語言表述能力較弱等社交退縮行為;在矯正時,學齡前學生與人溝通的時間明顯增長,并在體育游戲矯正的最終時段到達巔峰。
除開它類元素的原因,試驗實踐表明:體育游戲對矯正學齡前學生的社交退縮行為有著極其顯著的功效,這對突破學齡前學生的溝通困境,轉換自卑、怯懦的心理狀態(tài)有著積極的療效。
學齡前學生在體育游戲的矯正下,能夠正常、積極地投入到集體生活中去。而通過CBCL 測驗,其社交退縮得分回歸正常水準。透過長時間的體育游戲進行后續(xù)矯正,其成效亦十分顯著。
要想矯正學齡前學生的社交退縮行為就需要了解其心理特征,讓其從體育游戲中感受到快樂,并開始改變對自己和周遭世界的態(tài)度,樹立信心。老師在體育游戲中應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社會交往能力,并在以后樹立正確的三觀。
[1]姚建軍.體育游戲于矯正學齡前兒童社交退縮行為的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4):136 -137.
[2]楊川川,吳冰,陸靜萍等.體育游戲對大學生社交障礙進行心理健康干預的研究[J].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1):135 -137.
[3]關博,楊兆山,張茉等.情景體育游戲對5~6 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3,32(1):37 -41.
[4]蔡清芬.淺析區(qū)域體育游戲中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4,(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