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亞美
(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52)
高等職業(yè)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強調對職業(yè)技能的培訓,是針對社會人才市場需求而進行的就業(yè)教育。職業(yè)技能競賽作為職業(yè)教育的一項制度創(chuàng)新,起到引領職業(yè)院校教學方向的作用,同時作為衡量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越來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的重視,成為了實踐技能教育的試金石。積極參與技能競賽,能夠促進教師正確把握職業(yè)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的改革方向。
近年來的全國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大賽,打破了我國傳統(tǒng)口語競賽的框架,在競賽內容上進行了大膽創(chuàng)新——把學生運用英語解決實際涉外交際問題作為競賽的核心內容,重點突出了實用性和交際性。具體內容由“脫稿發(fā)言”、“現場描述”、“情景交流”和“PK 辯論”四部分組成,涉及到歡迎詞、主持人講話、導游詞、市場變化、人口變動、日程安排、產品介紹、就業(yè)面試、涉外業(yè)務等,“情景交流”環(huán)節(jié)參賽者還需與一位外籍主試官進行一對一的交談。這樣的大賽正好符合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通過英語教學,使學生熟練掌握英語基本知識和技能,達到可以在涉外交際的日?;顒蛹皹I(yè)務活動中用英語交流的目的。
我院截止到2015 年參加了5 次全國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大賽的全省賽,其中2 次晉級國賽。省賽連續(xù)3 年獲得專業(yè)組一等獎,國賽也獲得了1個二等獎的好成績。在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同時,也收獲了豐富的經驗,下面就影響比賽成績的三方面因素進行分析。
除了領導的支持與各種保障,組建一支優(yōu)秀的指導團隊是核心。第一,團隊中的教師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因為輔導學生比賽需要至少2 個月的時間,如果晉級全國比賽時間會更長。因此會占用大量的課外時間,教師要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作為保障。另外,英語人才的培養(yǎng)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從學生入校就開始,貫穿整個高職教育的全過程。第二,指導團隊教師的專業(yè)性和經驗也很重要,要選拔出適合輔導比賽的教師。教師的英語底子要過硬,同時要擅長口語教學,對學生的表現能夠給出客觀的評價,并且能夠針對學生的表現提出改良的方案。第三,要求教師能夠對學生的儀表、禮儀、臨場發(fā)揮與應變等方面進行指導,因為技能大賽是對選手全面職業(yè)素質與能力的考察。我校組建了一支由經驗豐富的老師帶隊,一批優(yōu)秀的商務英語專業(yè)和文秘專業(yè)教師組成的指導團隊,分別負責綜合指導、英語、職場禮儀和應變等方面的工作。
由于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同,海選是很有必要的,我們采取教師課堂觀察與課外社團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初選。新生入學第一學期都有機會參加由英語社團組織的各種形式的英語競賽活動,主要是英語演講比賽和模仿大賽。這對于競賽選手的選拔有很大的參考意義,英語口語比賽中發(fā)音是最重要且訓練收效最慢的部分。
我院多數參賽選手都有極強的語音優(yōu)勢,基本沒有發(fā)音的硬傷,再加上有良好的綜合素質背景(極強的表現力,心理素質好,有過做英語主持或參與組織大型活動的經歷),這樣的選手更利于后期指導老師對比賽關鍵部分進行輔導,而不是幫助學生鍛煉膽量和儀態(tài)。
選出好苗子后,培養(yǎng)工作主要是由任課教師和指導教師分別進行。任課教師培養(yǎng)他們的基礎能力(語音、詞匯、語法等),制造各種機會加強鍛煉。經過一學期的培養(yǎng)與鍛煉,進行第二輪選拔,最終確定參賽人選,由指導教師負責賽前輔導工作。
和普通考試不一樣,備賽時學生沒有任何范圍和模擬題可以參考,教師的輔導方案需要結合基礎知識、題型分析和綜合能力進行。賽前兩個月,為選手制定周密的指導方案,根據參賽選手自身的情況和比賽題型制定輔導重點,每周至少3 次,為選手自主學習提供網絡資源、書籍、往屆比賽視頻資料等訓練材料。不像其他賽事里可以依賴指導教師的知識經驗和創(chuàng)新思路來備賽,準備英語口語大賽沒有課本和現成的資料,全靠教師對比賽宗旨的把握。這種不確定性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是挑戰(zhàn),但這正是高職院校教學的要求,教師要因材施教,鼓勵學生體驗習得一門語言。教師通過輔導積累的經驗,今后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推廣,將會使更多高職學生受益。
由比賽結果來看,輔導是卓有成效的,也證明了我們的指導方法是科學有效的。職業(yè)技能大賽是對學校、教師、學生的檢驗,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大賽,可以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與教學能力,培養(yǎng)出更加優(yōu)秀的學生,啟發(fā)教學、人才培養(yǎng)模式、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改革。
英語口語競賽反映出高職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內涵,即對語言知識的運用和交際能力。試卷不應當成為對學生語言能力惟一的檢驗手段,知識點、語言點固然重要,但是他們不該成為高職教學的重點。要想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合理的教學設計是前提,它能保證各種教法的順利實施。
就教材而言,目前的教材已經改進許多,開始圍繞各種主題進行,有利于引導學生對知識的分類掌握。但是多數教材的課后練習還拘泥于傳統(tǒng)形式,對詞匯和語法的訓練多于對知識和能力的考核。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編寫適合學生的題目和設置與專業(yè)相符的情景,以達到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拓展思維的目的。同時,高職英語教師還必須時刻關注行業(yè)發(fā)展的前沿,及時更新適合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發(fā)展的英語教學材料,使高職教材向多元化發(fā)展。
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法是重點,要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面對競賽時,沒有試卷沒有范圍,學生知識的擴展只靠教師的傳授是遠遠不夠的,教學方法要有所改變。第一,增加學生學習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一方面,有效促進知識的轉化。職場中就像在口語大賽一樣,現場的表現全要靠學生自己。只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才能把教師的指導建議與知識轉化為他們自身的能力。另一方面,目前經濟社會發(fā)展迅速,必須要在學校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二,教師課程設計要有合理的內容,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比如,不要急于把答案交給學生,而是給他們提供多種資料,加上和同學之間的討論,讓學生自己總結語言規(guī)律。第三,采用任務教學法和情景教學法,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學習,在角色扮演中體會語言的特點。
高職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試卷不應當成為惟一的考核方式。學生認為掌握老師期末前給出的范圍和背課后習題就可以應付考試,這是傳統(tǒng)考試的弊端。而聽得懂、說得出才是英語教學的方向。
考評方式應該多樣化,根據學生的語言掌握程度及專業(yè)需求,設計合理的評價標準??梢允请A段性評價和日常性評價相結合,也可以是結合聽說能力的考查。比如,平時成績主要由課題參與度和作業(yè)完成情況組成,期末考試分為筆試和口試,各占50%,也就是增加課堂學生參與度和聽說能力測試。目前,我們正在這方面進行改革,考試增加了聽說部分,對學生語用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
比賽是指揮棒,應在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技能方面多下功夫,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就如英語口語大賽,我們應該從新生入手,在確保英語語言基本功的同時,加入職場場景與知識。大賽對高職英語類人才培養(yǎng)的啟示有:第一,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強化語言基本功,特別是聽說能力的訓練;第二,加強常識和專業(yè)知識學習,并能綜合運用;第三,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包括了解職場崗位職責、職場禮儀、處理人際關系、語言表達與溝通能力、思辨能力;第四,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高職英語人才不能滿足于重復性工作,還應具備在復雜情況下的判斷分析能力,和對新技術新事物的消化吸收能力。
高職英語教師應具備兩方面能力。一方面,英語語言能力,尤其是口語能力;另一方面,職業(yè)能力,了解專業(yè)相關知識,能采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氣氛。就目前師資情況看,教師語言基本功都比較扎實,但是職業(yè)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師資力量方面,除了招聘一批有一線經驗的教師外,現有教師要達到“雙師”素質,積極走出校園,走進企業(yè)。學校應創(chuàng)造機會,制定具體政策,鼓勵更多教師走向一線。通過在企業(yè)的充電學習,接觸到行業(yè)新理念、新技術,不僅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水平,也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技能競賽的開展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校實踐性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水平,為學生適應工作崗位做準備。但在組織實施中也要注意避免過于重視比賽,只抓少數尖子生,把有限的教學資源集中在少數人身上,而忽視對全體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應以賽促教促改,利用競賽的平臺,進一步推進教改,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
[1]張明.英語技能大賽與高職英語教學[J].高職論叢,2009(4):60-62.
[2]吳連香.基于技能大賽的職業(yè)學校教學改革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1.
[3]方露燕.參加全國護士(英語)職業(yè)技能大賽的經驗總結[J].全科護理,2012,10(6):53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