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ucinda
誠信原則、契約精神,我們嘴上無不對它們表示贊同,行動時卻往往“靈活處理”。在這個問題上,我的上司鄧飛客給了我一個德國式的回答。
老外上司名叫Heisenberg,50歲出頭,西裝革履,戴著一副他一生中摯愛的事業(yè)標志物——眼鏡,一個典型的德國人形象,嚴格、嚴謹。他有一個俠氣十足的中文名字——鄧飛客。當初正是他把我招進公司的,聽到他調(diào)任過來的消息,我格外高興。
他還沒正式就任,就在視光事業(yè)分部掀起了一股熱潮:“聽說,飛客是個鐵面無私的怪老頭……”、“我之前在視光論壇上見過飛客大叔,他在行業(yè)內(nèi)的影響力非同小可……”、“聽說,他這次來就是專門整治關于行政主管煩惱于員工管理的問題……”嘰嘰喳喳,各種言論不一而足,我心里默默地捏了一把汗。
果不其然,鄧飛客接手我們分部的第一個月底,我做好了工資冊,送去給他簽字。沒等我回到座位上,電話響了,是鄧飛客,讓我再去他辦公室。
“請你告訴我,員工的工資為什么有扣款一項?”
“先生,根據(jù)分部規(guī)定,員工上班遲到是要被罰款的……”
談起規(guī)章,我對答如流。
他慣常的微笑意外地不見了。鄧飛客一臉嚴肅地說:“員工手冊上沒有關于遲到罰款的條款,員工的合同上也沒有?!?/p>
“并不是所有規(guī)定都在員工手冊上?!蔽矣悬c無奈地說,“這是我們自己制定的考勤管理制度,這種臨時制度再常見不過了?!?/p>
聽到這話,鄧飛客的臉色變得難看起來,“不!”他提高了嗓門兒,“難道總部授權分部制定規(guī)章制度了?我在公司十幾年,沒有一家分部得到過這樣的授權?!?/p>
這樣的規(guī)定還要總部授權?這難道不是為了有效地管理公司?
鄧飛客對我的解釋沒有興趣,他一再強調(diào)分部沒有權力發(fā)布任何規(guī)定,不能超越權限。
“好吧,那您認為應該怎么辦?這是前任總經(jīng)理批準的?!?/p>
“立即廢止,同時清理其他類似的制度?!编囷w客不僅要全面停止這種“違規(guī)行為”,甚至還說,薪水標準是公司與員工簽訂的契約,隨便扣錢無異于違法。
居然還違法了,小題大作,不可理喻!我抓起工資冊,掉頭而去。
正改著工資表,電話又響了,還是他。“員工遲到是不能允許的,我們要制止這種事情的發(fā)生,給我一點時間,我會想出解決方案的?!?/p>
嗬,這老外,你不是不讓罰款嗎?你又有什么高招呢?
一個下午沒有聽見鄧飛客的聲音,我竊笑不已,不知他的腦子想破了沒有。
快下班時,郵箱里傳來了他的方案:
1.員工初次遲到,由部門主管和他談話,了解遲到原因。
2.員工再次遲到,由分管部門的副總與他談話。
3.員工第3次遲到,由人事主管與他談話,指出他的行為已經(jīng)違約,給予口頭警告。
4.員工第4次遲到,由分部總經(jīng)理與他談話,給予最后一次改正機會。
5.員工第5次遲到,表示已經(jīng)無可救藥,直接到人事部門,解除勞動合同。
這個方案讓我快要昏厥了,親愛的員工們,請你們千萬不可再遲到了,否則,多少個談話在等著你,你不害怕嗎?估計你的上司比你還要害怕呢。
正哭笑不得間,鄧飛克的第二封郵件接踵而至:
親愛的琳達:
作為人事主管,你應該了解公司承諾給員工的工資是受法律保護的。你沒有權力扣罰員工的勞動報酬,也不能違規(guī)代表公司錯誤地行使你的權力,這可能造成公司在法律上的風險。
員工遲到有兩種可能:一是由于客觀原因導致他們意外遲到,這是可以諒解的,不應該扣罰他們的工資。我們是講理的公司。二是員工刻意地遲到。這意味著員工沒有履行他的職責,違背了合約承諾。這必須向他指出,并且記錄在案,給予警告。
如果員工遲到就扣罰工資,意味著他可以用錢買回他的工作時間,而這些時間是他同意由公司支配并支付給他報酬的。那么,是否合約規(guī)定的雙方承諾都可以用錢做交易呢?約定的事情就不可以改變,這是原則。如果你不能正確地理解并按照公司希望的方式工作,那么,你就是失職。
鄧飛克
讀完這封郵件,我陷入了沉思。我的同事們也讀了,沒有人再說話。
或許,這只是中西方文化的一個小沖突;或許,這是我們在契約精神上的巨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