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萌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物測隊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8)
隨著《地質資料管理條例》的頒發(fā),國家將加大國土整治與城市規(guī)劃建設等工作的進展速度,與此同時將越來越依賴相關的檔案信息,特別是地質檔案。因此,地勘單位地質檔案的管理及利用將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
建國以來,在一代代地質工作者的前仆后繼的努力下,我國已經積累了大量寶貴的地質檔案的資料,為地勘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工業(yè)化與城鎮(zhèn)化的不斷推進,能源需求問題日益突出,如何發(fā)展管理利用地質檔案資料,更好的指導礦質資源的開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按照我國《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綱要》的精神,地質勘探單位務必把找礦的突破性工作作為戰(zhàn)略性工作來抓,加大對技術力量支撐的投入,著力于二次探討已有地質檔案,充分挖掘信息潛在價值,輔以必要推理,加大地質找礦力度。
因為缺少地質檔案管理的意識,某些地勘單位眼光短淺,僅僅重視當前的效益,而忽視長遠發(fā)展,未能正視地質檔案管理工作的價值,所以不能在檔案管理方面投入足夠資金,使得檔案管理存有缺陷,致使大量前輩工作者的工作成果白白流失,損失巨大。
現階段,因為一些地勘單位不能對檔案進行科學的分類以及明確的立卷,致使在檔案的歸檔過程中,無法按照準確、系統(tǒng)、完整、規(guī)范、清晰和安全等要求,完成檔案的管理工作。
長時間以來,檔案管理工作一直是手工記錄管理為主,致使思維固化,對地質檔案的管理工作停滯不前,特別是進入信息化時代以來,傳統(tǒng)的手動抄寫記錄工作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很多檔案管理工作者,由于缺乏有效的培訓,總體能力素質落后于時代要求,嚴重影響地質檔案的管理利用工作。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日益普及,傳統(tǒng)檔案資料借用各類應用軟件,將以電子檔案的形式予以重新存檔,文件檔案的管理工作要適應潮流,對保管工作升級換代,不僅包括計算機硬件與相關管理軟件的引進,還應包括一系列配套設施,如儲存室濕度計、空調、除濕機和其他防護的設備,為此我們必須加大硬件的投資,確保文件管理的安全性。
作為一項綜合的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地質檔案的管理利用必須置于合理的完善的管理體系框架,使得日常地質檔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做到標準化與規(guī)范化。這就要求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認真審查檔案的收集歸檔。眾所周知,地質工作的特點就是工作點多、工作面廣、工作時間長,其耗費的人力物力巨大,其成果能否實現有用性,直接決定于勘探的全過程。因此,在各個階段工作中要堅持誰負責、誰立卷歸檔原則,項目負責人必須履行自己的職責,準確記錄并送交相關數據資料給檔案管理部門,提高歸檔資料的質量。
第二,加強歸檔資源的整理保存。相關文件資料接收后,必須及時按照地質檔案管理的一系列規(guī)定,對這些文字和音像資料加以分類,并且立卷匯總,進行科學的保管。同時,要不定期的檢查存檔資料,及時發(fā)現漏洞和損毀,一旦發(fā)現損毀,要及時修復。
進入信息化時代以來,在地質檔案的管理工作引入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建立電子檔案,已經是大勢所趨。因此,我們必須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
第一,檔案管理部門定期舉辦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學習。為了提高其信息化應用水平,相關部門必須采取有效辦法促進人員素質的提高,可以通過引進技術人才,通過競爭刺激員工學習完善自身,也可以通過一定的獎勵手段,鼓勵員工主動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上進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質地質檔案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地質檔案服務的的信息化水平。
第二,檔案管理工作者更要自己認識到能力的欠缺,堅持先進性,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為人民服務的能力。主動學習計算機技術,熟練電子檔案業(yè)務,從檔案的錄入到管理,充分引入信息化管理,這將極大減輕自身的工作量。例如,建立地質檔案的全文數據庫和目錄索引。這樣,管理人員就可以根據借閱者的要求,通過檢索技術,快速定位相關信息,極大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更好地完成工作職責。
作為檔案管理工作的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檔案的開發(fā)利用更是地質勘探單位的檔案的工作的根本目的所在。大量地質檔案資料的收集、歸檔和管理,無疑是為了對經濟社會建設提供數據資料的參考。
總之,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參考資料數據信息,地質檔案資料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地質勘查單位要明確當前工作中資料數據建檔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地質檔案管理工作者要轉變傳統(tǒng)觀念,與時俱進,積極適應信息化潮流,通過完善的管理體系、先進的管理手段,尤其是電子檔案的應用,以及檔案的強力二次開發(fā)利用,使得地質檔案資料在信息化進程中,發(fā)揮出其應有的價值,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跨越式發(fā)展。
[1]孫美榮.淺談地勘單位地質檔案資料的管理與利用[J].現代物業(yè)(上旬刊),2011,18(4):40-41.
[2]蘭方平,宋群,劉蘭英.淺談地勘單位地質資料電子檔案管理[J].資源環(huán)境與工程,2012,11(4):407-409.
[3]鄧春秀.淺談地勘單位地質資料的安全管理[J].辦公室業(yè)務,2012,16(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