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安詳之路

        2015-08-14 20:04:46郭文斌
        六盤山 2015年4期
        關鍵詞:念頭反省能量

        郭文斌

        為了方便交流,也為了讀者好記,我把近些年研習實踐傳統文化的體會歸納為一個順口溜,和大家分享:“三習二慣意紛紛,三途二徑知道中,三根二本通天地,三警二衛(wèi)護航程。”

        三習二慣意紛紛

        “三習二慣意紛紛”,描述的是我們沒找到安詳之前的生命狀態(tài)。

        “三習”指非本質動機、非本質取舍、非本質占有。占用來自取舍,取舍來自動機。我們每做一件事情都有一個動機作驅動,當生命能夠有一定的安靜之后,我們會越來越明晰地發(fā)現這個動機?!读朔菜挠枴钒讶说男猩?,做了細微的區(qū)分。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表揚別人是善,批評別人是惡。但是,如果表揚別人的動機是為了自己好,而不是為了對方好,那這種表揚就不是善。通常情況下,打人是惡,不打人是善,但如果我今天給了他一耳光,我的動機是為了他好,那么打人也不是惡。

        在沒有找到本質屬性之前,我們的念頭大多都是自私的。飯上來了,第一個念頭往往是我先吃,等到想起“長者先,幼者后”,已經是第二念了;公交車來了,第一個念頭往往是我先上,等到想起“長者先,幼者后”,已經是第二念了。

        古人講“三思而后行”,就是讓人們在行動之前多想想再行動,以免沖動誤事。自私的念頭最傷人,它傷的是自己的本質屬性。細心體會,但凡自私的念頭,都是“我”字打頭的,它的后面常常跟著一個“要”,“我”和“要”一聯手,就把生命的本質綁架了,生命的內涵和外延就被篡改。

        找到本質屬性之后,動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正確的了。這也是我們尋找生命本質狀態(tài)的價值。圣人動的每一個念頭,第一念都是為別人著想的,他的生命就在本質地帶。人的痛苦往往來自于非本質取舍,因為非本質取舍是一種不平等取舍,不平等,痛苦就來了。我們追求自由的人生,面臨的選擇多種多樣,在生活中常常動取舍心。好的我想要,不好的我不要。這種取舍心來自于我們的習慣,那就是對事物的“分別”。喜歡這個人,不喜歡那個人;喜歡吃這個,不喜歡吃那個。有一句話說:“女人衣柜里永遠少一件衣服?!本褪且驗橐路嗔?,不知道如何取舍。如果只有一件衣服,就沒有這個痛苦了。是取舍心讓我們痛苦。

        自由戀愛之前的婚姻基本都是包辦,不給人選擇的可能,很多人在紅蓋頭掀起來以前,都不知道對方長什么樣?,F在我們有機會可以選擇對象了,卻總是選不了。談了九十九次戀愛,第九十九位已經很好了,但我們仍然想,萬一第一百個更好呢?有不少人,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落了個獨身。自由戀愛帶來了自主,也帶來了痛苦和煩惱,因為有太多的選擇擺在我們面前。

        我們要想實現公平,首先要在心中找到公平;要想在心中找到公平,就要消滅取舍心。

        非本質動機讓人產生非本質取舍,非本質取舍引導人去占有。人總是看到一個好東西就想拿到自己家,看到一個漂亮的女子就想讓她做自己的妻子,看到別人有掌聲和鮮花就想自己也擁有。這是一種非本質占有。人的心若能像鏡子一樣,貓過來照貓,人過來照人,貓和人走后,又歸于平靜,就沒有煩惱了。鏡子之所以能照能現,正是因為它什么都不留,它只服務,不索取,來者不拒,去者不留,一切隨緣,永遠不動取舍心。

        對應到生活中,一個人若要想幸福,就要降低取舍心。我原來出門住賓館都帶著床單被罩,可是鋪上以后,還是感覺臟都會透過來。如果降低取舍心,認為所有的床單都是干凈的,幸福指數就提高了。一個人讀《弟子規(guī)》我就喜歡,另一個人不愛讀《弟子規(guī)》我就不喜歡,這就是煩惱的來源。如果所有的人看上去都像一個人,你就沒有煩惱了。

        在生活中,我們要尊重所有的文明。如果用面包的文明去要求餅干和點心的文明,不僅永遠也做不到,只會讓自己心里充滿痛苦。

        人在沒有找到安詳之前,一般都活在兩種狀態(tài)中。要么在抱怨,要么在生氣,這就是“三習二慣意紛紛”的“二慣”。不在怨中在氣中。為什么會抱怨呢?覺得不公平。別人的太太怎么那么賢惠,我的太太怎么這么不賢惠?別人的丈夫怎么那么有出息,我的丈夫怎么這么沒出息?只要覺得不公平,我們就會抱怨。只要抱怨就會生氣。生氣又加重抱怨,抱怨又加重生氣。在惡性循環(huán)中度過一生。

        造了一百年的林,種了一百年的樹,會被生氣的一把火燒個凈光,之前的努力都付諸東流了。所以,古人把生氣叫“火燒功德林”,只要一生氣能量就漏完了。生氣是走反了方向的能量。當我們把嫉妒、貪婪、仇恨、抱怨這樣的負能量心態(tài)掉個頭,就變成了喜悅、包容和寬容這樣的正能量心態(tài),對應的,生命能量也提高了。

        當年魯哀公問孔子,說你的學生誰的境界最高?孔子說:“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第一是不生氣,第二同樣的錯誤不犯兩次。這是兩個最基本的條件,也最難做到。

        生氣先傷自己,再傷別人,情緒具有極強的傳染性。人在生完氣之后,手是冰冷的,因為消耗了能量。而人之所以會抱怨生氣,是因為有非本質動機,沒有認同本我。用古人的說法,就是沒能完成從小我到大我,再到無我的轉換。強烈物質化認同的人,工廠一破產就會自殺,他認為工廠是自我;強烈身體認同的人,他天天惦記著到醫(yī)院去體檢,以身體機能正常為最高目標;強烈情感認同的人,失戀了就會跳樓;強烈道德認同的人,物質可以丟掉,身體也可以丟掉,但他還要一個仁,別人只要說他不好他就受不了。

        只有把物質認同、身體認同、情感認同和道德認同都拋掉,當別人說你好,你快樂,說你不好,你也快樂,也就是孔子講的“耳順”。只有到達這個境界,才能接近于無我境界,才能“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們追求房子、錢、衣服、女人、車子、鮮花,這就是非本質認同。非本質認同讓我們產生取舍心,我想要,就要去賺、去爭、去生產。如果生產成功了、賺到了,就驕傲。如果實現不了,就絕望、恐懼。

        古人講的四種關系,孩子來到你的生命中,要么他來報恩來的,要么來討債來的,要么來索命來的,要么來還賬來的。報恩來的孩子對你特別孝敬,真是“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討債來的孩子把你的錢花完了,他就走人了;索命來的孩子,比如武漢有一個學生,他母親正在繡花,他拿起一個榔頭就把他母親給砸死了,這是索命來的;還賬來的這種呢,對父母感情上一般,但他對父母的生活照顧得很好,管吃管喝。

        我后來也用這四種關系理解朋友圈,一下子放松了。我曾經掏心掏肺地幫助過別人,后來反而被背叛,我當時又是后悔又是抱怨,認為人生再也沒有比這更讓人生氣的了。用四種關系對照,你跟他的關系就很清楚,就不抱怨了。你現在殺了我一個回馬槍,我抱怨你;我下一個生命片段又殺你一個回馬槍,永遠沒完。

        現在不管誰陷害我、傷害我,我都歡歡喜喜接受,讓所有的恩怨到此為止,下一個生命片段我要全部的喜悅。如果我現在一個不喜悅的念頭都不動,那我的下一個生命片段播放出來的電影里面就不可能有抱怨。

        “意紛紛”是指慣性的生命狀態(tài)。在沒有知止之前,人是沒有定性的,沒有定性,生命就被雪花一樣紛飛的雜念做主。動了一個麻辣燙的念,就到了麻辣燙攤上;動了一個打麻將的念,就到了麻將桌上;動了一個喝酒的念,就到了酒館里。

        要想從“三習二慣”的生命狀態(tài)中出來,就要從“意紛紛”的狀態(tài)回到定的狀態(tài),靜的狀態(tài)。那么定和靜怎么得到呢?遵守規(guī)則。家訓也好,學生守則也好,國家法律也好,都是規(guī)則。通過這些規(guī)則,讓我們紛亂的心有一個依靠。就像我們平常在念頭的河里隨波逐流,在讀經典的時候,通過經典,讓自己暫且上岸。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智慧,通過識破念頭的欺騙性就可以把生命從非本質狀態(tài)帶到本質狀態(tài)。抽煙是因為我們動了一個想抽煙的念頭,打麻將是因為我們動了一個打麻將的念頭,當我認識到一切都是念頭在后面攛掇時,我們的欲望就會降下來許多。這就像一個人一旦認識到那位對自己愛得要死要活的女子,原來是沖著自己的錢來而非真情時,我們就會從中抽身一樣。

        念頭起自欲望的慣性,欲望帶有強烈的欺騙性。就像美餐,我們的舌頭嘗到的已經不是食物的本味了,而是調料。有誰把羊肉一刀子割下一塊就生吃呢?沒有。我們說,這個羊肉好吃,這個魚好吃,是魚和羊肉好吃嗎?非也。是那個調料好吃,換句話說,是那個欺騙高明。

        當我們有一天發(fā)現,抽煙是一個欺騙、喝酒是一個欺騙、打麻將是一個欺騙的時候,我們就會大呼一聲“冤枉”。然后我們的生命就會從非本質狀態(tài)回到本質狀態(tài)。

        就這么一個轉向,生命的奇跡就會發(fā)生。

        三途二徑知道中

        “三途二徑知道中”,是我們體驗幸福的絕佳途徑。

        第一途,就是讀經典。經典是找到了根本光明的人關于根本光明的描述,是已經站在山頂的人關于登山的描述。經典是一條回家的路,是點亮了心燈的人給我們留下的一盞盞燈。

        讀經典要成為我們的定課。人是一天都不可以離開經典的,就像我們一天都不可以離開大米和水一樣。因為經典是心靈最好的糧食。身體一天不吃飯就會餓,靈魂一天不讀經典也會餓,只不過人們常常感覺不到。我們現在都喂養(yǎng)這個身體,卻常常忘記了喂養(yǎng)我們的靈魂。讀經典就是給靈魂吃飯,那要比進按摩院的效果還好,既按摩我們的身也按摩我們的心。

        早晨讀一遍,告訴你一天怎么度過。比如《弟子規(guī)》113件事今天怎么落實。晚上讀一遍,對照你哪些做到了,哪些沒做到,有空就讀。讀經典就有這個作用,它是一束光,打進我們的生命中,可以看清自己有多少次跑丟了,有多少次回家。

        《弟子規(guī)》出自《論語》,但它比《論語》好操作。113件事,拿出來就可以照著做。除此之外,還有《了凡四訓》?!兜茏右?guī)》告訴我們這樣做,《了凡四訓》告訴我們?yōu)槭裁催@樣做。先把這兩部搞熟搞懂,我們就會初步給生命找到方向,找到可操作的方法。當讀經典已經變成生活習慣時,再讀“四書五經”……對世界的認識就越來越通透了。但首先要把基礎吃透,就像小孩子得先學會走路,才能跑。

        閱讀,事實上是在動念。你讀了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事實上是動了一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念;讀了一句“他人是地獄”,事實上是動了一個“他人是地獄”的念;讀了一句“寧叫我負人,不要叫人負我”,也是動了一個念。同樣的一個念,能量不一樣。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一個念,“全心全意為自己服務”也是一個念。它是兩種不同的念頭。兩種不同的念頭就是兩種不同的能量,兩種不同的能量,影響著兩種不同的人生命運。

        那么經典怎么讀呢?用直覺讀,不用解讀,不考慮意思,把文字讀準、字句讀順。用直覺讀,你的能量是來自于天地的能量。標準是很舒服很喜悅,嘴里有甜甜的唾液產生,就讀對了。所以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個書就是經典,高能量的書。如果讀對了,都不愿意停下來,如果你讀到中間,覺得怎么還沒完呢?不停地看頁碼,肯定是方式錯了。沒有讀出享受來,趕快調整方法。終有一天,你會讀到那種享受,身體有一種通暢的感覺、通泰的感覺。有人講經典的“經”就是經絡的“經”,讀經典就在打開經絡。我們現在都知道用外在的方式鍛煉身體,卻忽略了讀經典帶給我們的心靈滋養(yǎng)。

        要抓住一部經典讀到底,不要換。如果常常換,就是動了換的心,換的心是亂的心。在一個地方咚咚咚打一井,沒水,換個地方咚咚咚,最后遍地全是井口,卻沒有一口井出水。抓住一部自己最喜歡的,讀到底。最后一通百通,一條道才能爬到山頂去。如果前山爬一爬,覺得可能后山近,又跑到后山爬一爬,覺得可能前山近,換來換去,永遠到不了山頂。

        讀經典還有一個作用,讓我們練習回家。讀到“對飲食,勿揀擇”時,雖然眼睛在讀嘴在讀,人已經跑到餐廳里面去了。過了一會兒回來了,發(fā)現這兩頁我怎么讀過去了?我都不記得了。這就是一次流浪。讀到“報怨短,報恩長”,想到那個人當年怎么陷害我的,我將來要怎么報復他,在出來這一串意識的過程中,嘴還在讀。就在這一剎我們已經出去流浪了一會了。由此我們就能夠聯想到生命是一種什么狀態(tài),真是流浪又流浪,沒有完結。讀一部經典的過程,其實就是一輩子人的過程。

        一部經典讀下來,走丟了無數次,就白讀了。如果一部《了凡四訓》讀下來,一次都沒走丟,那么恭喜你,你已經永遠的在快樂老家。

        經典是一面鏡子,也是檢測儀,看我們現在回家的能力到什么程度。沒有經典就檢查不出來,一讀經典就知道,心是很靜還是亂得一塌糊涂。

        當一個人帶著恭敬心、感恩心去讀經典的時候,會發(fā)現感覺不一樣。與其花時間讀一千本沒有經過時間檢驗的書,還不如把一部經典讀一千遍。讀一千遍經典,相當于接受一千次圣人對我們的祝福。圣人是高能量的生命狀態(tài),讀一次經典就像給自己充了一次電一樣。

        許多人能將《弟子規(guī)》背得滾瓜爛熟,但如果我們不去一條一條落實,那就不能成為自己的能量。怎樣才能讀懂《弟子規(guī)》呢?按照《弟子規(guī)》去做。每天明白一句,積少成多,最后就能成為生命超越性能量。在山腳下徘徊的人沒辦法理解一位山頂的圣人發(fā)出“一覽眾山小”的感嘆。我們要想理解“一覽眾山小”,必須靠著經典的階梯,登到山頂。

        經典的誦讀教學,一定要落到一個邏輯關系上,就是把人們引到謙德之上。能背誦經典,并不是為了去表演,這樣只會越來越傲慢,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連身邊的人都看不起了。花只要一開就會謝掉,月只要一圓就會缺。時時刻刻都在花開,時時刻刻都在月圓了,人生的能量也就早早用完了。

        第二途,寫反省日記。就是把自己一天的所思、所想、所為用流水賬的方式記錄下來。有人在寫反省日記時發(fā)現,有一段時間自己干了什么記不起來了,那一刻我們就肯定不在現場。反省日記就是對白天生活質量的打分。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重新認識寫反省日記的價值,它要求我們把每一天清清楚楚地去記錄。為了晚上寫反省日記,你白天也要好好的過。

        反省日記可以養(yǎng)成我們的反省力,提高我們的反省力。通過反省日記,養(yǎng)成一個習慣,每天晚上把白天做的一切回憶一遍。時間常了就變成我們的跟蹤力,它是一個無比重要的生命能力。跟蹤我們的念頭,跟蹤我們的行為。如果時時刻刻能跟蹤自己的念頭了,就不會犯那些冒天下之大不韙的錯誤。官員如果有過反省日記的訓練,當接紅包的手要過去的時候,馬上反省到了,他就收回來,雙規(guī)就免于發(fā)生了。一個人時時有反省的訓練,他在對待感情的時候就會有自己的慎重,惡言惡語就不會出口。有許多家庭悲劇本來沒什么大的問題,只因為說話不注意,沒有反省力。

        反省日記還可以提高我們的幸福指數。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曾經在箱底藏著一封信,過一段時間拿出來看一下,幸福一次,過一段時間拿出來看一下,幸福一次。幸福有時候就是一個復習。復習一下當年的幸福,把那些話再讀一遍,心再跳一次。如果我們幸福了一天,再寫一遍反省日記,就幸福了兩次。

        反省日記還可以作為家訓傳至后代。當你想象到自己的這一部反省日記,將來自己的子孫后代會看,就會變著花樣去做好事。只有做出來,才有資格寫。你就會帶著創(chuàng)意去生活。

        反省日記不在字數多少,也不在文學水平有多高,在于每天寫。今天我的言行中,高能量的哪幾件,低能量的哪幾件,本質層面上的哪幾件,非本質層面上的哪幾件。晚上結算時,看看自己的人生賬戶上是進項多,還是出項多。當進項越來越多的時候,一個人也就真正踏上了凡之路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注重反省的民族。中國有著太多的家譜家訓就是供子孫后代作為反省的鏡子用的,也供我們連根養(yǎng)根的。過去幾乎家家有家譜,現在我們都沒家譜了,我們都成沒譜的人,做起事來就沒譜、沒章法。一個家沒有家訓,就沒有家風,家族的船不知道開向哪里,肯定走不遠。

        樹立家風比給孩子存銀存金更重要。如果我們給孩子留下太多的財富,往往會讓孩子失去奮斗的動力,一些孩子會拿它吃喝嫖賭,反而害了他。如果家長把反省日記留給他,告訴他提升能量的秘密,讓他自己去奮斗,那就是對孩子莫大的關懷。

        第三途,改過。古人講:“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說明改過是最大的善。如果不改過,積善無法完成。就像一個有漏洞的面缸,再怎么往里裝面粉,也是盛不滿的。如果不改過,智慧無法出現。就像一個被油污遮蔽的燈炮,只有去盡油污,才能透出光來。生命的狀態(tài)就是一個不斷污染的狀態(tài),反污染就成了我們的日課。就像灰塵落在這個桌子上,你總是不擦,它就會越來越臟了。

        為此,《了凡四訓》講:“今欲獲福而遠禍,未論行善,先須改過?!背WR告訴我們,當人生方向錯誤的時候,停止人生錯誤的腳步,就是進步。

        有的人改過,改之前覺得沒有過錯,改之后卻越改越多。其實是沒有改之前,已經有太多的過了,因為你的心沒變靈,所以發(fā)現不了它。通過改過后,心越來越靈了,就能發(fā)現它了。就像一個暗屋子,你看不見有灰塵,一束光打進來,才看見這么多灰塵。發(fā)現錯誤多了,恰恰是心有能量,心變靈了。一束光打進我們的生命中,就能看清自己有多少次跑丟了,多少次回到了快樂老家。

        我們追求生命中的五福,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五福如果是五種面點,它都是由面缸里的面粉做出來的,要想讓面缸里有足夠的面粉,就要做兩件事兒。第一要往面缸里裝面粉。第二要把面缸的漏洞堵上。裝面粉的方法是助人為樂,堵上漏洞的方法就是改過。

        當你幫助別人的時候,你內心產生一種喜悅的感覺,那就是能量。那就是面缸里的面粉。做一件你多一份能量,做一件多一勺面粉。所以要不斷地助人。《了凡四訓》 “積善之方”中舉的許多例子,證明了這一點。真是積善之家,必有余慶,那個“慶”,就是能量。

        如果一個人只行善但不改過,那么他生命的面缸還在漏。而且,要想給面缸里裝面粉,只有先把面缸里面的垃圾清理干凈,也就是改過。

        我們每一個人在剛出廠的時候都一模一樣,我們跟圣人是一樣的。老子和孔子后來為萬人敬仰,而我們卻不能,因為我們被污染了。別人已經看不到我們剛出廠時的樣子了,只有改過,才能洗去泥垢。

        改過最終要從念頭上改。如果我們沒有換底片,要想把電影換過來是不可能的?!读朔菜挠枴防锩嬷v:“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則一日無過可改。一日無過可改,則一日無步可進?!本褪钦f,生命的意義,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就是改正錯誤。改正錯誤就是回家,就是回到本質屬性。

        改正錯誤,從說“我錯了”開始,從當下開始。這一刻有不好的念頭,當下發(fā)現了,當下改正。當天的事情,當天把它搞清楚,不要留著明天再去反省,再去向別人道歉。懺悔的目的是讓我們養(yǎng)成一個改過的心,養(yǎng)成改過的習慣和能力。當人把說“我錯了”成為習慣的時候,哪里有什么糾紛和矛盾呢?隨犯隨改,一直改到沒有錯誤的念頭之時。

        但通常情況下,我們都無法認識什么是錯誤的念頭,《云谷禪師授袁了凡功過格》,讀者可以找來一讀。一定意義上,它正是祖先們的集體約定,現在仍然是重要的“民間法”,對照此“民間法”,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那些高能量的大家族是如何誕生的,知道那些高能量生命是如何成就的,更加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古人是如何鑒定念頭的,防非杜過的,我們就會對改過的重要性有了新的理解。

        “二徑”就是看別人優(yōu)點,找自己缺點。當我們時時刻刻都看別人優(yōu)點的時候,我們的焦慮就沒有了。人們之所以會生氣、會抱怨,一味指責別人,一定是看到了對方的缺點??磧?yōu)點的最大好處是不生氣、不焦慮、不痛苦。

        看別人優(yōu)點,相當于我們把別人所有的精華都取過來。就像蜜蜂造蜜一樣,去采每一朵花上的精華。

        看到了優(yōu)點,還需要表揚別人的優(yōu)點。不單是小孩子需要表揚,很多人以為父母不需要表揚,領導就不需要表揚,他們都需要你看到優(yōu)點,都需要表揚。我母親每次把飯做好,我就說真好吃啊,她就一臉的燦爛。我父親平常喜歡躺在床上,不喜歡散步,有一天他終于走了一圈。我說:“爸,你走路腰板還挺直,走得很穩(wěn)。”于是他第二天走了兩圈,現在就越來越多了。

        對于夫妻也要這樣。我們之所以在結婚之前覺得甜蜜,因為結婚之前大家都在看對方的優(yōu)點。夫妻雙方要學會鼓勵對方,表揚對方,即便太太臉上多了皺紋,你也要說:“這才更有成熟女人的味道?!奔幢阆壬鷥婶W添了白發(fā),你也要說:“這才更有男人味兒?!本褪亲冎ㄗ淤澝浪?。

        《了凡四訓》講:“見人有微長可取,小善可錄,翻然舍己而從之,且為艷稱而廣述之?!笔裁匆馑??看到人有優(yōu)點,講一百遍一千遍一萬遍。有“微長可取,小善可錄”,都要“艷稱而廣述之”。不要怕重復。

        看人優(yōu)點,止怨生福。當我們明白了正念產生正能量,就會明白看別人優(yōu)點就是吸收正能量,因為看人優(yōu)點是我們動了一個“優(yōu)點”的念。人們之所以活得不開心,正是因為常??慈巳秉c。而一個常??磩e人缺點的人,自然就會抱怨、生氣、吵架,就會動手,戰(zhàn)爭就是這么發(fā)生的。

        因此,我們要訓練從任何人身上看到優(yōu)點,哪怕是不喜悅的人。包括對這個社會,也要多看優(yōu)點,多表揚、少批評,因為優(yōu)點會點燃優(yōu)點,缺點會引發(fā)缺點,優(yōu)點會引發(fā)祝福,缺點會引發(fā)抱怨。而祝福提高我們的能量,抱怨降低我們的能量。

        “知道中”就是明明白白地生活,知道自己在吃,知道自己在穿,知道自己在走路,知道自己在工作。

        沒有“知道”中,就沒有前面的一切?!艾F場步”是訓練“知道中”很好的方法。什么是“現場步”呢?走路時腳提起來、移動、落下來、觸到地面,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甚至每一刻都要明明白白,都要在“知道”當中。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把所有“知道”都連成線,由點連成線的時候,你的生命能量就沒有漏洞了。

        一個人是否在“知道中”,有如下幾個標志:一是當下感。能夠隨時回到當下。二是喜悅感。覺得生命中時時都有一種喜悅感,也就是焦慮感消失了。三是享受感。覺得時時事事都在享受。這才發(fā)現,快樂就在“現場”,就是“現場”的一種“感”。四是同味感。如果我們找到“知道中”,就會發(fā)現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不是甜卻又在甜中、不是辣卻又在辣中、不是苦卻又在苦中的味,這個味,就是“無味之味”,它事實上是一種更重要的味。

        一個人能時時刻刻都在明白當中,全神貫注,每一刻當家做主,那么他的電影就是一個明明白白的電影。這就是我們說的“知道中”。能時時刻刻在“知道中”,就知道幸福;能時時刻刻在“知道中”,就知道回家的路;能時時刻刻在“知道中”,就能知道自己在哪里走丟的;能時時刻刻在“知道中”,就能把無數走丟的人帶回家。

        自己“知道”了,才可以說愛別人。如果自己都在做夢,怎么去把夢中的人叫醒呢?所以“知道”中就很關鍵。那么歸到這兒的時候我們才發(fā)現,做人的意義就是做一個明白人。只有明明白白,才有正大光明可言,“知道”就是生命的光明。

        只要有“知道”這個手電筒在,我們就不會走夜路。只有個體的我“知道”,時時刻刻能“知道”,我們才能給自己當家做主,才能給別人當家做主,才能談民主。只有自己明明白白,生命才會處在一種自在境界。就像你從冰的狀態(tài)到達水的狀態(tài),到達氣的狀態(tài),氣可以在宇宙中遨游,這才叫做真自由。

        三根二本通天地

        “三根”是孝敬老人的“孝”,尊敬老師的“敬”,珍惜糧食的“惜”?!岸尽蹦??感恩心、敬畏心。有了“三根二本”才能通達天地。

        前文已述,孝、敬、惜,是天地精神的一個演繹。如果我們能夠跟天地精神同頻共振,那么天地所擁有的財富、能量、生命力,我們也就擁有了。天地精神是一個母系統,也就是古人講的道。在“孝敬惜”這三個子系統的落地方面,我們還可以往更加小、更加細、更加實的地方推進一步。

        孝敬惜都是需要我們用心去做的。如果自己的心沒有認識到孝敬惜的必要,用心去做就無從談起?!缎⒔洝分v:“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睒s耀了父母,這一分孝敬,其實更久遠。《弟子規(guī)》從“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個地方開篇,其實就是讓我們借助這樣一個契機,進入孝的系統。

        有些家庭在父母活著的時候不好好孝敬父母,等到父母死了之后,花好多錢去辦喪禮。認為喪禮辦得越大,越能對老人祝福。其實這完全搞錯了。真正對老人的祝福,是提高自己的能量。當自己的能量提高了,父母的能量也提高了,因為父母與自己是一體。中國人為什么強調孝?孝其實是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孝行是宇宙間的規(guī)律,違背了規(guī)律,就相當于大海里的一朵浪花,不執(zhí)行大海的規(guī)則,大海就把你拋棄了。浪花如果一定要到沙漠里去生存,馬上就會干涸。孝行讓天和人合一,天人合一,我們就有了天的生機和能量。

        核心價值觀講愛國敬業(yè),其實愛國敬業(yè)的本身就是孝敬。在單位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贏得了贊譽,其實也是孝敬了父母。如果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敬業(yè)。懂得了這個道理,人就會搶著去干活。再加上這一刻把活干好,下一個生命片段電影上就沒有缺陷。

        愛國和敬業(yè),是作為人對一個公民的要求。如果沒有長壽、康寧、善終,沒有這一切,那一個人就不可能去愛國,連一個好的身體都沒有,怎么可能去愛國和敬業(yè)?所以敬業(yè)需要我們擁有強大的生命力。

        動車的速度之所以那么快,因為有左右雙軌,構成了一個道,共同的道。孝道和師道兩個道合在一塊,就構成了天道。天道就是由孝和敬來保障的。沒有孝就沒有生命,沒有孝沒有硬件,沒有父母沒有硬件,沒有老師就沒有軟件。

        一個人有愛惜的心,他能愛惜糧食,愛惜水,愛惜物質,他就愛惜你的初心。一個人的愛情之所以會變質,會出問題,是因為他忘了初心。當初向你求婚的時候,他會說愛你一輩子,那是初心。

        結婚以后,慢慢就把初心忘了。那是他沒有一顆珍惜的心。我有一回送一位老師的父親回家,老師的父親已經八十多歲。在路上時,我突然發(fā)現他穿的毛衣袖子的毛邊都露在了外邊。我問道:“怎么這樣的毛衣您還穿著?”我知道,老人有不低的退休工資,老師的父親告訴我:“我就是舍不得讓它退役?!逼鋵嵾@個心,就是一顆舍不得的心。

        舍不得的心是一顆知冷知熱的心,說穿了是一顆愛心。一件舊毛衣他都不愿意拋棄,當然就會和老伴和和睦睦過一輩子。一個人輕意地換、輕意地離,說明他的愛心熱度不夠,純度也不夠,這樣的人沒有恒常之心。喜新絕對不能厭舊。一個人有愛惜之心,肯定舍不得把一粒大米扔掉,把半個饅頭扔掉,肯定舍不得把太太輕易換掉……

        懂得了孝、敬、惜之后,人生命的質量就提高了,幸福指數也就提高了,意味著擁有了感恩心、敬畏心、愛心。“感恩、敬畏、愛”這三心有了,你就擁有一顆永遠年輕的心有生機的心。因為感恩、敬畏和愛是宇宙生命力的公理和法則,是天理。

        所以,孔子說“吾欲仁,斯仁至矣”,只要你想要,你今天就可以做到,你這一刻就可以做到。為啥?念頭一換就在這里,一切都在念頭里。把“我要”的念頭變成“我給”。孝敬老人是“我給”,尊敬老師也是“我給”,珍惜糧食也是“我給”,對愛人好也是“我給”,對國家好也是“我給”。

        我們家每餐前都要念一段話:“感恩天地,感恩祖先,感恩國家,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農民,感恩社會,感恩食物,感恩做飯的人”,才吃飯。糧食犧牲了它的生命,來保障我們的生命,我們怎么連聲謝謝都不說呢。這樣的念誦對孩子就是一種教育。宇宙間的規(guī)則是對等奉獻,如果我們享用著人家用犧牲生命提供的營養(yǎng),卻沒有做出對應的奉獻,我們就在欠賬。大米來到人生命中,它在演繹天地精神,我們食用它,就要自然地踐行天地精神,這才對等,而對等是吉祥如意的大前提。有了這“三根二本”就會“通天地”,那天地就是我們的大庫房、天地就是我們的能量源,那個時候自然會心想事成。

        三警二衛(wèi)護航程

        “三警”說的是愛國、愛崗、愛自己。

        在單位把工作做到極致,在家里把本分做到極致,把自己的角色做到極致。做爸爸,是最好的爸爸;做媽媽,是最好的媽媽;做太太,是最好的太太;做先生,是最好的先生。做到了這些,你就在愛國。愛國體現在愛崗上,在家里做最好的兒子、最好的兒媳、最好的爸爸、最好的媽媽;在單位做最好的員工、最好的領導,你就愛國了。愛崗體現在愛自己上。愛己的目的是愛崗愛國。要想愛己就要愛護我們的身心。要想愛護我們的身體,首先要愛護自己的心,因為一個人的心是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核心價值體系出了問題,能量系統、物質系統也好不了。愛己最終要落在保持高能量的念頭上。

        一切要落在愛自己上。儒家給我們開出來的藥方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不修身,想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不可能的。而要想修身,就要先格物。格物什么意思?不要做物質的奴隸,不要被金錢、房子、車子綁架,不要被權力、榮譽綁架。

        愛國體現在愛崗上,愛崗體現在愛自己上,而愛自己最具體的要“起居有常、飲食有節(jié)、不妄勞作”。

        愛自己要落實在愛我們的本性上,讓我們的本性不受污染,那么我們就要時時刻刻捍衛(wèi)這個本性,做錯事要對本性說“我錯了”。如果一個人都天天與家人鬧矛盾,怎么愛國?一個人都回不到現場,事都常常做錯,怎么去愛國?可見“三途二徑知道中”也是愛國敬業(yè)的前提。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孝敬父母、夫妻和氣,就是愛國。

        “二衛(wèi)”的第一衛(wèi)是禮。禮就是秩序,秩序是邏輯。對應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就是“我的電影我拍攝,我的命運我做主”。這是生命的邏輯關系。

        第二衛(wèi)是“謙”。謙德就是把自己放到最低。一個人謙到最后就沒有我了,沒有我就是無。到達無的境界,大海也成了你,宇宙也成了你,天地也成了你?!皬男乃挥饩亍钡娜松辰缇偷絹砹?。在所有的品德里面,謙德是第一德?!读朔菜挠枴氛J為人成功有四個要素。第一,立命,就是樹立理想;第二,改過;第三,積善;第四,修謙德。謙德要達到什么程度?“恂恂款款,不敢先人”“恭敬順承,小心謙畏”“受辱不答,聞謗不辯”。就是別人欺負你,你都可以做到不理不睬?!皹s辱不驚,且看窗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就說外在世界,已經不能動搖你的心。

        一個孩子如果有了謙德,就會成功不敗。教給孩子謙德,是做老師的第一義務。有許多孩子特別有才,但往往不能成功,都是因為驕傲。往往有些當年學習一般的孩子,將來能干大事業(yè),因為有謙德。《了凡四訓》第四篇用大量的事例告訴我們,“惟謙受?!保挥兄t德才能給我們帶來福氣。

        現在有許多家長,讓自己的孩子背經典、學傳統文化,但如果一個孩子因為背經典學傳統文化而驕傲了,還不如不學。背經典只是一種形式,檢測孩子背對了、學對了與否,看他是不是變謙虛了。而是否變謙虛了只有一個指標,那就是“三根二本”。是不是更孝敬父母了,是不是更尊敬老師了,是不是更節(jié)約糧食資源了,是不是更有感恩心了,是不是更有敬畏心了?按照這五個指標,牢牢地守住“謙”字教學,才能培養(yǎng)孩子做人成長。

        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眰鹘y文化要落實在六個字上。那就是老實、聽話、真干。在宇宙邏輯、宇宙原理面前,我們是它其中的一個分子,如果不老實,就被它清零了。只有你合它的頻道,才能心想事成。心想事成是宇宙法則,只有你進入它這個頻道,你才能獲得。為什么要聽話呢?有句老話叫做“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袄先搜浴笔墙涍^時間檢驗過的,“老人言”是摔過無數次跤總結出來的。所以要聽祖先的話,聽父母的話,聽老師的話,聽經典的話。

        如果你學了這么多,不真干,那只是熱鬧了一番。最后自己什么都沒有改變。想要體驗到幸福,就要靠真干來變成自己的生命力,變成自己的能量。真干從改過開始,從這一刻開始。這一刻動了個不好的念頭,馬上改;這一刻做了一個不良的動作,趕快改。從現在做,不要等明天。要給孩子做一個真干的榜樣,給員工做一個真干的榜樣。這樣的話,我們才能獲得宇宙心想事成法則給我們的饋贈,抵達到吉祥如意的彼岸。

        猜你喜歡
        念頭反省能量
        能量之源
        壹月記事簿
        文苑(2019年1期)2019-11-22 22:07:41
        常反省自己
        考前焦慮?該反省一下
        早晨鍛煉
        文學港(2017年11期)2017-12-06 22:17:44
        詩無邪傳遞正能量
        中華詩詞(2017年4期)2017-11-10 02:18:29
        一念之間
        反省與克制
        現代裝飾(2017年12期)2017-05-22 02:40:53
        魚和水
        開年就要正能量
        都市麗人(2015年2期)2015-03-20 13:32:31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加勒比| 亚洲中文字幕黄色小视频| 午夜日本理论片最新片| 久久精品亚洲国产av网站| 国产精品白浆免费观看| 国产做床爱无遮挡免费视频| 欧美丝袜秘书在线一区| 美女射精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不满足中文字幕| 欧美亚洲日本国产综合在线美利坚|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成人| 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少妇裸淫交视频免费看| 成人av蜜桃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禁hnn | 粉嫩a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天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九九热|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婷婷色| 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蜜芽五月 | 91国产视频自拍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极品熟妇大蝴蝶20p|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ⅴ| 国产精品深夜福利免费观看|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a一区二区三区v| 久久久久久久97|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爱91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熟女少妇精品综合| 又嫩又硬又黄又爽的视频|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综合网| 女同同成片av免费观看|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40岁大乳的熟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