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麗河北省平泉縣榆樹林子中學
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
王亞麗
河北省平泉縣榆樹林子中學
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在寫作態(tài)度、寫作方法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對此,筆者提出幾點應對策略:第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第二、學校嘗試開放教學;第三、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第四、引導學生廣泛的閱讀;第五、教給學生寫作的技巧。
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
《新課標》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然而,多年來,各種陳規(guī)戒律禁錮著農村初中作文教學。在此,我結合自身對作文教學的認識與感受,分析一下當今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及應對策略。
教學方法落后,學生寫作興趣不濃。
多少年來,教師上作文課都是“滿堂灌”。即使用多媒體,也是教師滔滔不絕地指導寫作思路,學生越聽越困,越練越厭惡寫作文。據(jù)抽樣調查,小學、初中、高中怕寫作文的學生比例分別是35%、65%、85%??梢姼母镒魑慕虒W方法,變換作文訓練形式,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是提高作文教學效率的當務之急。
1.封閉式教學,作文與學生生活脫節(jié)。
目前,大部分農村中學實行封閉式的教學管理,學生天天被困在學校,很少有接觸社會的機會,如果作文也就只能“閉門造車”了。另外受中考作文的影響,學生圍著《中考滿分作文》和教師的指揮棒轉,照貓畫虎,奉命而作,無論是選材立意,安排結構,還是語言特點,總是小心翼翼。作文成為無源之水,毫無生活氣息和生活情趣。
2.寫作訓練隨意,教師輕視評改。
受教學條件和教師水平的限制,農村初中生作文訓練有很大的隨意性。很多語文教師認為作文課多上一節(jié)少上一節(jié)都無妨,他們都認為勤寫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條捷徑。因此他們作文課上講講作文思路或隨意布置一個題目,或要求學生天天寫日記,遇到重要的節(jié)假日,還要特別安排相關作文訓練??墒撬麄儏s忽視方法的傳授和對學生作文的講評,要么根據(jù)作文字數(shù)、篇幅或字跡美觀程度打個分,寫個日期;要么寫幾句評語,就算批改了。
3.多種因素制約,學生缺少課外讀物。
農村家長大多是農民,受經(jīng)濟條件、文化水平和自身觀念限制,家中的藏書極少,多數(shù)家長只局限于孩子考個好成績,他們信奉“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全天下”。稍微重視語文的,就買本作文書,至于輔導就甭提了。另外,多數(shù)學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孩子跟著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其他親戚生活,買課外書更成了奢望。而學校圖書室,怕學生弄亂了,一般都是閑著。
1.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專家指出:“要扭轉中學作文教學效率低、質量差的局面,切實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端正教學指導思想,進一步改進作文教學方法。這固然必要,但最根本的還是提高語文教師的素質,提高他們自身的寫作能力和指導水平?!贝嗽挿浅S械览?,一個素質偏低,業(yè)務不過關,說話不流暢的語文教師怎能指導好學生寫作?
2.學校嘗試開放教學。
陶行知說過:“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新課標也明確提出: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然而長期的封閉式教育,必然使學生寫作源泉枯竭,寫作熱情窒息,導致“無米下鍋”,因此,我們必須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開放的作文環(huán)境,幫助他們卸下寫作包袱。比如,圖書室實行開放式管理;班級建立圖書角;作文課語文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校門,去幫助孤寡老人,去參觀農貿市場,去田間勞動。只有引領學生深入生活,觀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學會思考,作文才會有起色。
3.引導學生廣泛的閱讀。
“文章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好的文章不但能引起讀者的共鳴,而且能激發(fā)讀者的情感,讓它一瀉千里。因此,要充分利用早讀課和課前五分鐘,讓學生廣泛閱讀文學名著以及經(jīng)典國學《弟子規(guī)》、《中華美德故事》等,另外借閱報紙或《小小說》、《演講與口才》、《讀者》等,汲取更多營養(yǎng),增加與生活的聯(lián)系。同時教師應適當引導,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引導學生積累詞匯,訓練語感,積累素材,訓練思維,學習寫作方法;引導學生多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
4.教給學生寫作的技巧。
用下水作文激勵學生。農村中學生,在課內或課外也接觸到許多名家妙文,他們會模仿練習,但對老師的文章,他們更樂意學習。因此,老師要不斷完善自我,練習“下水作文”,通過“下水”談體會,談生活,談技法,談學生作文時會出現(xiàn)的問題。這樣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加強文體訓練豐富學生。近年來的作文越來越貼近生活。作為老師,就應將各種常用文體的寫法都訓練到位,學生文體知識全面了,寫作時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在這一方面,可采用作文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訓練形式。當學生丟失了錢財或物品時,教他們寫“尋物啟示”;當學生借物品或錢財時,教他們寫“借條”;當學生發(fā)出呼吁時,鼓勵他們寫“倡議書”。作文也可以與活動結合起來:藝術節(jié)到了,鼓勵學生為活動編寫話劇、小品的劇本,也可以設計開場白、祝福語;還可以設計活動計劃和方案;同時,讓學生以“小記者”身份寫采訪稿,寫新聞報導。總之,學生惟有在通曉各種文體的基礎上,方能擇善揚長,展現(xiàn)自己最亮麗的一面。
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目前還是一個弱項,需要我們的不斷探索,需要每一個語文教師長期不懈的努力,引導學生融入生活,體會生活,用心感悟,珍惜每一次的心靈觸動,鼓勵每一次的靈感捕捉,相信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會逐漸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