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梅
摘要:古典詩詞是中國文學寶庫中的精品,掌握古典詩詞的精華無疑有助于學生成長成才。古典詩詞有利于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氣質的涵養(yǎng)和品格的培育。
關鍵詞:古典詩詞;學生;成才
在現代社會,學生的成才是一項系統工程,通俗來說就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社會的合格人才。這就涉及到人才觀。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傳統意義上的人才觀過于強調知識性如“學富五車”等已經不再適合社會需要,現代社會需要的是知識過硬、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可靠的人品和健全的人格。根據筆者的研究,中國古典詩歌非凡的價值無疑有助于學生成才[1]。
一、古典詩詞的文化價值讓學生變成一個文化人
眾所周知,我國古典詩詞是古代文化的精華,集中代表了古代文化的優(yōu)秀成分,自古以來,詩人都是當之無愧的文化人,受到當時社會的推崇,代表著社會的良心,是社會的精英分子。他們的作品即古典詩詞無疑包含著優(yōu)良的文化基因,品讀古典詩詞,可以從中讀到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讀到人生無常的滄桑與無奈,讀到歷史的輝煌與沒落,還可以讀到社會百態(tài)、??梢哉f中國古典詩歌的文化價值是最好的營養(yǎng)品,滋潤著學生成為社會的合格人才。如《詩經》就是一部周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離騷》則反映了屈原高潔堅貞的人格和對美好政治的理想。從“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們看到了陶淵明的率性自然,從“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我們看到了李白的浪漫情懷,在“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中,我們體會到了杜甫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感和懷才不遇的失落心理。經過古詩詞熏陶的人,基本上有著很高尚的人文情懷,這種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文化人[2]。
二、古詩文的認識價值會大大豐富學生的知識,是學生變成通才的重要途徑。
我國古詩文量多,浩如煙海,蘊藏著豐富多彩的知識,認真學習這些古詩文,無疑會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這也是社會的要求,因為現代社會的合格人才應該是既通又專,而通才就是國外所說的博雅教育,這種博雅教育就是通過對古詩文等優(yōu)秀傳統文化精華進行梳理,讓學生的通俗知識更為豐富。人們常說的才情也就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的,從古詩文中可以學到不少當時的知識以及古人處世態(tài)度和為人準則。比如陶淵明的《歸田園居》反映了作者高潔人格和不與世俗社會同流合污的人生理念,這種情懷是現代社會最為寶貴的也是很難做到的。學生學習后能夠對現代社會物欲橫流的一面有更全面的認知。
三、古典詩詞的美學價值是涵養(yǎng)學生人格、形成優(yōu)良品格的重要平臺
古詩詞能反映的美是多層次的,例如有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藝術美、語言美等,在優(yōu)美的作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從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好的詩歌散文,特別是詩歌直接訴諸情感,又有節(jié)奏,語短意長,易于記誦,使人百讀不厭,無形中受到熏陶。比如,讀《靜女》、《蒹葭》等,青年男女對愛情的喜悅和憂傷,就會深深觸動我們的情感之弦;讀“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詩仙李白的高傲人格仍能令我們激揚奮發(fā);讀“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自然能體會到蘇軾那恢弘的氣勢;《蘭亭集序》引起人們無限的向往,《岳陽樓記》、《游褒禪山記》、《醉翁亭記》又帶給人們不盡的留戀[3]。
四、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通過古詩詞學習成長成才
教師是學生的指路明燈。要切實擔當起責任。根據筆者的教學實踐體會,可以如下操作。
一是誦讀涵詠。“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基本途徑,它是學習之母,智慧之源 。二是詩詞教學,要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fā)展想像力和審美力。逐步提高對詩詞語言的感受力。三是思考領悟。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閱讀古典詩詞,與文本展開對話。通過閱讀和思考,領悟其豐富內涵,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為準則,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強民族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養(yǎng)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樂于進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領悟,共同提高。四是應用拓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學習領域中,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在語文應用中開闊視野,初步認識自己學習語文的潛能和傾向,根據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愛的方面有所發(fā)展。增強文化意識,重視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傳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學習對文化現象的剖析,積極參與先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例如,教學蘇軾的《定風波》。教師引導學生與蘇軾對話:此詞作于蘇軾黃州之貶后的第三個春天。它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簡樸中見深意,于尋常處生奇警,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 著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一方面渲染出雨驟風狂,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點明外物不足縈懷之意。
五、結語
學生在古詩詞的感染下,能夠不斷地吸收美的精華,感悟美的力量,在畢業(yè)后能夠更好地讓平凡的生活增添更多美感,讓生活變得更加真實,工作更加充實,能夠參透人生的價值,對社會和國家有更多感情。
參考文獻:
[1]李娜.淺談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特征和審美價值[J].學理論,2009年13期.
[2]朱家亮 .古詩詞審美價值探析[J].現代語文:高中版,2000年第2期.
[3]安治國 .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