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英霞吉林省蛟河市廣播電視臺,吉林吉林 132500
如何提高電視新聞記者的信息意識
吳英霞
吉林省蛟河市廣播電視臺,吉林吉林132500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電視新聞記者不僅僅要給予最前沿,最準確,最真實的新聞資訊,還需要能夠滿足人們對于電視節(jié)目的信息需求。從這個角度來講,電視新聞記者應該積極培養(yǎng)自身信息意識,將信息價值理念運用到電視新聞采訪編輯處理過程中去。顯得尤為必要。文章首先分析了電視新聞記者信息意識提升的必要性,從多個角度分析了電視新聞信息價值,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提高電視新聞記者信息意識的策略。
關鍵詞電視新聞;新聞記者;信息意識
從本質上來講,人們觀看電視新聞,屬于信息對于人視覺和聽覺的全面刺激。既然涉及到視覺刺激,其勢必會對于信息有著一定的要求。簡單來講,在進行電視新聞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新聞記者應該充分考量電視新聞的信息價值,以提供具備信息價值的電視新聞產品為目標,對于自身的信息意識進行不斷提升。
進入新世紀以來,人們對于電視新聞的需求呈現(xiàn)出高質量化的特點,此時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開始思考:電視新聞是否應該追求藝術效果,電視新聞產品是否具備信息價值等。由此,使得信息理念慢慢的融入到電視新聞創(chuàng)造過程中去。我們知道電視新聞的在攝像技術的基礎上,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去展示新聞信息,其相對于電臺新聞來講,其有著直觀性和感染性特點更強。這就要求電視新聞記者在尊重電視新聞信息真實性的基礎上,強調對于電視新聞的藝術加工,以使得電視新聞的畫面,音樂和文字以優(yōu)美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但是如果在電視新聞記者進行電視新聞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電視新聞記者自身不具備信息素養(yǎng)的話,勢必難以有意識的集合觀眾審美愉悅需求,對于電視新聞進行創(chuàng)造。簡單來講,電視新聞記者信息意識的缺失,會影響到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質量,尤其在可視性和美觀性方面大打折扣,從而影響到電視新聞節(jié)目觀眾的滿意度,進而使得該節(jié)目的收視率不斷下降。由此可見,電視新聞記者高度重視信息意識的提升,是很有必要的。
電視新聞信息價值的存在,要求電視新聞記者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識。而在此之前明確電視新聞信息價值的具體體現(xiàn),顯得尤為必要的:其一,電視新聞產品對于真實性的需求。在求真的過程中,電視新聞觀眾能夠獲得新鮮事物的認知,并且能夠加深對于事情的把握能力,這也充分滲透著美的情感體驗;其二,電視新聞產品對于善的追求,可以將其理解為美的社會化表現(xiàn),規(guī)避一味的藝術性,遵循社會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將電視新聞產品中美的主題表現(xiàn)出來;其三,電視新聞產品對于美的要求,無論是電視新聞的內容流暢性,還是電視新聞畫面的美觀性,或者是電視新聞聲音的和諧性,都需要以特定的手法和方式去處理,充分以呈現(xiàn)出電視新聞的美來。
在理解了電視新聞產品信息價值的具體表現(xiàn)之后,就應該積極著手去提高電視新聞記者的信息素養(yǎng),這無論對于提升電視新聞記者全面素質方面,還是對于實現(xiàn)電視新聞節(jié)目收視率提升方面,都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筆者結合自身新聞記者工作經驗,積極倡導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 高度重視自我文化修養(yǎng),構建科學文化知識體系
電視新聞工作者應該高度重視文化修養(yǎng),積極構建豐富化的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盡可能的去接觸多學科,多領域,多行業(yè)的常識性內容,使得電視新聞記者的知識框架能夠牽涉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為此,應該積極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其一,著重在電視新聞采訪,編輯過程中,實現(xiàn)自身行業(yè)常識,領域規(guī)范,政策內容,法律規(guī)定等內容的初步認識;其二,積極利用自身業(yè)余時間,以閱讀的方式去接觸各個行業(yè)和領域的學科知識,無論是政治文學,還是小說散文,或者是詩歌,其都能夠成為電視新聞記者信息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素材;其三,注重與社會各種人士之間的聯(lián)系,一方面形成多方面的社會信息觸角,另外一方面可以在與不同人之間的交流中,更加快捷的獲取到科學文化知識。
3.2 注重新媒體技術的學習,實現(xiàn)信息操作能力提升
在實現(xiàn)電視新聞信息化升級改造的過程中,積極利用現(xiàn)代化的媒體技術,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當前部分現(xiàn)代化媒體技術,其在促進電視新聞顯示效果提升,融合文字,畫面,聲音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此,電視新聞記者應該高度重視此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為開展信息創(chuàng)作奠定夯實的技術基礎。為此,應該積極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其一,積極學習能夠促進電視新聞產品信息性提升的媒體技術,并且嘗試將其運用到實際電視新聞產品創(chuàng)造中去;其二,不斷總結和歸納電視新聞媒體新技術的利用經驗,融合多種技術優(yōu)勢,使得電視新聞的信息效能最大化展現(xiàn)出來。
3.3 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做好電視新聞流程管理
當然高質量,可視性強的電視新聞產品,往往是需要電視新聞所有工作人員的努力,才能夠實現(xiàn)的。此時就要求我們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積極做好電視新聞流程管理和控制。具體來講,積極做好如下的工作,顯得尤為必要:其一,樹立電視新聞信息理念,倡導所有參與到電視新聞創(chuàng)作的人員都應該以這樣的理念去融入工作,保證電視新聞產品的可觀性;其二,做好團隊管理工作,在各司其職的基礎上,以精細化電視新聞流程管理方式,去促進管理效率和質量的提升;其三,積極將團隊合作意識培養(yǎng)納入到企業(yè)文化建設中去,使得全體參與到電視新聞創(chuàng)作的人,都能夠以高度的熱情參與到實際電視新聞流程管理中去。
3.4 不斷開展觀眾收視調查,實現(xiàn)記者信息素質反思
當然電視新聞記者的信息意識提升,是針對于電視新聞產品觀眾而言的,也就是說如果電視新聞的受眾覺得電視新聞的美觀性不足,難以滿足其審美需求,這樣的電視新聞信息展示就是不成功的。為此,不斷開展觀眾收視調查,找到觀眾們的審美情趣,并且從信息角度去思考,以便更加有針對性的去找到記者信息素質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除此之外,電視新聞記者還可以與同事,同行探討的方式,找到自身信息意識存在的缺陷,并且積極去進行改善和調整。
綜上所述,電視新聞記者的信息意識是現(xiàn)階段電視新聞產品質量提升的關鍵所在,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的重要手段。作為當前電視新聞記者來講,應該樹立正確的電視新聞信息價值觀,積極從自身職業(yè)入手,實現(xiàn)信息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以保證更好的實現(xiàn)信息理念在電視新聞創(chuàng)作中的融合,以實現(xiàn)實際電視新聞產品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光祥.新聞采編工作的創(chuàng)新[J].新聞窗,2012(2).
[2]王俊英.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在“貼近性”上下狠功夫[J].采寫編,2012(1).
[3]耿毅,劉艷.淺析新聞信息的特征[J].新聞研究導刊,2011(3).
[4]羅梅.淺論電視民生新聞的影像表現(xiàn)[D].南京師范大學,2008.
[5]張璇.審美視野下的新疆廣播電視對外傳播研究[D].新疆大學,2012.
[6]舒小堅.淺析電視新聞美學[J].當代傳播,2007(6).
[7]李念鋒.論新聞美學[J].青年記者,2006(14).
[8]曾臻.從新聞美學角度試析國內媒體災難新聞的審美誤區(qū)[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3).
哲學的層面,它是用今日的事實鑄就明天的歷史;從政治層面,它是用實實在在的人、事、理去貫徹執(zhí)政黨和國家的意志;從文化層面,它是用個性化的思想徜徉當代的時空;從民生層面,它是用對生活趣味化的報道去影響受眾的價值取向。從這些意義出發(fā),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與生活內容確實屬于“人類靈魂工程師”之列,是享受富有深刻含義和浪漫色彩的高貴精神生活的精神貴族。能夠享受這樣的工作與生活,不但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職業(yè)技能,更要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從歷史到現(xiàn)實,從中國到外國,無數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新聞采編人員克服艱難困苦,甚至冒著生命危險發(fā)表的一篇篇富含時代精神、揭示事實真相的振聾發(fā)聵的優(yōu)秀新聞作品,不就是那一個個鐵骨錚錚的新聞采編人員們,用“鐵肩”擔起“道義”、用“妙手”著出“文章”,從而在中外新聞史上樹立起一座座警示后人、書寫道義的豐碑的過程嗎?
作者簡介:吳英霞,大專,主任記者,研究方向:新聞采編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139-0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