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雨
摘 要:一種新設備從構思、設計、研制到成批生產,需要較長時間。隨著技術進步的加快,這個周期在不斷地縮短。新設備的加速出現(xiàn),意味著現(xiàn)有設備的加速陳舊。受經濟條件的制約,企業(yè)往往選擇對舊設備進行技術改造。以延長振華卸船機開閉鋼絲繩使用壽命為例,進行設備技術改造效果分析。
關鍵詞:設備 改造 經濟管理
設備技術改造意義及經濟性
所謂設備的技術改造,就是指應用現(xiàn)有的技術成果和先進經驗,適應生產的需要,改變現(xiàn)有設備的結構,給舊設備裝上新部件、新裝置、新附件,以改善現(xiàn)有設備的技術性能,使之達到或局部達到新設備的水平。
對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可以收到時間短、投資少、見效快、風險小的效果。技術改造的投資一般僅占同類新設備購置費用的40%-60%。凡通過技術改造能達到生產要求的,都應該利用這個途徑來解決。不能將技術改造看成是一項被迫臨時的措施,而應該看成是提高現(xiàn)有設備技術水平的重要的經常性的手段。在某些情況下,一些工廠為產品更新?lián)Q代而進行的設備改造,無論從技術上還是經濟上都是合理的。
下面是國內某港口通過對振華卸船機的技術改造獲得特定技術目標及經濟效益的實例。
延長振華卸船機起升開閉鋼絲繩的使用壽命
1、概況
卸船機承擔著鐵礦石接卸的任務,該設備運轉的效果直接影響公司的接卸能力。國內某港口6#7#振華卸船機自2006年6月投入使用以來,起升開閉鋼絲繩的使用壽命只有1-2個月,鋼絲繩更換頻繁,維修工作量大,運行成本高,設備故障率高,其故障率高低直接影響到卸船機的生產效率?;谏鲜鲈?,該港口提出要把6#7#振華卸船機起升開閉鋼絲繩的平均使用壽命由原來的68天提高至85天的技術改造目標。
2、現(xiàn)狀調查
2.1 2012年6月-11月,6#7#卸船機鋼絲繩的使用壽命統(tǒng)計如表1:
從表1可以看出,2012年6月-11月,6#7#卸船機鋼絲繩的平均使用壽命統(tǒng)計在68天,超過該港口的控制要求。
2.2表2是對2012年6月-11月6#7#卸船機鋼絲繩更換原因情況的統(tǒng)計分析。
從上述調查表中可以看出,6#7#卸船機鋼絲繩因機房出口處鋼絲繩磨損超極限而需要更換占總更換鋼絲繩的48%,是其中產生的主要問題。
3、原因分析及要因確認
針對本次技術改造主要解決的問題,在調查統(tǒng)計的基礎上,對事故的原因進行了因果分析。
4、制定對策及對策實施
根據(jù)上面所確立的要因,經過分析討論,制定了相應的對策措施。
設備技術改造效果分析
1、有形效果
經過改造后,對2007年3-6月份振華卸船機起升開閉鋼絲繩的使用壽命進行統(tǒng)計,具體列表如下:
從上述圖表可以看出,經過技術改造后,6#7#卸船機鋼絲繩平均使用壽命改造已達到并超過了預定目標。
2、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1直接經濟效益
改造前:每臺6#7#卸船機更換鋼絲繩引起的修理成本(按平均每68天更換一根算),每年需更換365/68 × 4根=每年所需21根,按每根3.5萬元計算,需73.5萬元,2臺卸船機共計147萬元。
改造后:(按平均每90.4天更換一根算),每年需更換365/90.4 × 4根=每年所需17根,按每根3.5萬元計算,需59.5萬元,2臺卸船機共計119萬元。在改造過程所支出修理成本每臺為2萬元,2臺卸船機為4萬元。
可節(jié)約修理成本:147-119-4=24萬元。
2.2間接經濟效益
平均每更換一根鋼絲繩,需4小時,改造前一年修復用時共需84小時。而通過本次改造后,經過3月效果檢查,一年需修復用時68小時。若以6#7#卸船機2500t/h的輸運能力算,兩臺機每年能多卸礦8萬噸,客戶滿意度提高。
(作者單位:武漢理工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