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學生、教學環(huán)境這三種因素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了一定影響,因此,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大學體育教學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125-01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體育教育的組成部分,兩者之間有著互相制約與依存的關系,然而在傳統(tǒng)教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僅僅只注重對學生進行體育理論知識的灌輸,經常會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然而心理健康問題卻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產生了極大影響,因此教師必須采取一定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全面發(fā)展,保證學生能夠掌握一定體育技能,形成堅毅的品格。本文將會從大學體育教學中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兩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一、大學體育教學中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學生、教師與教學環(huán)境這三個因素的構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一)教師方面。
教師在體育課上的嚴厲管教容易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師生間的關系,教師語言使用不當都會讓學生產生恐懼感,影響到學生的情緒;其次,有些教師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技術水平等方面不甚了解,從而導致教學步驟安排得不夠科學合理,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學生方面。
學生對自己缺乏全面認識,容易產生消極情緒,而這種情緒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在學習時心理的不穩(wěn)定,導致學習成績嚴重下降,從而產生自卑感;其次有些學生虛榮心較強,在課堂上喜歡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常常為了面子去做自己無法完成的任務,因此往往會以失敗告終,導致心理負荷越來越沉重,造成嚴重心理壓力。
(三)教學環(huán)境。
這里的教學環(huán)境主要指課堂氛圍,眾所周知,好的學習氛圍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而消極的課堂環(huán)境則會讓學生產生低落的情緒,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一)在體育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在體育課的開展中,教師可以適當融入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例如:在體育課上,教師可以教授給學生一些克服考試焦慮緊張的方法,提高學生心理承受力,讓學生能掌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心理素質得到提高,例如: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教授學生一些處理情緒的小技巧,比如當你感覺緊張的時候可以利用深呼吸來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達到緩解情緒的作用。
(二)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師的主導作用。
體育教師必須主動接觸學生,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體育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品德與專業(yè)的體育專業(yè)知識,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例如:教師可以在體育課上和學生一起打羽毛球,打籃球等運動,一方面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另一方面也給了教師了解學生性格特點的機會,有利于體育課堂的開展。
(三)增加師生間的感情。
師生之間感情的真摯可以減輕學生在體育訓練中的恐懼感,在體育課上教師應該積極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克服學生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對于學生難以完成的任務,教師應該予以鼓勵,耐心講解,親自示范,對他們進行積極引導,當學生取得進步時,教師不要吝嗇贊揚,要學會用語言去表揚他們,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而對于學生的虛榮心、嫉妒等不良心理,教師則應該加以指導,而不是任其自然。例如:當學校舉行教學比賽時,教師可以將不上場的學生組成一個啦啦隊,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級的一份子,另一方面,能夠大大加強集體凝聚力。
(四)提供良好的教學條件。
良好的教學條件能夠大大促進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還能起到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目的,增強學生戰(zhàn)勝挫折的勇氣,發(fā)展良好個性,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五)注重體育教學的樂趣。
體育運動是一項鍛煉學生身體和心理品味的課程,教師在體育訓練中可以采取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不僅能讓參與者感受到體育課的快樂,還能激發(fā)參與者對體育課程的興趣,例如:在短跑接力賽中,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成幾組,進行小組賽,這種活動的組織,一方面加強了學生的身體鍛煉,另一方面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培養(yǎng)了競爭意識。
結束語
隨著大學教育的改革,人們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重視了,社會的急速發(fā)展,工作的壓力對現(xiàn)代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影響,因此為了適應這種形式,教師必須堅持將體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讓大學生在體育、健康、競技、生活等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為構建社會主義社會和諧創(chuàng)造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