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英,王 薇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浙江杭州 310003)
乳腺癌是婦女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熓侵委熑橄侔┑闹饕侄沃唬矘O易導致患者產生相應的軀體癥狀、心理癥狀。癥狀群是由兩個或更多同時存在且相互關聯(lián)的癥狀構成的一個穩(wěn)定群組[1]。研究證明,著眼于某個特定治療階段的特定癌癥群體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更多相關癥狀群,并有助于進一步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從而提高其生活 質 量[2]。2014年2月至4月,筆 者 對浙江省腫瘤醫(yī)院術后化療的68例乳腺癌患者進行問卷調查,了解患者術后化療期間的癥狀群及其對其日常生活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本研究采用橫斷面設計,選用方便抽樣的方法。納入標準:經病理檢查確診為乳腺癌的術后患者并至少已進行1 個療程化療,年齡≥18歲的女性患者,無溝通障礙或語言障礙,能獨立完成問卷,患者了解研究目的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存在溝通障礙,對問卷填寫方法及內容無法理解者;合并其他系統(tǒng)嚴重疾病,無自理能力者。符合納入及排除標準的研究對象68例。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2.1.1 一般資料調查問卷 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包括一般人口學資料和臨床資料。一般人口學資料: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婚姻狀況,工作狀態(tài),主要照顧者;臨床資料:病程,以往接受的治療,臨床分期,現(xiàn)化療周期等。
1.2.1.2 癥狀評估量表 采用中文版安德森癥狀評估量表(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C),該量表由wang 等[3]于2004年對美國安德森癌癥中心研制的安德森癥狀量表進行漢化,其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2~0.94,是測量中國癌癥患者癥狀嚴重程度和對生活方面干擾程度的一個簡單、準確、有效并可靠的工具。內容包括2部分,第1部分包含了疼痛、疲乏、惡心、睡眠不安、苦惱、氣短、健忘、食欲下降、瞌睡、口干、悲傷、嘔吐、麻木感等13個核心條目,評估患者在過去24h 中13 項癥狀的嚴重程度,每項賦值0~10分,0分表示無癥狀,10分表示能想象的最嚴重程度;第2部分評估上述13項癥狀對患者一般活動、情緒、工作、與他人關系、行走及生活樂趣6項日常生活的干擾程度,計分方法相同。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癌癥相關癥狀越嚴重,對日常生活影響程度越大。
1.2.2 調查方法 由研究者發(fā)放問卷,用統(tǒng)一指導語向被調查者詳細說明問卷填寫方法,采用不記名填寫方式讓被調查者在15min內獨立完成,當場收回。對文化程度較低者由研究者本人逐條讀出并根據(jù)患者的回答客觀記錄。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錄入和統(tǒng)計分析。采用描述統(tǒng)計和探索性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描述乳腺癌患者化療期間的癥狀及癥狀群,用相關分析探討其相關因素。
2.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發(fā)放問卷68份,回收有效問卷65份,有效回收率為96%。65例患者,年齡18~71歲,平均年齡(47.52±10.13)歲,其中42~54歲39例,占60%;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20例,初中25例,高中或???6例,本科及以上4例;臨床分期:Ⅰ期6例(9.2%),Ⅱ期25例(38.5%),Ⅲ期16例(24.6%),Ⅳ期18例(27.7%);病程:2~122月,平均病程(23.4±34.4)月。
2.2 患者MDASI-C調查情況 見表1。
表1 患者MDASI-C調查情況(n=65)
2.3 乳腺癌患者化療期的癥狀群 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方差最大正交旋轉法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KMO 檢驗和Bartlett球形檢驗得出KMO=0.81、Bartlett球形檢驗<0.001,說明適合做因子分析。由特征根值和碎石圖可以判斷總共提取4個公因子(見表2),經最大斜交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規(guī)定癥狀群中各癥狀的因子載荷≥0.6,通過4個公因子歸納出4個癥狀群,其總方差貢獻率為74.28%。根據(jù)各癥狀群的組合,將癥狀群分別命名為心理癥狀群(苦惱、悲傷感)、上消化道癥狀群(惡心、嘔吐)、口干麻木感癥狀群、疲乏相關癥狀群(疲乏、睡眠不安)。乳腺癌患者化療期間癥狀群因子旋轉后的因子載荷成分矩陣見表2。
表2 乳腺癌患者化療期癥狀群因子旋轉后的因子載荷成分矩陣
2.4 乳腺癌患者化療期癥狀群對其日常生活的影響 將各個癥狀群總得分與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進行Spearman相關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乳腺癌患者化療期癥狀群與日常生活的Spearman相關分析(r值)
3.1 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期受多種癥狀群的干擾 調查結果顯示,13項癥狀發(fā)生率為10.8%~89.2%,發(fā)生率較高的依次是疲乏、口干、食欲下降;癥狀強度得分為1~4.5分,強度顯著的依次是嘔吐、疲乏、苦惱。經探索性因子分析,歸納出4個癥狀群。
3.1.1 心理癥狀群 以往相關研究[4-5]顯示,即使癌癥患者癥狀群研究的樣本存在各種差異,但是情感或心理癥狀始終會聚集成一個癥狀群。心理癥狀群作為乳腺癌患者的首個癥狀群,可能與疾病病種即乳腺癌有關。研究發(fā)現(xiàn),在各種癌癥中,乳腺癌患者由于以女性群體為主及第二性征的缺失等原因,其抑郁程度最高,極易發(fā)生情緒低落[6]。此外,化療期是癌癥相關性心理癥狀的高發(fā)時期,王妙君等[7]調查分析表明化療患者情感障礙明顯高于未化療者。
3.1.2 上消化道癥狀群 上消化道癥狀群的出現(xiàn)可能與治療有關,本研究的樣本是術后進行化療的乳腺癌患者,而消化道癥狀是化療最常見的癥狀。Kim 等[8]研究顯示,化療時乳腺癌患者胃腸道癥狀是顯著預測因子;Chen等[9]也提出,化療患者胃腸道癥狀群中位數(shù)得分最高;張凌云等[10]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在化療期間消化道癥狀呈加重趨勢??梢娙橄侔┗颊呋熎谙腊Y狀群較為突出。
3.1.3 口干麻木感癥狀群 口干麻木感癥狀群可能與化療藥物的毒性作用有關,這與易瑛[11]研究結果一致。原因可能是治療乳腺癌的化療方案基本上含紫杉醇類藥物,而此類藥物對神經系統(tǒng)毒性的發(fā)生率為30.1%[11]。
3.1.4 疲乏相關癥狀群 疲乏相關癥狀群可能與癌因性疲乏有關。有報道[12],在癌癥綜合治療中,乳腺癌患者的疲乏程度明顯高于其他癌癥患者,分析原因可能化療不良反應及女性較敏感的心理反應所導致患者主觀疲乏及部分功能障礙。
3.2 癥狀群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 本研究顯示,心理癥狀群作為乳腺癌術后化療期患者的主要癥狀群,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的情緒、與他人關系、行走能力及生活樂趣。蔡雁等[13]對乳腺癌患者術后乳房缺失心理體驗的質性研究、文華等[14]對化療期乳腺癌患者抑郁與自我效能的相關性研究,均呈現(xiàn)了心理癥狀群削弱了患者與他人關系、生活樂趣等。如患者自我概念改變、對疾病的不確定感、社會適應不良[13]均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此外,負性心理的存在與癌癥的免疫功能之間存在著負性相關關系[15],導致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及效果下降,進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上消化道癥狀群作為化療的主要軀體癥狀群,對患者日常生活的一般活動、情緒、工作及生活樂趣造成影響。主要原因是胃腸道不適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從而影響身體、工作及生活??诟陕槟靖邪Y狀群、疲乏相關癥狀群對患者日常生活的一般活動、情緒、與他人關系、行走能力及生活樂趣均有一定的影響,其主要原因是麻木感、疲乏等不適癥狀不利于患者的自我管理,從而削弱其社會生活能力。
3.3 對策 對于乳腺癌患者,需注重其心理上的援助和疏導,運用心理支持療法提高患者對現(xiàn)實刺激的適應力,緩解心理壓力,為患者提供指導、支持和幫助等作用,防止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情緒而導致嚴重的不良后果。化療期間,重視消化道癥狀群的管理,有效進行健康教育,告知健康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指導,重視舒適護理,監(jiān)測其癥狀群的評估和控制,結合各癥狀進展軌跡,從而制定個體化的癥狀群管理方案。在對乳腺癌患者進行護理時,需要關注患者肢體感知情況,防止因感知麻木而導致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此外,疲乏可以影響食欲和睡眠,導致患者情緒低落,體能降低,疲乏癥狀群自然加重,使患者不能進行日?;顒踊蛉穗H交往。醫(yī)護人員應積極應對患者的疲乏,以降低群內癥狀的協(xié)同作用。
3.4 局限性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的研究對象均來源于一家醫(yī)院,缺乏足夠的代表性,同時為橫斷面調查,未開展縱向研究,缺乏動態(tài)性,今后需進行探索癥狀群的演變形態(tài)以便及時介入干預措施。癥狀群在癌癥癥狀管理領域是個嶄新的概念,乳腺癌所特質的癥狀群難以捕捉,癥狀群的協(xié)同干預綜合模式尚未建立。今后需不斷提高對乳腺癌患者癥狀群的重視,積極展開系列研究,構建適合乳腺癌患者專用的癥狀量表,從而建立一個科學、合理、高效的癥狀群管理模式。
[1]Barsevick AM,Whitmer K,Nail LM,et a1.Symptom cluster research:conceptual,design,measurement,and analysis issues[J].J Pain Symptom Manage,2006,31(1):85-95.
[2]Bender CM1,Erg?n FS,Rosenzweig MQ,et al.Symptom clusters in breast cancer across 3phases of the disease[J].Cancer Nurs,2005,28(3):219-225.
[3]Wang XS,Wang Y,Guo H,et a1.Chinese version of the 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ymptom measurementin cancer patients[J].Cancer,2004,101(8):1890-1901.
[4]Chow E,F(xiàn)an G,Hadi S,et a1.Symptom clusters in cancer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es[J].Clin Oncol(R Coll Radial),2008,20(1):76-82.
[5]Cheung WY,Le LW,Zimmermann C.Symptom cluster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s[J].Support Care Cancer,2009,17(9):1223-1230.
[6]Montazeri A,Harirchi I,Vahdani M,et al.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Irania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diagnosis[J].Eur J Cancer Care(Engl),2000,9(3):151-157.
[7]王妙君,黃華蘭,江敏霞,等.腫瘤患者情感障礙及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腫瘤,2004,13(4):212-214
[8]Kim E1,Jahan T,Aouizerat BE,et al.Changes in symptom cluster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ation therapy[J].Support Care Cancer,2009,17(11):1383-1391.
[9]Chen ML,Tseng HC.Symptom clusters in cancer patients[J].Support Care Cancer,2006,14(8):825-830.
[10]張凌云,于萍,劉云鵬,等.腫瘤患者化療期間的生活質量調查與分析[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07,15(6):860-862.
[11]易瑛.紫杉醇治療乳腺癌56例臨床觀察[J].四川腫瘤防治,2007,20(4):267-269.
[12]Mast ME.Correlates of fatigue in survivors of breast cancer[J].Cancer Nurs,1998,21(2):136-142.
[13]蔡雁,施曉群,金艷.乳腺癌患者術后乳房缺失心理體驗的質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2):105-108.
[14]文華,蘇小茵,高玲玲.化療期乳腺癌病人抑郁與自我效能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4):322-324.
[15]陳靜,劉均娥,蘇婭麗,等.住院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及其相關因素調查[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3):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