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潔,女,1974年生,河北曲周縣人。1992年參加工作,2012年3月正式加入民革,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現(xiàn)任牟平區(qū)文廣新局主任、牟平作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多年來,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一直堅持學習和創(chuàng)作,自2009年7月以來,已有50余篇作品在各級媒體發(fā)表,受到讀者的好評。其中,《誰說女子不如男》獲得山東省婦聯(lián)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100周年暨山東省婦聯(lián)成立70周年征文活動優(yōu)秀獎;《云頂竹林碧如海》獲得“最美海陽”征文優(yōu)秀獎;《三月春潮》獲得“聯(lián)通杯”三信教育活動征文優(yōu)秀獎、煙臺市首屆網絡文學征文大賽一等獎。
今年春節(jié)期間,平日天各一方的初中同學們難得聚會在一起,杯酒交錯正熱鬧之際,不知是誰低低幽嘆了一句“可惜,還有來不了的……”一語未了,笑語喧嘩的宴席上突然冷寂了一霎,隨即同學們紛紛附和:是啊,遠在廣州的大鵬今年該輪到陪媳婦兒回江西過年了;身為高級白領的班長老馬把父母接到北京過年了。同學聚會上少了這兩個資深帥哥,自然讓在座的女同學們甚感失落了……如此插科打諢,這個略帶傷感的話題就一掠而過,再無人提起。不過不提起并不等于大家不在意,因為我們都知道最該來而來不了、與我們近在咫尺卻如遠隔天涯的那個人是誰。
他就是個子不高卻能言善道、處事圓滑卻對同學古道熱腸的大偉,我們初中時期曾經的副班長。大偉從小到大都一帆風順,父親曾是水產局副局長,母親是醫(yī)生,家庭條件非常優(yōu)越。在80年代末期時,好多同學家里炒菜放點肉都還很吝嗇,他卻已經連大對蝦都吃夠了,有時會偷偷從家里拿兩只煮熟的大蝦,切成幾段,分給前后左右的同學嘗鮮。學習上他也穩(wěn)列前幾名,初中一年級下學期,就與老馬一起成為我們整個級部最早加入共青團員的優(yōu)等生;后來大學二年級就順利入了黨,大學一畢業(yè)就進入水產局下屬臨海的一個漁業(yè)站,沒幾年就干上了副站長繼而是站長。工作順利不說,他還是我們初中同學里第一個結婚的,還記得我們鬧洞房時那個不遺余力的勁頭,大家笑鬧到半夜12點還不肯散,最后還是他妹妹出面把我們這十多個老同學“趕走”的……像這樣從蔥蘢歲月里一起成長、情同手足的朋友,我們怎能忘記?可惜,他確實來不了了,誰能想到,精明如狐貍的他,竟然會在一年前身陷囹圄呢?!而且罪名居然是“貪污挪用公款、救濟款”,被判10年有期徒刑,就在城北的某監(jiān)獄服刑。雖然相距不過一公里,卻因鐵窗相隔,相別容易相見難!
同學們私下里談及此事,沒有不搖頭嘆息的。雖然知道探監(jiān)不易,但因為同城,大家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先后都去探望過他,生怕他有什么想不開。我也曾經千方百計托人,獲得了一次探望的機會,但最終因為工作原因要緊急趕回牟平,最后沒有探成。不過聽見過他的同學都說,他精神狀態(tài)已經平穩(wěn)多了,還表示感謝所有關心他的同學,讓大家放心,他不會就此垮掉,會自省自勵的,也讓我們大家以他為誡,好好珍惜自由的生活……最令我動容的一個細節(jié),據說是一次他收到家人給的換季衣物,里面居然藏著一張女兒寫給他的便條(誰也不知道這個敏感的女孩兒是怎樣得知大家對她全力隱瞞的這件事的),字條上只有一句話:爸爸,我愛你。就是這句話,讓這個七尺男兒捂著臉痛哭了很久很久……
感同身受的痛心過后,我也思考過,這個昔日春風得意的同學,為什么會落得如此凄涼的境地呢?我想,最大的原因恐怕還是在于他前半生的過于一帆風順,求學、求職、求婚,幾乎沒有遭遇過挫折、失敗。于是,從做什么都是順理成章到干什么都心安理得,以至于到了違法犯紀的境地也毫無警覺,最終東窗事發(fā),落得一世英名都付諸流水,怎能不叫人深深遺憾呢!
這樣因為過于安逸的生活而最終自我沉淪的事例,在我身邊并不缺乏。
我有四個表姐妹,從小到大,每年過年期間必是形影不離的,直到后來各自結婚生子,我們還是年年聚會,雷打不動??墒沁@個執(zhí)行了20多年的聚會,從前年開始,就湊不全了。原因就是表妹燕燕,因為妹夫鋃鐺入獄,再也無心姐妹相見。
說起來,妹夫也是家境優(yōu)渥,上面有四個姐姐,從小深受寵愛,長得濃眉大眼,人又聰明,極有經商頭腦,做起買賣來,幾乎都是穩(wěn)賺不賠,吃穿用度都是極為講究。按說,每年都進益三五十萬的他是不缺錢花的,可惜他吃虧在讀書不多,因此交朋友三教九流,只要能吃得上來,玩得上來,都是好朋友。可是,這樣不加選擇地交友,最終害了他:因為精神空虛,為了追求刺激好玩,他居然背著表妹隨同他人干起了攔路搶劫的勾當,也許對他而言,這只是一個尋刺激的把戲而已,可惜法不容情,到了事情敗露的那一天,任他痛哭流涕也是于事無補的了,最終被判刑8年。幸而表妹并沒有就此放棄他,以90斤的柔弱之軀扛起了一切的打擊、壓力與猜疑,除了獨自照顧4歲的孩子,還定期開車100多公里去監(jiān)獄探視他。而他不但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生意,還毀損了自家祖輩積累的清白名聲,更拖累了表妹的大好前程:表妹是公務員,因為工作出色,本來已經是組織重點培養(yǎng)的后備干部了,卻因為他,從此再無希望。
這不又是一個樂極生悲、無事生非的可悲例子嗎?像這樣放縱撒野,卻自食苦果的人,想必不在少數。但還有一些人,本是無心之過,卻一樣后果嚴重。
我有一個高中時期的女同學梅,也是家境良好,工作順利,一畢業(yè)就入職到某銀行。要知道,在90年代初期,銀行的工作炙手可熱,等閑之輩是進不去的。在我們許多人還工作艱澀、戀愛迷茫的時候,她已經人生完美,成為我們班50名女生中第一個結婚,也是第一個生孩子的幸運女生。可惜(又是可惜?。┨煊胁粶y風云,就在她產后上班不久,一次在銀行的工作大廳,武裝的押款員押進了一批款項,清點結束后,放松戒備的押款員把隨身的手槍放到了桌子上,去了廁所。而她,一時好奇,拿起了沉甸甸的手槍,對準了鄰桌一個22歲的小伙子:“看我一槍斃了你……”誰知一語成讖,她萬萬沒有料到粗心的押款員忘了給槍關上保險,隨著一聲槍響,小伙子胸口中彈,血濺當場,滿大廳的人都尖叫著抱頭蹲下,只有她如遭雷擊,傻在那里。于是,一切都回不去了,她的命運隨之急轉直下。很快,梅又成為我們班里第一個殺人的人,第一個入獄的人,第一個離婚的人……多年以后,與和梅相熟的同學再談起她,我才知道,當年她與銀行共同賠付了遇害者家屬60多萬元,后來在濟南入獄服刑4年,因表現(xiàn)良好提前2年獲釋。雖然她恢復了自由身,卻寧可漂泊他鄉(xiāng)也很少再回故里,也許是故里留給她的傷痛太多:她失去了曾經美滿的小家庭,失去了陪伴孩子成長的機會,失去了令人羨慕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她使一個無辜的青春男孩失去了生命,那是她一生都不敢直視的夢魘。
以上的三個現(xiàn)實版的“罪與罰”,都是發(fā)生在我的親朋好友身上。我才知道,并不是所有犯罪的人都是窮兇極惡之輩,更不全是愚昧荒誕之流。相反,他們可能原本都是天性善良、家境良好、聰明機靈的人。既無窮兇,何來極惡?既非愚昧,哪來的荒誕?可是你也不能歸結于命運的不濟,要知道他們甚至還曾經是我們中間的佼佼者,有著各種先天的優(yōu)越條件。歸根結底,人的命運都是自己把握和創(chuàng)造的。像我的同學大偉,聰明機靈,人生的轉折卻源于他的貪念,結果正應了那句話:“聰明反被聰明誤。”我的那個表妹夫呢,本是個不缺錢的主,卻因為精神貧乏,才誤入歧途,差點落了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場。至于我的同學梅,更是“一失手成千古恨”,“好奇害死貓”,難道是她愿意發(fā)生的人間悲劇嗎?如果能有先見之明,我想她寧可剁了自己那只手,也不肯去拿桌上的那把手槍的。
可是,世上沒有賣后悔藥的,也沒有歲月可回頭。他們都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一瞬的貪念,換來十年的牢獄;一時的刺激,得到的是失去8年自由;一時的任性,賠上的是自己畢生的悔恨。
如果以上三個故事能由他們本人執(zhí)筆,一定能寫出發(fā)人深省的非虛構現(xiàn)實版小說,既可反思自己,也可以警醒他人。
我曾經讀過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寫的卓越社會哲理小說《罪與罰》,小說以主人公拉斯科爾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良心和道德懲罰為主線,展現(xiàn)了拉斯科爾尼科夫在殺害放高利貸老太婆及其妹妹后矛盾的內心世界,反映了俄國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探討了貧窮與犯罪等一些社會問題。書中寫的最多的就是罰,“罪”只是僅僅占了全書的前面兩章,而“罰”貫穿了大半。這里的“罰”,不是身體上的懲罰,法律的制裁,而是比這更嚴厲的道德的懲罰,來自內心的自我討伐,所謂的心如刀割。我們知道,法律只是我們一種懲戒犯罪的一種途徑,而更具約束力的就是人內心深處的譴責。對自己犯下錯誤的悔恨,對拖累親人的愧悔,對所冒犯的無辜者無法追悔的歉疚。有時候法律不能使人深刻認識到自己所犯下的罪過,而心靈深處的譴責,更會讓人明白自己所錯何在。這是每個人的良知所在,也是人和動物之所以有區(qū)別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