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陽梯田是元陽各族人民愚公移山精神的繼承,精衛(wèi)填海意志的延伸。到了元陽不看田,將會是你一生的遺憾。
騰云駕霧上九霄
“兩山兩谷三面坡,一江一河萬級田。”層層疊疊的梯田,像萬級銀梯,依著山勢從山腳一直延伸到山頂。
日出時分,層層疊疊的梯田上云霧彌漫,村寨和樹林在云霧里若隱若現(xiàn),似乎到了人間仙境。不一會兒,一陣山風(fēng)吹來,云霧被吹散,陽光透過云霧,照到梯田上,壯觀的萬層梯田就仿佛一面面鏡子,折射出道道霞光。而云霧漸漸散去的時候,哈尼族蘑菇房就出現(xiàn)在眼前了。
美酒飄香長街宴
昂瑪突節(jié)——哈尼族最盛大的節(jié)日。昂瑪突節(jié)是以每年農(nóng)歷十月的第一個屬龍日來舉行的,這是整個元陽哈尼族人們最隆重的日子。
這一天,寨子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要帶領(lǐng)全村的男人和小孩進入寨神林祭神(婦女及外來游客不得進入寨神林),祈禱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做完這一切,家家戶戶就要忙碌了——準備晚上的長街宴。小孩子、小姑娘和小伙子們則忙著打扮自己,小姑娘們會穿上最隆重的“批甲”,而小伙子則把自己打扮得帥帥的,希望能和心儀的女孩對上眼。
經(jīng)過一下午的忙碌,家家戶戶將自家最珍貴的東西擺上桌,抬到街上,沿街擺宴。寨子里的老人坐在第一桌,他們是整個長龍宴的“龍頭”,而年紀稍長的坐在中間,那些年輕人則坐在龍尾。人們推杯換盞,如果你有緣來到這里,也會被他們邀請加入酒席,感受這質(zhì)樸的民風(fēng)!
銀鈴細碎鼓舞歡
哈尼族服飾是哈尼族文化的精髓。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御寒之物,它還承載著哈尼族的文化信息。它流露出的是哈尼族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哈尼族服飾色彩豐富,極大地體現(xiàn)了哈尼族婦女的勤勞和智慧。
在哈尼族的人生禮儀中,婚禮是最為隆重的。每一個哈尼族姑娘到了一定的年齡,家里人都會為她準備一套嫁衣。這套嫁衣由七種不同顏色的布料縫制而成,再配上蟲魚鳥獸、太陽、月亮等圖紋。家里比較富有的通常會用銀子打制出銀鈴、銀耳、銀泡鑲在衣服上。制作這樣一套衣服耗時五六個月,凈重30-50斤。
婚禮當天,新娘家會請來寨子里的歌手唱古老、莊嚴而幽怨的送嫁歌,而新郎則會邀上同齡的親朋好友和村寨中的長老去迎娶新娘。而經(jīng)過精心梳妝的新娘則在父母的跟前跪著,聽父母對自己的勸告,然后父母和女伴會唱著哭嫁歌送她出門。母親送到寨門便不再送,新娘及女伴會打一把紅傘,年紀稍長的長輩打黑傘。
新娘來到新郎家,新娘要佩戴最貴重的銀飾,其他的少女也要穿上最隆重的服飾,迎接賓客,還要吟唱祝酒歌!夜晚,村子里的文藝隊以及新婚夫婦要跳棕扇舞、木雀舞,夫家的父母則要向新娘宣布家族的規(guī)矩。當晚,夫家會準備好臘肉、糯米酒、糍米粑、雞、鴨等,讓新娘送回娘家。
叮叮作響的銀鈴聲,縱情歌舞的夜晚,一個民族的傳統(tǒng)……
天邊的云彩如姑娘的嫁衣,色彩斑斕,籠罩著這方凈土。哈尼族人們端坐在火塘邊,哼唱著哈尼哈巴,訴說著這一民族的歷史!
【作者系云南省蒙自一中毓秀文學(xué)社社員,指導(dǎo)教師: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