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迎花
(溫州大學城市學院 浙江溫州 325035)
高三體育生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①
——以溫州地區(qū)部分高中為例
何迎花
(溫州大學城市學院 浙江溫州 325035)
通過文獻資料法、調查訪問法、問卷調查法、數據統(tǒng)計等方法,對溫州地區(qū)部分重點高中高三體育生的體育訓練情況、文化學習狀況、課程安排、師資力量、以及管理等方面進行調查分析,找出制約高中體育生發(fā)展的原因,提出相應的對策。
體育生 調查 制約 對策
高中體育生是在某一體育項目上表現得非常優(yōu)異并且對體育有濃厚興趣的高中學生。學校對這類學生的培養(yǎng)將會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能保證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另一方面,又能促進學校體育的開展,更是高校體育院系和高水平運動隊生源的主要來源。
作為一個體育專業(yè)的教師,筆者深知體育生是高考大軍中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提前決定了其明確的學習動機與學習目的?,F階段高三體育生的學習目的是考上理想的大學,那么他們不僅需要加強體育項目的訓練,而且又不能放松文化課的學習,以保證學生的機能和智能正常發(fā)展,達到“身心兩方面的一種和諧”。該文的研究旨在綜合全面地了解溫州地區(qū)部分高中高三體育生的各方面情況,對現狀做出客觀、科學以及真實的評價,還原它的本質及特征,歸納其原因及可能產生的影響因素,從中發(fā)現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最后及時將此次調查的各方面信息反饋給調查的學校,希望為他們的學習與訓練提供一些有效的參考與指導。
表1 學生的學習情況 (N=108)
表2 課程安排 (N=108)
表3 體育老師對學生的了解 (N=108)
1.1 研究對象
溫州、瑞安、樂清、蒼南的高三部分體育生110人(男生95人,女生15人),多位班主任以及學校體育主管。
1.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溫州大學圖書館,查閱大量有關體育特長生的書籍、資料等。
(2)調查訪問法。調查訪問了各校體育主管和班主任,并隨即作好記錄。
(3)問卷調查法。根據該文研究的內容和目的,遵循體育科研方法關于調查問卷的基本要求和可能涉及的問題,設計體育生調查問卷和體育主管及教練、班主任訪讀提綱一份。問卷采用當面發(fā)放回收方式共發(fā)放問卷110份,收回問卷108份,有效問卷108份,問卷回收率98.18%,問卷有效率98.18%。
(4)數據統(tǒng)計法。對收集到的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并對問卷調查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
2.1 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目標
調查發(fā)現80%的學生是為了上大學才走體育專業(yè)這條路的,還有15%是為了鍛煉身體,5%覺得在體育班好玩。通過分析得出絕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從文化課考大學可能有困難,希望通過體育這條路考上自己的理想大學。
2.2 學生的學習情況
從表1中可以看出學生存在嚴重的偏科現象。體育學的好比率占60.19%,文化課學的好比率占30.56%(這里的文化課好是指在體育班上),體育與文化課兩者都好的比率占6.48%。從數據可以分析出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思想認識存在誤區(qū),沒有認識到要想考上理想的大學只學好一方面是不夠的,必須做到全面發(fā)展。
2.3 班主任老師的課程安排
從表2中可以看出班主任會因材施教的占12.96%,偶爾會的占16.67%,不會占70.37%。從上面的數據可以得出絕大部分班主任老師是按學校課程安排統(tǒng)一教學,不能夠依據自己班級的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合理安排教學任務。說明班主任過分注重應試,不能夠對體育特長生的整體情況進行把握。
2.4 體育老師對學生的了解程度
從表3可以看出體育老師對自己所帶的學生情況了解的占13.89%,基本了解的占25.93%,不了解的占60.18%。從數據中可以分析得出,過半的學生認為體育老師不了解他們,認為體育老師只是為了訓練而訓練,沒有做到科學訓練與積極引導。
2.5 學校的師資力量
通過對學校領導與班主任的訪談中,大多是教學時間比較短,老師的教學經驗不夠豐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而那些教學經驗豐富、優(yōu)秀的老師被安排到文、理科班教學去了,從而大大削弱了體育班的師資力量。
2.6 學校的體育設施情況
在學校體育設施的投入方面,學生認為根據現有的體育設施,能夠滿足體育訓練的占27.78%,基本能夠滿足體育訓練的占20.37%,不能夠滿足體育訓練的占一半多。從以上可以分析出學生在體育訓練方面學?,F有的體育設施還不能滿足,學校應該加大體育設施的完善力度。
2.7 學校的重視程度
通過問卷發(fā)現70%的學生認為學校不夠重視體育生的學習與訓練,20%的學生不了解學校的態(tài)度,10%的學生認為學校對體育生是重視的。通過調查分析得出這種情況是合理的,因為評優(yōu)評先進都是在學校的文科、理科尖子班中產生,而對體育生則沒有優(yōu)先激勵政策。
3.1 結論
(1)高中體育生的不良心態(tài)。在這些學生中有的是對體育專業(yè)非常感興趣,并且通過一段時間的鍛煉發(fā)現成績不錯;還有的學生是因為文化課考試時發(fā)現自己的成績不是很理想,就選擇到體育班學習,想通過突擊訓練而進入大學的;也有一種情況是學生的兩方面都較差,抱著僥幸的心理或者感覺在體育班比較自由,報考了體育專業(yè)。
(2)缺乏良好的溝通引導。文化課較好的同學參加了體育訓練后,發(fā)現自己的文化課成績一次比一次低,這使他們內心非常著急,既沒有心情認真訓練也不再努力學習文化課;然而文化課成績差的同學,越練越差,最后在上文化課時干脆就請假或逃課。這樣的結果是學生在訓練場上龍騰虎躍,而在文化課堂上無精打采;在運動場上勇于拼搏,而在文化課考試中束手無策。
(3)沒有有效的管理機制。班主任沒有深入了解班上學生的學習與訓練情況,沒有協(xié)調好任課老師與教練員的教學時間安排,統(tǒng)一教學、按課表上課、沒有做到因材施教。
(4)要提升對教師的技能培訓。教練員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不充分,在訓練場上只注重學生跑的速度、跳的遠度、投的力度,對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情況不聞不問,不能夠正確地引導和鼓勵自己的學生很好的訓練與學習。
(5)學校長時間把文化課升學率放在第一位,對體育生只是讓他們?yōu)楸拘1荣悾瑥亩雎粤怂麄兊奈幕R學習,忘記他們也是受教育者,也要考入大學。在學校有關的獎評上面對體育生不聞不問,不能夠很好地調動體育生的學習積極性。
3.2 對策
(1)抓好體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用體育教材鮮明的思想性,如體育的目的與任務,可以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識,讓學生明白兩個道理:其一通過在體育班的學習可以完成自己的大學夢;其二樹立為祖國發(fā)展鍛煉好身體的思想。這就需要班主任老師與教練在實際的教學中,有計劃、統(tǒng)籌地安排好體育生的學習與訓練,有目的、有計劃地對他們進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
(2)正確處理訓練與文化課之間的關系,嚴格管理學生。因為體育專業(yè)的錄取辦法是考生文化課成績和體育專業(yè)成績以及填報志愿的情況,在雙上線的考生中,按綜合分從高到低擇優(yōu)錄取。那么學生在學習與訓練時就要合理安排,全面提高、共同進步。防止“一頭重一頭輕”的片面做法,既要鼓勵他們積極參加訓練,又要督促和幫助他們認真學習文化課,使他們成為體育成績突出、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yǎng)較高的全面人才。
(3)班主任老師與教練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作為班主任,要加強對班上的學生的學習、訓練及生活的深入了解。尤其是對待這樣的特殊群體,就必須用特殊的方式,區(qū)別對待。
(4)學校要加大對體育班的投入力度(人力、物力、財力),做到對他們一視同仁,因為他們考上大學,對學校的升學率也是一個巨大的貢獻。第一,在文化課方面盡量配備一些教學時間較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教練這方面的話可以在外校聘請一些資深體育老師,給學生做一些關鍵性的動作指導。第二,應該加大學校體育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并及時補充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損耗的器材,滿足學生正常的訓練要求。第三,學校領導要重視體育生,正確地認識他們在學校的價值。對于他們在訓練中或學習中取得的進步及時的給與表彰和獎勵,讓他們對學習文化課與體育訓練及生活時刻充滿激情。
[1]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范銀萍,石玉書,劉君.河南省鄲城縣高中體育特長生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教育藝術,2012(3).
[3]侯景明.高中體育生課余訓練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2,11(6).
[4]胡紅寶.如何培養(yǎng)高中體育特長生[J].音體美園地,2008(9).
[5]時軍霞.提高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效率的方法淺談[J].運動訓練,2013(9).
[6]李蕾,彭剛軍.洛南縣高中體育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11(36):240-241.
[7]陽志霞.構建“四注重”模式 促進特長生全面發(fā)展-淺談高中體育特長生的培養(yǎng)策略[J].學校體育學,2012(16).
[8]孫華祝,應培培.德州市普通高中體育現狀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2(4).
G807
A
2095-2813(2015)08(a)-0000-00
受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資助(13YJA630026),溫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2014)。
何迎花(1976—)女,漢族,陜西渭南人,武漢大學教育管理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溫州大學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體育運動與健康,體育產業(yè)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