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梅 余碧蘭 謝敏娟 陳春女 關淑英
手術前物品準備是一項基本工作,也是術前準備質量的基礎[1]。本院的手術安排是按順序接臺進行手術,骨科常規(guī)的送手術流程是:接到手術室通知→病歷車拿病歷夾→X/CT/MRI 片柜取X/CT/MRI 片→配藥室取藥液及留置針→到針劑柜取術前針予患者肌內注射→送患者至手術室。由此可見,因患者術前準備的物品較多,物品放置位置不同,護士在短時間內要從幾處不同的位置取術前物品,工作繁瑣,手術前用物準備遺漏和準備時間延長而使手術患者送入手術室的時間延遲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因而導致工作效率下降,增加患者的緊張和焦慮情緒,也影響手術的及時進行,造成手術室資源浪費,引起手術醫(yī)師、手術室及患者的不滿,甚至發(fā)生醫(yī)患糾紛等不良后果[2]。如何降低或避免術前準備的缺陷,縮短送手術患者入手術室的時間,提高手術醫(yī)師和患者的滿意度是骨科護理管理者極待解決的管理問題。因此,針對以上存在問題,我院骨科使用術前備物架進行術前備物,收到良好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3年2月~2014年2月骨科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男127例,女73例。年齡7~83 歲。隨機將患者等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護士接到手術室通知→病歷車拿病歷夾→X/CT/MRI 片柜取X/CT/MRI 片→配藥室取藥液及留置針→到針劑柜取術前針給予患者肌內注射→送患者至手術室。
1.2.2 試驗組 根據(jù)每天手術臺數(shù)及以上術前備物的需求使用大小適合的4層備物架放置術前物品。備物架每層分左右兩點,并用數(shù)字標識上1~8,手術當天護士提前按手術順序號對應把術前所有備物,包括藥物、留置針、X/CT/MRI片和病歷全部放置在數(shù)字對應的位置。當通知送手術時,護士直接從備物架拿齊已核對的術前物品送患者到手術室即可。
1.3 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手術準備平均時間、術前物品準備完善和醫(yī)師對送手術工作滿意情況。(1)手術準備時間。接到手術室通知到把手術患者送到手術室的時間(排除因患者自身因素和途中等電梯而延時的情況)。(2)術前物品準備完善情況。送患者到手術室前是否按醫(yī)囑備齊物品(答案選項為“是”和“否”,全部選“是”納入備物完善統(tǒng)計,因醫(yī)囑臨時更改而需增加或更改備物者不納入本次試驗)。(3)醫(yī)師對護士送手術工作的滿意情況(答案選項為“滿意”和“不滿意”)。共發(fā)放問卷200 份,回收問卷200 份,回收率為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PEMS 3.2 統(tǒng)計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手術準備平均時間比較(表1)
表1 兩組手術準備平均時間比較(min,±s)
表1 兩組手術準備平均時間比較(min,±s)
組別例數(shù) 平均時間試驗組100 6.20 ±1.20對照組 100 8.30 ±1.50 t′值10.932 P值<0.05
2.2 兩組術前物品準備完善情況比較(表2)
表2 兩組術前物品準備完善情況比較(例)
2.3 醫(yī)師對護士送手術工作滿意情況比較(表3)
表3 醫(yī)師對護士送手術工作滿意情況(例)
3.1 使用術前備物架進行術前備物提高了護士工作效率,降低了護士備物遺漏的發(fā)生率 以往術前備物的程序是在接到手術室通知后由護士去不同的放置位置取術前針、病歷夾、X/CT/MRI 片等,由于查找以上物品的位置不一,工作既耗時又顯得凌亂,且容易出現(xiàn)備物遺漏的現(xiàn)象,致使手術無法按時進行,缺乏系統(tǒng)性管理。使用術前備物架后,由上一班護士核對準備所有術前物品并按照手術的排序放置在術前備物架上對應的號碼,定點放置,在接到要送手術時,管床護士只需到備物架拿齊患者所有的術前物品再核對無誤后即可送手術室。使用術前備物架進行術前備物規(guī)范細化了術前準備工作流程與系統(tǒng)預防管理機制,強化了過程質量控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術前準備遺漏現(xiàn)象的發(fā)生,提高了術前準備終末質量落實率,保證了實際工作與標準要求相一致[3]。
3.2 使用術前備物架進行術前備物保證每臺手術順利進行
骨科患者多,病房工作量繁重,一天的手術安排也緊張,醫(yī)師資源相對不足,每天早上醫(yī)師匆匆完成病房的工作會就趕至手術室進行手術,時間對他們來說可是分秒可貴,在接到手術室通知后能迅速完好的備齊物品并把患者送至手術室就保障了手術的及時進行,為醫(yī)師進行下一臺手術節(jié)省了寶貴的時間,使接臺緊密,進一步減少手術延遲[4],提高了醫(yī)師對護士的滿意度。
3.3 提高了醫(yī)護人員對手術進度的知曉率 目前的護理模式是責任制護理,各管床護士只是了解自己所管的患者情況,經(jīng)常有其他未輪到手術的醫(yī)師和患者詢問手術的進度,這樣只要看到術前備物架上東西的擺放即可一目了然,醫(yī)師和各管床護士都可以清晰的知道當天共有幾臺手術和已經(jīng)進行到第幾臺手術,以便于和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良好的溝通。
手術前用物準備完善率是護理質量的重要部分,使用術前備物架進行術前備物優(yōu)化了工作流程,縮短護士術前備物時間,提高了手術前用物準備完善率,使術前準備更加準確與完善,保障手術的及時性與安全性,減少不必要的醫(yī)患糾紛,保證護理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何惠芬,賴英桃,倪小麗.等.改進手術前用物準備工作流程的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0,24(2A):352-354.
[2]張秀華,王惠琴,安夢瀅,等.手術室擇期手術延遲原因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2,27(16):49-51.
[3]馮錦芳,譚秋華.持續(xù)質量改進在患者術前準備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6):544-546.
[4]羅忠梅,雷菌紅,曹陽慧,等.手術室信息系統(tǒng)聯(lián)合短信平臺在連臺手術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2,27(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