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白英
平定面羊送“吉祥”
文·圖 / 白英
“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面羊走,除夕晚上扭一扭,大年初一拱拱手?!?過羊年怎么能離開羊美食?地處太行山西麓、山西東大門的古州平定,至今仍保留著最具年味的“蒸面羊,送吉祥”的風(fēng)俗。邁進臘月的門檻,尤其是過了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人們就開始制作面羊,村里到處都飄著濃濃的面香。
早就聽說霍承武師傅的大名,一直也無緣相見。今天為了尋訪平定面羊的制作過程,我第一次來到了冶西村。這是一個隱在太行山間的古村,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山西第一條通車的高速公路太舊高速(即今天的京港澳高速)穿村而過,從此打破了古村的寧靜,村周圍相繼建起了不少的廠礦企業(yè),讓古村多了幾分現(xiàn)代化的色彩。經(jīng)鄉(xiāng)親指點,我順利地找到了一排排民房中的霍師傅家,新式的農(nóng)家小院,門口影壁上大紅的福字,干凈整潔的房屋院落,顯示著主人的精干與利落,靜謐的農(nóng)家氣息撲面而來。
大面羊
捏羊點睛
做羊頭
精工細做
美羊羊 創(chuàng)新造型
心靈手巧
今年已六十有八的霍師傅,制作面羊快有五十年了,在他的農(nóng)家小院里,爐灶上的大蒸鍋冒著熱氣,男女老幼忙得正歡?;魩煾蹈嬖V我,做面羊需用上好的精粉,俗稱“二籮面”,發(fā)酵時堿的用量、加面比例都要小心掌握。和面要有耐心,使其揉和均勻,這樣蒸出來的面羊才能潤澤飽滿,不開裂。只見他將揉好的面團分成一大一小兩塊,先把大塊的面揉成長條,再微微地彎曲為月牙形,在兩端將面團從中間剪開捏成蹄狀,一看就是羊腿,三下五除二,羊的身子雛形已現(xiàn)。最精彩的還是羊頭的制作?;魩煾蛋涯菈K小面團先揉成一個似雞蛋的形狀,然后一手捧著,一手拿起小剪刀,先在一頭橫剪,再在兩側(cè)豎剪,瞬間羊嘴、羊耳朵就活靈活現(xiàn)了。接著又把面搓成條當眉毛,拿上錐子壓成胡須,裝上杏仁點上眼睛,轉(zhuǎn)眼工夫,一個造型樸拙、形態(tài)可愛的“面羊”就制作完成了。
蒸面羊
面羊上色
面羊出鍋
這一個個面團經(jīng)過揉、搓、捏、切等工序,就該上旺火蒸了。差不多二十多分鐘的樣子,霍師傅說蒸好了,在他揭開鍋蓋的一瞬間,大小不一、造型夸張、簡練質(zhì)樸、民間特色鮮明的面羊便出鍋了。最大的一只面羊,個頭大,樣子憨,光羊頭就有2 斤重。還有形態(tài)各異的面羊,一個個憨態(tài)可掬,既不拘于原型的態(tài)式,又使夸張符合規(guī)律,在似與不似之間,形象傳神,美感油然而生。
霍師傅多年制作面塑、面羊,差不多成了半個民俗專家,講起山西面羊的緣起、來歷頭頭是道。在過去,逢年過節(jié),特別是春節(jié)和中元節(jié)(七月十五),百姓蒸面羊,既祭且食。過去面羊是祭祀用品,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親朋好友互相拜年的吉祥之物。當?shù)剡€保留著姥姥舅舅家給外甥送面羊的習(xí)俗,從孩子出生,一直送到十二歲,孩子吃了面羊,便會一年平安。當?shù)剡€有個生動的傳說,相傳一農(nóng)家老來得子,取名二小,因為是老來子從小過于嬌慣,長到16歲,頑劣異常,母親只好讓他幫舅舅牧羊。二小看到羊羔吃奶總是跪著,疑惑不解。舅舅說小羊跪乳是它懂得對母親孝敬。二小
蒸面羊漸悟事理,對舅舅說:“我要回家了,今后一定聽媽媽話,長大成才,做個孝親報恩的人?!贝撕竺磕昃司硕家投∫恢谎?,提醒他好好長進,街坊鄰舍互為效仿,慢慢改為蒸送面羊,并漸成此間習(xí)俗。方圓村里的人家,大都在霍師傅家訂做面羊,所以,逢年過節(jié)時,霍師傅就顯得分外忙碌。
聽著這意味深長的傳說,看著剛出籠的一只只造型樸拙的面羊,我深深地感到,山西面羊永遠是一道地道純粹的美食,一種難以忘懷的記憶。但愿山西面羊簡潔拙樸的造型,清新沁脾的面香,報恩孝親的教誨,民族傳承的美德能永遠駐留在一代代人的心里。
擺貢
小朋友手捧大面羊
吃面羊
祭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