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杰
【摘要】目的 探討溶栓治療對心腦血管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我院收治的60例心腦血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行溶栓治療,心血管梗阻患者36例,腦梗阻患者24例。對每名患者均給予生理鹽水120 mL+尿激酶150萬U,1 h內滴完,對24 h以后未出血患者給予低分子肝素鈣4000 U皮下注射;對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溶栓后7 h進行心肌酶檢測,2 h/次。結果 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jīng)溶栓治療后成功20例,成功率為55.56%;24例腦梗死患者經(jīng)溶栓治療后成功7例,成功率為29.17%。結論 在發(fā)病的早期階段,采用溶栓治療對于心血管梗阻患者的療效顯著優(yōu)于腦梗阻患者的療效,但采用溶栓治療,易出現(xiàn)消化道、呼吸道出血等不良反應,因此臨床方面要加強對患者的實時監(jiān)測。
【關鍵詞】溶栓治療;心腦血管;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A
心腦血管疾病主要指的是腦血管疾病與心血管疾病的總稱。目前已有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數(shù)量已有將近2.8億人,并且每年將近有320萬患者因心腦血管疾病死亡,而且得以幸存的心腦血管患者也會喪失部分勞動能力,嚴重者還會致殘[1]。因此,加強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十分必要。我院對收治的60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溶栓治療,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39例,女21例,年齡46~78歲,平均年齡(64.3±4.9)歲。60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均為首次發(fā)病,發(fā)病時間于在5.5 h之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腦梗死患者24例,所有患者均行溶栓治療。
1.2 方法
60例患者入院之之后均進行頭顱CT、心肌酶、心電圖等相關檢查,經(jīng)過明確的診斷之后,60例患者均符合溶栓治療要求的條件,并且無1例患者存在溶栓治療的禁忌癥。對每名患者均給予生理鹽水120 mL+尿激酶150萬U,1 h內滴完,對24 h以后未出血患者給予低分子肝素鈣4000 U皮下注射,每隔11~12 h注射1次,連續(xù)治療1周。對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溶栓后7 h進行心肌酶檢測,2 h/次;對24例腦梗死患者溶栓后分別在4 h、12 h、24 h、48 h進行一次頭顱CT檢查[2]。
1.3 療效判定標準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效果判定標準:在治療后120 min,抬高的ST段下降≥50%,并且患者未出現(xiàn)胸痛癥狀,酶峰前移到16~18 h,未出現(xiàn)壞死波,則表明溶栓治療成功;腦梗死患者溶栓治療判定標準:在治療2天后,對患者行MRI或CT檢查,結果顯示未形成明顯壞死灶,并且患者偏癱肢體肌力在2天內提升2級,或者肢體功能95%恢復正常,則表示溶栓治療成功。
2 結 果
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jīng)溶栓治療后成功20例,成功率為55.56%;24例腦梗死患者經(jīng)溶栓治療后成功7例,成功率為29.17%。
3 討 論
對于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在發(fā)病6h之內采用溶栓治療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并且安全性也高。但由于采用溶栓治療的條件十分嚴格,并且融通率往往不高,加上患者又容易出現(xiàn)各方面的不良反應。因此,筆者認為,在對心腦血管疾病進行相應的觀察與治療的同時,更多的應當是加強對該疾病的預防,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①降低血粘稠度:在當前醫(yī)學領域,高血脂被普遍認為是造成心腦血管疾病與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因素。當發(fā)現(xiàn)高血脂病情之后,首先應當對生活方式以及飲食方式進行調整與改善,并且控制各種可能促進病情發(fā)展的因素[3]。例如,減輕體重、限制甜食等。當前高血脂病的主要控制方式還是通過藥物治療,如羥甲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就是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藥物。②控制高血壓。當前抗高血壓治療主要有藥物與非藥物兩種治療方式,很多高血壓患者都必須接受長期的藥物治療。例如,對患者定期測量血壓,采用藥物降壓等等。③調節(jié)生活方式。要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盡可能進食一些清淡的食物,還要積極戒煙,堅持每天進行適量的運動。④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可只考慮血管受到血液變化的影響,更要對心血管疾病的其他方面誘因進行分析,采取綜合治療才能保證最佳的療效。目前,臨床上對心腦血管疾病治療常用藥物之一就是馬來酸桂哌齊特,該藥物是一種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其能夠抑制Ca2+跨膜進入患者血管平滑肌細胞內,從而使血管平滑肌保持松弛,并且使外周血管、冠狀血管以及腦血管擴張,最終增加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緩解血管痙攣。
近些年來,由于醫(yī)療條件的不斷完善,溶栓療法在心腦血管疾病治療方面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所謂的溶栓治療就是利用藥物溶解血栓,從而使血管再通,最終使受阻的血管灌流區(qū)域的腦組織重新獲得血氧供應。采用溶栓治療前必須對患者行CT檢查,將腦出血疾病患者排除。同時,選擇溶栓治療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都是在患者發(fā)病6 h內進行,時間越長越容易導致嚴重副作用。
本次研究中,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jīng)溶栓治療后成功20例,成功率為55.56%;24例腦梗死患者經(jīng)溶栓治療后成功7例,成功率為29.17%。由此可見,在發(fā)病的早期階段,采用溶栓治療對于心血管梗阻患者的療效顯著優(yōu)于腦梗阻患者的療效,但采用溶栓治療,易出現(xiàn)消化道、呼吸道出血等不良反應,因此臨床方面要加強對患者的實時監(jiān)測。
參考文獻
[1] 王 宏,曲紹春,于曉風,等.血栓心脈寧片對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7(22):3335-3337.
[2] 瞿建剛.注射用血栓通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33):35-36.
[3] 楊小霞,李國前,陳春雷,等.血栓心脈寧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56(4):23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