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5年前,當(dāng)她第一次帶著他去見自己的父母,他的好廚藝,輕而易舉就征服了岳父母。餐間,他麻利地剝好一只大蝦,放到她碗里的時候,她看到媽媽輕輕碰碰爸爸,交換了一個滿意的眼神。她知道,他過關(guān)了。
果然,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媽媽對這個準女婿贊口不絕:年輕有為、懂得奮斗、手腳麻利、心疼人、有責(zé)任心……
“我跟你爸過了這么多年,都沒吃過你爸親手剝的大蝦,你比媽有福氣!”
聽著媽媽恨不得將全世界的美好標簽統(tǒng)統(tǒng)貼到自己男友身上時,她心里美得開了花。身為獨生女,被父母當(dāng)做掌上明珠呵護了二十幾年,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有個優(yōu)秀的男人,能像他們一樣疼愛自己的心肝寶貝。但是,她前兩次交往的男友,都沒過得了父母的眼,雖然兩段戀愛都因其他種種原因而告吹,但她小小的自尊心還是覺得自己在父母面前沒面子了。
這一回,當(dāng)父母對這個準女婿一百分滿意時,她除了開心,還多了一種證明自己有能力的勝利感。
于是,也就不由得對著父母,在男友面前有了更多的嬌嗔,比如故意伶牙俐齒打擊他,故意擺出孩子氣難為他,故意裝著委屈的樣子向父母告狀。
看著他對自己的女兒百般包容,媽媽總是笑呵呵地說:“你這個刁丫頭,不準你欺負人!”繼而轉(zhuǎn)過臉來對準女婿說:“我這女兒就是被慣壞了,任性得很,你比她懂事,多讓著她點吧!”
他憨憨地笑,疼愛地看著她說:“小孩子脾氣!”
她又故意嘟著嘴不滿地說媽媽:“你就偏心他!”
然后一家人就樂了,沉浸在她被疼愛的滿足和幸福中。
一年后,他們結(jié)婚了?;楹?,他因調(diào)動工作到了另一座城市,她隨他一起。臨行前,父母對女兒千叮嚀萬囑咐,讓她學(xué)會照顧自己。她禁不住說:“還有他呢!”
母親卻不接話,轉(zhuǎn)過來又是一堆叮囑:“不比在父母身邊,你得多心疼自己?!?/p>
隔著萬水千山,她給父母打電話時,有時還會告狀:“媽,他現(xiàn)在可懶了,好幾天早餐都是我自己起來做的!”
其實,她哪里真的覺得他懶呀,她期待的就是媽媽能像過去那樣維護女婿,這樣,她就既可以感受那份找對了老公的價值感,也可以感覺到媽媽對自己的放心。
但,媽媽不再說話。有時候,也會叮囑她:“你自己千萬別用冷水洗東西,你從小關(guān)節(jié)就不好!”
她回答“知道啦”,同時又覺得媽媽真是不了解老公,自從戀愛,他就一次涼水沒讓自己沾過,再說,現(xiàn)在家里都是24小時熱水供應(yīng),哪會著涼??!
她生孩子時,媽媽來伺候月子。她本來以為,以老公的寬容,和媽媽對老公的欣賞,一家人和睦相處完全沒有問題。
但沒有想到的是,矛盾很快就爆發(fā)了。原因是老公吃完飯就去打游戲了。
“小張也真是,你帶了一天孩子,他也不說來替會兒你,就知道坐在那里打游戲。你爸當(dāng)年可不是這樣,每天回來第一件事兒就是從我手里接過你,讓我歇著!”
“媽,他最近談一筆大單子,正焦慮呢!”
“年輕人奮斗是不容易,不過,你也不能太慣著他,將來就靠你一個人帶孩子,還不累死?。俊眿寢屢贿叝B寶寶衣服,一邊說道。
她想說他最近真的很累,卻沒說出口,反倒是一股無名火涌上心頭,于是,沖著客廳喊道:“你干嗎還玩游戲?孩子還管不管了?”
他趕快關(guān)了電腦跑進屋來抱兒子,媽媽拿著寶寶衣服走了出去,她的心里則五味雜陳,說不清在生誰的氣,也說不清是在心疼誰。
而這卻僅僅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媽媽又發(fā)現(xiàn)了女婿的好多不足,睡覺晚、做飯放鹽多、抱孩子姿勢不對……她有時候會嫌媽媽煩,但再看老公,也確實越來越差勁。以前從不吵架的他們,竟開始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他們吵架時,媽媽就會抱著小外孫躲在臥室里委屈地落淚,然后感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寶寶怎么能健康成長。
于是,老公回家越來越晚,孩子不到一歲時,他們的婚姻已經(jīng)亮起了紅燈。媽媽只好帶著孩子暫住親戚家,她想和他徹底攤牌了。
然而,那天晚上,當(dāng)她吃著他親手燒的菜,又看他把碗筷洗得閃閃發(fā)亮,她有些恍惚了,這不還是那個對自己溫柔體貼的老公嗎?
“你這人就是想逼走我媽,她走了,你就什么都好了!”她半開玩笑半正經(jīng)地說。
“你可冤枉我啦!我對天發(fā)誓,絕沒有這歪心眼??!”他也笑著說。
她有點生媽媽的氣,覺得正是媽媽的挑剔,讓他們不再和諧。但看著那一柜子被媽媽疊得整整齊齊的寶寶衣服,那一床床媽媽親手縫制的小棉被,她的心又頓時愧疚了。
那一夜,她久久未眠。老公是個好老公,媽媽是個好媽媽,可事情為什么成了這樣?
她忽然明白,原來,錯在自己,錯在自己之前沒有搞明白很多關(guān)系。岳母對女婿的愛,永遠不同于對女兒的愛。她是因為愛女兒才愛女婿,她對女婿的愛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你要對我女兒好。而自己,由于太想證明媽媽對女婿滿意,于是就總用向媽媽告狀的反向方式,來驗證媽媽對老公的滿意。
最初,目睹女兒的任性,媽媽看上去是在袒護女婿,實則是借此來袒護女兒—你懂事兒,你得讓著她。
而當(dāng)他們遠隔兩地,自己再以這種方式求證媽媽對老公的態(tài)度時,則失靈了。因為媽媽更信任的是女兒,而不是憑空信任女婿。媽媽當(dāng)然不了解女兒的小心思,再面對女兒的告狀,媽媽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對女婿的不信任。只是自己沒有嗅到這般味道。
當(dāng)媽媽帶著對女婿的懷疑來到女兒家時,就不由得求證自己對女婿的這些認識了。
正是親情間的聯(lián)結(jié)與糾葛,讓她不由得會受到媽媽的影響,也對老公產(chǎn)生了不滿。而他們婚姻的變化,讓媽媽對老公更加不滿。關(guān)系就這樣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
看來,自己的老公不是媽媽的自家人,自己本該在家人面前維護老公才對??!
于是,再等媽媽回來,她改變了做法。她會有意在媽媽面前說老公的好:“小張帶孩子一宿沒睡好!”“他最近可辛苦了,不過他說為了孩子都值得!”
媽媽有時候不說話,有時候也說她太慣著老公。她知道,媽媽那是心疼她。她撒嬌地摟著媽媽說:“全世界媽媽最疼我!”
媽媽笑了,她也笑了。但卻管住嘴巴,不說老公的壞話。
果然,一段時間后,她發(fā)現(xiàn)媽媽對老公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了,在媽媽眼里,女婿又是個能干顧家的好丈夫了。
她真沒想到,媽媽這么容易被自己催眠,卻又感動得想哭。其實,媽媽不就是幸福著女兒的幸福嗎?不過,最終她偷偷樂了,幸虧自己理清了愛與愛之間的關(guān)系,才讓家庭恢復(fù)了幸福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