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法對天麻的普通粉體和不同粒徑的超微粉體中有效成分天麻素進行溶出度的比較,為天麻超微粉體在臨床上的實際應提供更有參考性的實驗依據。
關鍵詞:天麻;超微粉;天麻素;溶出度;高效液相色譜法
天麻始載于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為蘭科植物天麻(Gast rodia elataB lume) 的干燥塊莖, 古名赤箭[1]。傳統(tǒng)本草多記載,天麻有治療肝風內動,驚癇抽搐、頭痛眩暈、肢體麻木、手足不遂及風濕痹痛等癥。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天麻素,其藥動學研究表明,健康人靜脈注射天麻素后,血藥濃度與時間曲線與其在動物體內的藥動學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2]。
通常臨床上認為,藥物在人體內的生物利用度和其藥物其主要治療作用成分的溶出量和主要成分的溶出速率方面,存在著在一定程度的相關性。而當藥物在體內的吸收限制因素是其溶出速率時,通過合理適當的制藥工藝改革來提高藥物的溶出速率,可從一定程度上提高藥物的臨床療效[3]。從理論角度上,排除其他體內外因素,藥物的溶出快慢主要跟與顆粒表面積與液體溶劑的接觸大小有關、而表面積大小與顆粒粒度成反比[4]。所以有效成分溶出速度常與藥物粉碎度相關, 改善藥物的粉碎度, 能一定程度地提高中藥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
本實驗主要通過對天麻進行不同粒徑大小的制備,而后對制備所得不同粒徑溶出情況進行比較研究,初步討論不同粒徑天麻的溶出特點,為天麻超微粉體的臨床應用提供相應的實驗依據。
1.藥料、儀器
1.1藥材:天麻藥材采用購于云南的散天麻片(20090502)
天麻普通粉:天麻藥材用微型植物粉碎機粉碎5min,過100目篩。編號天麻普通粉體待用。天麻超微粉:取天麻藥材經微型植物粉碎機粉碎10min后用TC-10進行超微粉碎,調節(jié)轉速大小分別制得4種天麻超微粉體,分別編號天麻超微粉A、天麻超微粉B、天麻超微粉C和天麻超微粉D,待用。
將天麻普通粉和4種天麻超微粉分別用歐美克激光粒度分析儀(LS-POP(VI))測定其粒徑大小,結果見表1。
表1 天麻普通粉體和超微粉體粒徑大小
[項目\&天麻普通粉體\&天麻超微粉體A\&天麻超微粉體B\&天麻超微粉體C\&天麻超微粉體D\&D50(μm)\&66.82\&29.33\&22.42\&12.71\&6.92\&D90(μm)\&152.15\&68. 02\&35.10\&21.14\&10.40\&]
注:D50為占50%的粒徑顆粒所對應的粒徑;D90為占90%的粒徑顆粒所對應的粒徑。
1.2儀器: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譜儀、微型植物粉碎機、ZRS-8G、TC-10、歐美克激光粒度分析儀(LS-POP(VI))
1.3試劑:溶出介質采用超聲脫氣的純化水、配制對照品乙腈為色譜純、其余溶劑皆為分析純。 天麻素對照品購自中國藥品生產制品鑒定所(1112635-200806)
2.實驗方法與結果
2.1 天麻普通粉體和超微粉體得天麻素溶出試驗
2.1.1天麻素的含量測定方法[5]
色譜條件:Diamosil C18(2)(5um,4.6mm×150mm)色譜柱、柱溫25℃;流動相用乙腈:0.05%磷酸溶液(3:97),流速為1.0ml/min,檢測波長為220,理論板數按天麻素峰計算應不低于5000。
2.1.2 標準貯備液制備
精密稱取在80℃減壓干燥1小時的天麻素對照品適量加流動相制成每1ml中含0.108mg天麻素的標準貯備液。
2.1.3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吸取以上標準貯備液0.2、0.6、1.0、1.2、1.4 ml,分別置于10 ml量瓶中,加蒸餾水定容,搖勻。進樣,測峰面積,橫坐標為進樣量(μg),縱坐標為峰面積,用Excel做回歸性分析,得回歸方程式: Y = 2 411 014X + 40 326 ( r = 0. 999 ) ,結果可見:天麻素的濃度在本實驗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2.1.4對照品溶液制備
精密量取天麻素標準儲備液配制成每1ml含50μg的貯備液,即得。
2.1.5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將天麻藥材的普通及不同粒徑的粉體分別精密稱定0.8g,移置具塞的錐形瓶,精密量取50ml稀乙醇50ml,加熱回流,3小時,放冷后再稱定重量,用稀乙醇補足其減失重量,濾過,并取濾液10ml,濃縮至近干,殘渣加乙腈-水(3:97)混合溶液溶解,并移至10ml容量瓶,用乙腈-水(3:97)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2.1.6樣品測定
將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10ml,進樣于液相色譜儀,測定。結果為:普通粉0.72g/100g,超微粉體A 0.79g/100g,超微粉體B 0.84g/100g,超微粉體C0.89g/100g,超微粉體D 0.91g/100g。
2.1.7各粒徑天麻素溶出度檢測
圖一 天麻各種粉體的天麻素累計溶出變化曲線
利用漿狀攪拌器法,以200ml水為溶出介質,溶置杯內,加溫使溶出介質恒溫于37℃(±0。5℃)后,轉速為60r/min,各個不同大小粒徑的粉末取樣2g,精密稱定,自粉末接觸溶出介質起立即計時采樣。(2min、5min、10min、20min、30min)各時間點采樣8ml,補充溶出介質,過濾,精密量取5ml過濾液,加熱水浴蒸干,用適量稀乙醇溶解殘渣,置5ml量瓶,加稀乙醇至刻度,搖勻,用0.45nm濾膜濾過后按前述條件測定。見圖一。
2.2 數據處理
采用威布爾分布函數處理數據。以㏑t、㏑[-㏑(1-F)]為變量得出相應回歸方程,參數見表2。
表2 天麻各種粉體的天麻素溶出度參數
[參數\&普通粉體\&超微粉體A\&超微粉體B\&超微粉體C\&超微粉體D\&Td\&19.38\&11.71\&7.91\&5.83\&5.44\&M\&0.3979\&0.3583\&0.4000\&0.4423\&0.4532\&]
注:以超微粉體D的天麻素溶出量測定結果為100%溶出。Td為累積溶出63.2%的時間,m為曲線的形狀參數。
3.討論
3.1 天麻普通粉體和超微粉體的溶出情況
臨床使用的常見情況是由于細胞屏障很多植物藥細胞中的化學成分都很難完全提取。
本實驗中天麻有效成分的溶出度,普通粉體為0.72%,超微粉體為0.79%、0.84%、0.89%和0.91% ??梢姵⒎壑械奶炻樗氐娜艹隽勘绕胀ǚ鄣娜艹隽棵黠@增加。由此可推論由于受到細胞壁的限制,天麻素的溶出難度大,細胞內部的天麻素更是難以被提取。采用新型制備工藝,將天麻制成超微粉后,破壞了藥物的細胞壁,有效成分的溶出不再受到其的阻礙,有效成分溶出量明顯增多。當然,本實驗中四種天麻超微粉細胞壁受到的破壞程度也可能存在不同,但只要細胞壁被破壞,則其溶出限制被解除。本實驗利用加熱回流促使細胞內的天麻素被充分提取,故此4種不同粒徑的超微粉體在提取時其溶出量差異并不大。
試驗結果可見將天麻常規(guī)粉末制備成超微粉后,其溶出速率增高。中藥材有效成分的釋放、溶出及吸收過程都與粉體顆粒大小密切相關。因此,利用超微技術可使中藥粉末有效成分的溶出發(fā)生有效的改變,從而有利于人體對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
參考文獻
[1]謝宗萬.中藥材品種論述(上冊) [M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 1990:367- 368.
[2]羅軍,吳中亮,王惠先.天麻素注射液人體藥動學的研究[J].解放軍藥學學報,2006,22 (5) :39123931.
[3]奚念朱..藥劑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4, 3.
[4] 宋輝,張周萍. 粉碎度對中藥煎出量影響的探討[J].中國藥房,1994,5 (1) :48.
[5]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版(一部):103.
作者簡介:謝斯瑩(1987-),女,廣東廣州人,本科,廣州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助教,從事中藥學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