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朵太陽花都在這里幸福綻放
于淵莘/北京市朝陽區(qū)勁松第一幼兒園園長
記得剛當園長不久,一個孩子問我:“為什么老師都叫你園長???園長是干什么的?”那時的我雖然清楚園長的職責,但孩子的這個問題還真讓我一時不知如何回答。也是從那時起,我時常自問,在孩子眼里,園長到底是什么樣的人?對于他們來說,園長到底意味著什么?在與孩子們朝夕相處的過程中,我感受到幼兒園就是一個“太陽花的世界”,園長就是使這里每一朵太陽花幸福生長的那個人,為每一個孩子、每一位老師努力創(chuàng)造讓他們能夠自主發(fā)展、充分發(fā)揮智慧與才能的環(huán)境,讓他們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為此,我們勁松第一幼兒園開始了“太陽花世界”的幼兒園文化建設。
幾年前,在農科院工作的一位家長給孩子們送來了許多太陽花種子。孩子們每天為太陽花澆水,照顧它們,他們把太陽花看成和自己一樣的鮮活生命,當成自己的伙伴,當成能夠實現(xiàn)自己愿望的小精靈。在老師和孩子們的悉心照顧下,滿園的花都開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聽到了勁松園區(qū)老師與孩子們的一番對話。老師問:“假如你們是太陽花,老師是護花使者,你們對老師有什么希望和要求?”孩子們踴躍回答:“希望老師溫柔地對待我們,對我們笑,給我們澆水,我們吃飽飯快快長大!”“希望老師給我們唱歌跳舞!”“希望老師讓男孩變成大帥哥、女孩變成小美女?!闭呛⒆咏o我們啟迪,讓我們思考用什么樣的理念來辦園,讓每一朵太陽花都幸福綻放就是我們的辦園理念。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獨特的太陽花。每個孩子都非常有個性,這種個性蘊含著一種獨特性,因為獨特,所以每個孩子都應該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作為教育者,我們要尊重、接納、理解每個孩子,這是教育的前提。
每一個幼兒園都是太陽花成長的樂園。通過幼兒園的教育,讓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陪伴中學會學習,在與同伴的共處中學會交往,使他們初步具備適應社會的素質和能力,形成個性的穩(wěn)定性和整體性,為未來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每一門課程都是滋養(yǎng)太陽花成長的養(yǎng)分。作為一所國辦幼兒園,勁松第一幼兒園在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這一首要任務的同時,針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經(jīng)過15年的教育實踐,初步形成了以培養(yǎng)“禮、美、慧、健和諧發(fā)展的幼兒”為教育目標,以角色性主題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園本課程。
每一個樂群的教師都是太陽花成長的伙伴。我們將教師文化定位為“樂群”,在尊重個性的基礎上,更強調群體的作用和價值;每個人在群體中的作用和影響力不一樣,作為園長要了解、接納、善用每一位教師,發(fā)揚“真積力久,樂群精進”的園所精神,創(chuàng)設互相支持、互相合作的氛圍。
如果把課程比作幼兒成長的土壤,園長則是課程土壤的培育者、優(yōu)化者。為了給每一朵太陽花一片適宜的生長土壤,我從未放棄過對課程的研究與探索,不斷更新觀念,增強課程意識,提升課程領導力。在園本課程探索的過程中,整合各種資源和優(yōu)勢,提高幼兒園課程的品質。
作為“土壤”的獨特課程體系:太陽花的成長環(huán)境。1998年,勁松第一幼兒園開始對角色游戲進行了實踐研究,并開展了“促進幼兒主體性發(fā)展的實踐研究”。我們提出“給幼兒充分的游戲自主權”,不限制區(qū)域人數(shù),讓幼兒在游戲中自由選擇游戲場地,自主結伴,自主選擇玩具,成為區(qū)域創(chuàng)設的主人等主張,這些想法,獲得了教師、特別是孩子們的歡迎,也得到了專家的肯定和鼓勵。之后,我們又開始了區(qū)域游戲角色化的探索,利用角色游戲受孩子歡迎的特點,擴展區(qū)域游戲的主題和區(qū)域范圍。于是,美工區(qū)變成了“小精靈玩具加工廠”;建筑區(qū)變成“小精靈迷宮建筑隊”“民族園設計建筑隊”“北京橋梁建筑隊”;益智區(qū)則變成“小精靈游戲宮”“聰明屋”。幼兒的角色也變成了畫家、設計師、講解員、經(jīng)理、服務員、急救員等。角色間的互動豐富了幼兒之間和區(qū)域之間的互動,從而提高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協(xié)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了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
2000年至今,我們堅持以游戲作為開展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最主要途徑,基于對幼兒社會交往重要性的認識,基于對多種課程模式的學習借鑒,開始了角色游戲和主題活動相融合的探索與實踐,我們稱之為角色性主題游戲。概括起來就是:以主題為線索,以活動區(qū)為依托,以角色為動力,將教師、幼兒和材料有機融合在一起,實現(xiàn)主體性、游戲性、教育性的統(tǒng)一。
教師即課程:太陽花成長的養(yǎng)料。幼兒園課程實施的主體是教師,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是影響幼兒園課程建設水平和成效的重要因素,同時教師的教育理念、知識基礎、價值觀等都影響著課程發(fā)展。師徒結對、聯(lián)動互學、一課多研、分層教研等多層次的園本培訓和園本教研,促進教師研究實踐熱情。而教師在園本課程建設中的價值也體現(xiàn)在了其特點引路、實踐豐富、形成特色、凸顯個性的成長道路上。
課程整合:太陽花成長的資源。園長的課程領導力體現(xiàn)在整合社會各方的資源中。從課程科學建構的層面上,我們邀請多領域專家面向不同層次教師開展有針對性、支持性、批判性的講座,聯(lián)合開展項目研究,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和組織實施能力;從“生活即教育”的幼兒園課程特點出發(fā),積極整合幼兒最熟悉的社區(qū)資源,拓寬幼兒模仿、學習、游戲的空間;樹立開放辦園的思想,通過接待觀摩、研討互動、外出學習,通過與國內外友好幼兒園開展理念信息交流,為園本課程建設搭建有力的支持平臺。
課程文化:太陽花成長的空氣。園長的課程領導力還體現(xiàn)在要帶領教師創(chuàng)建幼兒園的課程文化。我們圍繞“太陽花世界”幼兒文化在教師中開展討論,引導教師用正確的兒童觀看待幼兒園的課程。先后開展的太陽花的種植、尋找太陽花的朋友、太陽花藝術節(jié)、太陽花之約等主題活動中,孩子們親手種植太陽花,探究太陽花的生長過程,感受生命成長,體驗身邊人對自己的關愛,獲得自信,學會感恩,學會解決問題。太陽花世界的主題活動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們科學探究的興趣,更感受到了太陽花所傳遞的堅強、友好、熱情、謙讓等良好品質。
作為教育者,尊重生命就是要尊重兒童的發(fā)展規(guī)律。作為園長,首先要尊重教師,尊重教師的成長規(guī)律,為教師的成長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將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內化為教師的日常行為。
我們積極探索教師教育的有效策略和方法,開展了“小事件大教育”的系列活動。先后兩次走進企業(yè),通過開展“我迷戀的教師”演講活動、“體驗服務員服務”活動、與大學畢業(yè)服務生近距離接觸的訪談活動,使教師看到了服務員在服務中所獲得的快樂與幸福感;通過情商課題研究,幫助教師了解自我、管理自我、自我激勵、識別他人情緒、提高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使教師更加理解和熱愛自己的職業(yè),并感受職業(yè)幸福感。
同時,針對不同層次的教師搭建不同的成長平臺。對于職初期(新)教師,每年組織“新教師家長會”,讓這些教師的父母了解并理解孩子的職業(yè)特點,感受幼兒教師的責任與光榮,讓新教師感恩父母,認識同伴,融入園所;對于成長期(青年)教師,通過師徒結對、教研引領和業(yè)務學習,及時發(fā)現(xiàn)工作中的問題并合作解決;對于骨干教師,通過課題引領提升實踐經(jīng)驗;為特級教師建立園內外工作室,搭建學術交流平臺;為有特色、樂學樂研的教師創(chuàng)造園內外展示、交流、學習的機會。
近年來,我們園在各級領導和專家的支持和引領下,培養(yǎng)出“全國模范”教師、北京市特級教師、市區(qū)學科帶頭人、市區(qū)骨干教師、區(qū)優(yōu)秀青年教師等一批優(yōu)秀教師。骨干團隊應邀舉辦各類專業(yè)講座共八十余場。
與其說是我們培育了孩子像太陽花一樣的生命,不如說孩子創(chuàng)造了教師像太陽花一樣的人生。作為園長,我愿意為孩子們、老師們創(chuàng)設更多更好的發(fā)展空間和機會,讓每一朵太陽花都在我們勁松一幼這個繽紛的“太陽花世界”里幸福綻放!
Development Alliance of Educ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