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英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顛覆了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傳統教學結構。縱觀各地的教學實驗,我們發(fā)現設計并實施好課前任務是破解“翻轉課堂”難題的好抓手。筆者結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統計表與統計圖(二)》(以下簡稱“統計圖表二”)的教學,談一談翻轉課前任務的設計與實施策略。
目標細化,知識分層,學習視頻模塊化
按照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翻轉課堂的課前任務是學生對學習內容要達到“領會(理解)”水平,即學生經過自主學習基本達成知識的意義建構,為課堂的研討、提升做好準備。因此,在翻轉課堂實踐中,教師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結構特點對教學目標和知識進行科學劃分。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發(fā)現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在課前完成,數學是知識呈現螺旋上升的學科,有許多內容可以通過學生的遷移與類比、猜想與驗證、交流與辨析等數學思想來完成,完成的過程也正是學生思維得到發(fā)展的過程。以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統計表和統計圖(二)》為例,我們首先進行了知識點梳理,結合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打破傳統教材的限制,進行教學目標的細化、數學知識點的重構與整合。
美國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魯納也強調“知識間的相互聯系”,他在其代表作《教育過程》中指出:不論教什么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在學習具體知識的過程中,要首先了解知識間的結構,因為結構描繪了認知發(fā)展過程的層次與階段,闡述了知識的形成與建構。掌握事物的結構,就是允許許多別的東西與它有意義地聯系起來的方式去理解它。簡單地說,就是學習事物是怎樣互相關聯。結構的內核是去發(fā)現的內驅力,啟發(fā)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因此,這一單元我們安排了兩次課前任務,具體目標細化如下頁表。
翻轉課堂如何實現教學結構的翻轉,依靠的是微型教學視頻。教學微視頻憑借它能夠隨時暫停、倒退、重播、快進的特點,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人性化的學習方式。5~8分鐘的簡短播放時間非常符合人眼視覺駐留規(guī)律,不易使人產生視覺疲勞而降低學習效率。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發(fā)揮教學微視頻在本單元教學中的作用,我們根據課前任務和細化目標攝制了4個簡短的教學視頻模塊,分別是“走進統計表”、“認識復式統計表”、“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畫法”。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們將視頻的時間均控制在5分鐘以內,并采用邊寫邊講、邊講邊寫的錄制方式,方便視覺、聽覺把相同的信息傳送到大腦中樞進行加工,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務驅動,問題導向,學習任務明確化
“自主學習任務單”是微課程翻轉課堂的產物,即由教師設計,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前明確學習的內容、目標和方法,并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其呈現方式為表單。“自主學習任務單”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拿到“自主學習任務單”就會產生學習是自己的事的責任感。例如,在“統計圖表二”的第一次課前任務中,我們設計了以下學習任務:①觀看教學視頻(一)——走近統計表;②完成學習任務(一)——動手畫一畫;③觀看教學視頻(二)——認識復式統計表;④觀看教學視頻(三)——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⑤完成學習任務(二)——進行在線測驗;⑥完成在線投票——選擇你想學習的樂器。六個學習任務層次清晰,由簡單到復雜,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知識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在課前學習中,教師的指導作用通過學習指南、學習任務、困惑反饋體現出來。
“自主學習任務單”的核心是問題設計,即把傳統的知識點灌輸轉化為任務驅動,問題導向是自主學習的關鍵,也是翻轉課堂的根本所在?!白灾鲗W習任務單”主張當學生解決問題、接近達成目標的時候,讓他們練練手,達成知識內化和獲得學習成就感。在上面的學習任務中,有三個就是教師專門設計、給學生的練手環(huán)節(jié),這樣就不至于讓學生對學習任務感到緊張。
“自主學習任務單”中的學習指南一般包括課題名稱、達成目標、學習方法建議和課堂學習形式預告四個子項。學習指南使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的主題和達成目標的要求,知道通過什么樣的方式達成學習目標。因此,學習指南是集中教師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育智慧和教學領導力的項目。
達成目標是教學目標的轉化形式,反映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達到掌握學習材料的維度和程度。在“統計圖表二”的第一次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中,我們設計的達成目標為“通過觀看課前教學視頻,嘗試將四張統計表合并在一起,動手畫在練習紙上;看完三個教學視頻之后完成在線測驗;參與在線投票;選擇你想學習的樂器。這個目標達成一目了然,學生清晰地知道該怎樣做,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我們統計了一下學習時間,全班46個學生中,花費15~20分鐘完成課前學習任務的是9人,花費20~25分鐘完成課前學習任務的是31人,花費25~30分鐘完成課前學習任務的是6人。由此可見,只要花費符合自己學習進度的時間,任何學生都能達成目標。
學習方法的建議在翻轉課堂中非常重要。能力和方法與知識不同,不是按照艾賓浩斯曲線漸漸被遺忘,而是將伴隨學生的一生。教師教學建議的意義在于幫助學生在學習上找到方法、走捷徑,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獲得學習成就感,樹立學習自信心。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養(yǎng)成遇到棘手的事情主動研究解決方法的良好習慣,這對學生終身發(fā)展是非常有益的。例如,在“統計圖表二”中,我們所提出的學習方法建議是:①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復觀看。②可以與同學小聲討論,但注意不影響別人。③不要忘記對照左邊的學習任務檢查自己是否全部完成。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一些平時學習行為不規(guī)范的學生,在使用了“自主學習任務單”后,也能夠按照教師的學習方法進行規(guī)范化學習。同時,這只是教師的建議,因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既可以運用教師提供的方法,也可以選擇認為適合自己的方法。
課堂學習形式預告就是教師眼中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翻轉課堂以后,學習前移到課前,處于沒有監(jiān)督的環(huán)境里。這個時候,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料是否具有重要性、趣味性和人性化,就顯得非常重要。課堂學習形式預告,可以幫助學生把當前要完成的“自主學習任務單”給出的任務與將要在課堂上發(fā)生的教學事實聯系起來,使之感悟重要性,從而使自主學習落到實處。
課前檢測,互動交流,學習情況明朗化
觀看視頻和針對性課前檢測是由美國Robert Talbert教授提出的翻轉課堂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前檢測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明確課前學習應達到的目標要求。經過練習檢測,學生可以對課前行為進行自主調控;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課前檢測的反饋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準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翻轉課堂教學的課前檢測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課前檢測針對性要強,目標指向必須是課前學習的核心知識點,幫助學生和教師診斷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例如,“統計圖表二”中,我們設計了這樣的課前檢測題:結合已有的知識,根據教師的要求,學生自主嘗試繪制復式統計表。根據四張單式統計表,填寫完成復式統計表。學生觀察學習,完成由統計圖到統計表的填寫。這些檢測都是針對這節(jié)課的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中的達成目標來設計的,針對性強,容易反饋。
第二,練習的數量要適當,不能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第三,一定要注重結果的反饋與統計。利用信息網絡平臺及時反饋練習情況,便于教師做好課堂教學安排。
課前檢測是翻轉課堂教學中把握學情的一種常用方法,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生自學后的網絡討論和交流、對教師設置問題的解答與討論來實現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由此更好地實現“以學定教”。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進一步鞏固和訓練,及時糾正學生的認識和理解偏差。課前檢測可以以口頭匯報、書面練習和操作活動等多種形式展開?!翱陬^匯報”活動以“通過微視頻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這樣開放的提問來展開,給學生一個自由表達學習感受的空間?!熬C合練習”以書面形式出示,用以具體檢測學生的自學情況,如上面設計的繪制統計圖表、完成由圖到表的填寫等,都是將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留在紙面上,作為課堂討論和研究的有效學材。
總之,課前高質量的自主學習是翻轉課堂得以成功翻轉的重要前提和保證,因此翻轉課前任務的設計與實施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只有做好課前微視頻制作、自主學習任務單設計、課前學習情況反饋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才能進一步提高課前學習效率,從而實現真正的翻轉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