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寶元
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一些錯誤的出現(xiàn)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對錯誤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師可以通過錯誤來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足,從而采取相對應的補救措施;其次,錯誤從一個特定的角度揭示了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最后,錯誤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不斷嘗試的結果。就初中學生數學解題錯誤進行探討,從教者的角度作一個簡要分析。
初中數學解題誤區(qū)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正確的教學態(tài)度
教師害怕學生出現(xiàn)解題錯誤,對錯誤采取嚴厲禁止的態(tài)度的現(xiàn)象,是司空見慣的。
我們有些教師在這種懼怕心理支配下,只重視教給學生正確的結論,而不注重揭示知識形成的過程,害怕啟發(fā)學生進行討論會得出錯誤的結論。長此以往,學生只接受了正確的知識,但對錯誤的出現(xiàn)缺乏心理準備,看不出錯誤或看出錯誤但改不對。持這種態(tài)度的教師只關心學生對知識而忽視學生會用知識。
誠然,教師對待錯誤的懼怕心理和嚴厲態(tài)度轉變?yōu)槌惺苄睦砗蛯捜輵B(tài)度,是十分有意義的。因為數學學習實際上是不斷地提出假設、修正假設,使學生對數學的認識水平不斷復雜化,并逐漸接近成熟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錯誤不過是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所做的某種嘗試,它只能反映學生在數學學習的某個階段的水平,而不能代表其最終的實際水平。此外,正是由于這個假設的不斷提出與修正,才使學生的能力不斷提高。所以,揭示錯誤時為了最后消滅錯誤,我們所說的承受與寬容也是相對于這一過程而言的。在教學中給學生展示的這一嘗試、修正的過程,是與學生獨立解題的過程相吻合的。因而學生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學到的不僅僅是正確的結論,而且領略了探索、調試的過程,這對學生的解題的過程會產生有益的影響,使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發(fā)現(xiàn)錯,改正錯誤。教師具備這樣的承受心理與寬容態(tài)度,才會開心尋找學生解題錯誤的原因并做出適當的處理。
二、讓學生走出解題誤區(qū),就要教會減少初中學生解題錯誤的方法
由上所述,學生不能順利正確地完成解題,產生解題錯誤,表明其在解題過程中受到干擾。因此減少初中解題錯誤的方法是預防和排除干擾。為此,要抓好課前、課內、課后三個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課前準備,教師要有預見性
預防錯誤的發(fā)生,是減少初中生解題錯誤的主要方法。講課之前教師如果能預見到學生學習課本內容可能產生的錯誤,就能夠在課內講解時有意識地指出并加以強調,從而有效地控制錯誤的發(fā)生。
(二)課內講解,教師要有針對性
在課內講解時,要對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要通過課堂提問及時性講解,利用反面知識鞏固正面知識。課堂練習時發(fā)現(xiàn)學生錯誤的重要途徑,出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傊ㄟ^課堂教學,不僅教會知識,而且要使學生學會識別對錯,知錯能改。
(三)課后講評,教師要有總結性
課后,教師還要認真分析學生作業(yè)中的問題,總結出典型錯誤,加以評述。通過講評,進行適當的復習與總結,也使學生再經歷一次調試與修正的過程,增強識別、改正錯誤的能力。
綜上所述,學生的學習過程經歷了從不知到知,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其間正確與錯誤交織,對錯誤正確對待、認真分析、有效控制,就能夠使學生的學習順利進行,能力逐漸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