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機關幼兒園215300)
以《給爸爸的吻》為例,談繪本閱讀中的指導
傅 旻(江蘇省昆山市機關幼兒園215300)
繪本,即“畫出來的書”,是一類以圖畫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在繪本中,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點綴,而是整本書的主體,甚至有一些繪本沒有一個字,只用圖畫來講述故事。與一般圖書相比,繪本通過美輪美奐的繪畫講述淺顯易懂的故事,具有直觀形象性,符合低齡幼兒的審美需要和心理特點,更適合他們閱讀。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北本煼洞髮W的康長運教授指出:繪本的表達系統(tǒng)為幼兒的閱讀提供了基礎,與幼兒的心理特點相契合;繪本中的各種形象能夠提升幼兒的認知技能,梳理幼兒的生活經驗和社會背景;繪本閱讀能夠促進幼兒對圖畫和文字兩者的理解以及兩者相互交叉關系的理解;繪本閱讀能發(fā)展幼兒閱讀能力,培養(yǎng)一定閱讀技巧,使幼兒向成功閱讀者邁進??梢?,通過長期的繪本閱讀,能夠潛移默化地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對幼兒觀察力、想象力、語言能力和感受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很大作用。本文中,筆者通過《給爸爸的吻》這一繪本為例,就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的指導策略談一談自己一些粗淺的認識。
在繪本故事中,圖片的功能不僅僅是輔助和詮釋文字,而成為了整本書的“命脈”。在閱讀的過程中,幼兒通過細致觀察每一幅畫面,獲取大量信息,進而梳理故事情節(jié),對整個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對人物表情與動作的觀察
幼兒閱讀從感知開始,要讓他們對畫面內容有正確的理解,就要指導他們細致準確地進行觀察。引導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仔細觀察畫面中人物的表情和動作,有助于他們理解故事內容?!督o爸爸的吻》第一頁,小熊嘟著小嘴,眼睛直直地盯著玩具,趴在地上一動不動,旁邊的小猴也是一臉的無可奈何。通過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引導幼兒了解小熊此刻是不開心的,他不愿意這么早就上床睡覺。接著,熊爸爸把小熊舉得高高的,小熊的嘴角微微上翹、熊爸爸和小熊在浴缸里開懷大笑;再到最后,小熊和熊爸爸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溫情地閉上了眼睛。通過對表情和動作的觀察,幼兒了解了故事的發(fā)展方向,感受到主人公小熊的整個心理變化過程。
(二)對周圍環(huán)境的觀察
繪本故事中的環(huán)境刻畫也能夠提示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且對故事的氣氛起到有效的烘托作用。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進行觀察,有助于幼兒理順故事的脈絡,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力。如:熊爸爸想讓小熊給他一個長頸鹿一樣的吻,此時背景墻上是高高被舉起的小熊以及熊爸爸的影子,兩個影子組成了一個長頸鹿;衣帽架上的雨傘柄也是長頸鹿形狀的;熊爸爸想讓小熊像鱷魚寶寶一樣吻他,書里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暗示:衛(wèi)生間的瓷磚是鱷魚花紋的,旁邊的香皂盒也是鱷魚形狀的。
這些繪本中的細節(jié)并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和故事的主題息息相關,深深地吸引著幼兒的眼球。通過引導觀察,可以讓幼兒清晰地了解繪本的情節(jié),為成功閱讀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能從一本書里發(fā)現(xiàn)一個豐富絢爛的世界,還是只能發(fā)現(xiàn)有限的知識,這完全取決于讀者的想象力。幼兒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將故事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相聯(lián)系,在此基礎上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出屬于他們自己的故事世界。在此過程中,教師通過開放式的提問,組織幼兒展開豐富且合理的猜想,激發(fā)他們強烈的閱讀欲望。
(一)對繪本封面的猜想
每一本書,最先映入讀者眼簾的就是封面。在開展繪本閱讀《給爸爸的吻》時,幼兒觀察到封面上的熊爸爸和小熊擁抱在一起,就開始猜測這本書可能會講些什么。有的說:“熊爸爸和小熊在說悄悄話呢!”有的說:“小熊睡著了,爸爸抱著他,真舒服!”……幼兒的想象是無窮的,面對一幅圖片竟然產生了這么多的想象。雖然,此時的想象漫無邊際,但是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閱讀興趣大大提高了。
(二)對故事情節(jié)的猜想
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閱讀時容易走神或受同伴影響而半途而廢,對閱讀的內容往往也只關注小動物斗大灰狼等較為刺激的畫面,缺乏完整性和細致性。此時,教師通過帶有啟發(fā)性的提問,引起幼兒進一步的思考,組織他們對故事的下一環(huán)節(jié)做出合理的預測。在講述小熊不肯給爸爸晚安吻后,教師適時地向幼兒拋出問題:“小熊不肯給爸爸晚安吻,爸爸心里肯定很傷心,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勸勸小熊呢?”最后,當熊爸爸失望地要離開時,小熊叫住了爸爸:“小熊為什么要叫住爸爸?他想做什么呢?”在一個個開放式問題的引領下,幼兒積極思考,緊緊圍繞著故事里的話題展開猜想,想象力充分地被調動起來。
據(jù)相關調查顯示,在語言表達的積極性、流暢性和詞匯量等方面,愛閱讀的幼兒明顯優(yōu)于不喜歡或是缺乏閱讀的幼兒。在繪本的閱讀過程中,幼兒很自然地就會結合畫面表達自己的看法,并和同伴進行討論。繪本通過其“圖文并茂”的特性,使得幼兒愿意表達、主動表達,發(fā)展他們的語言能力。同時繪本中,經常會采用重復的句式講述故事、運用形象的詞匯描述畫面。在指導繪本閱讀時,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對重復句式進行模仿、對重點詞匯加以理解。
(一)對重復句式的模仿
縱觀中外的兒童文學作品,經常采用重復的句式講述故事。這樣的句式便于幼兒模仿,利于幼兒的語言學習。如《給爸爸的吻》中,小熊的每次回答是:“才不要呢,我不要像XX一樣吻爸爸!”在每次出現(xiàn)這句話時,孩子們都會不約而同地跟著一起講。這一句話,也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不會顯得枯燥,又可以使幼兒在無意中積極表達,積累詞匯,讓幼兒體驗到閱讀的樂趣,期待著故事的發(fā)展和高潮。
(二)對重點詞匯的理解
教師對重點詞匯的講解,有助于幼兒深刻理解詞匯的意蘊,完整感受故事的情感,與此同時也積累了詞匯量?!督o爸爸的吻》故事中,描述各種吻的形容詞貼切形象,適合幼兒學習揣摩。如長頸鹿的吻是長長的、高高的,考拉的吻是癢癢的、黏黏的,鱷魚的吻是爽爽的、潮潮的,老虎的吻是最炫、最熱烈的。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運用夸張的表情和語調,借助形象的圖畫,幫助幼兒理解各種動物的特點,感受寶寶對爸爸的愛意。
教學中,我們也經常發(fā)現(xiàn),當幼兒喜歡上了文學作品里的角色后,會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想象成這一角色,模仿他說話,模仿他做事??梢?,繪本還具備給幼兒積極快樂的情緒體驗,娛樂幼兒身心的功能。當幼兒閱讀到熊爸爸將小熊倒掛金鉤,小熊開心地笑了的時候,從孩子嘴里發(fā)出了“咯咯咯咯”的笑聲;當熊爸爸失望地轉身將要離開時,孩子們一聲聲地嘆息,滿臉的著急;當熊爸爸和小熊擁抱在一起,互道晚安后,孩子們也和旁邊的好朋友緊緊地靠在一起,久久不分開……幼兒的情緒隨著主人公的喜怒哀樂而波動。繪本給幼兒帶來了無限的滿足和喜悅。這種滿足感和快樂的體驗,在他們心中埋下快樂、自信、積極向上的種子。
繪本作為幼兒“人生第一本書”,被公認為是幼兒早期教育的最佳讀物,最適合幼兒閱讀,對幼兒的成長有著獨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價值。讓我們與幼兒攜手,共同翻開精彩的每一頁。
(責編 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