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宏觀調控的兩大政策工具,二者的緊密搭配對于實現(xiàn)宏觀經濟政策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從理論上闡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配合的必要性,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一致性是二者協(xié)調配合的客觀基礎,兩者的差異性是二者協(xié)調配合的現(xiàn)實必要性。封閉經濟的IS-LM曲線、米德沖突、丁伯根法則以及蒙代爾有效市場細分等理論是財政貨幣政策搭配理論的基礎。
[關鍵詞]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政策搭配
[中圖分類號]F81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5)02-0149-03
[作者簡介]張麗莉(1980-),女,漢族,黑龍江人,講師,博士,研究方向:世界經濟。一、財政與貨幣政策的一致性
財政與貨幣政策作為最重要的兩大宏觀調控政策,是國家實行需求管理和調節(jié)經濟的有力武器,兩者間的緊密聯(lián)系從根本上說是來源于服務最終目標的一致性。政府宏觀調控的最終目標有四個:經濟增長、物價穩(wěn)定、充分就業(yè)和國際收支平衡。這四大目標的本質都是保持宏觀經濟的穩(wěn)定性。因而無論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作為國家調控宏觀經濟的政策手段,其目標指向必定具有一致性。此外,兩大政策的一致性還表現(xiàn)為政策手段的互補性和傳導機制的互動性。眾所周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某些領域存在交叉和重疊,如國債與財政存款領域等。在這些領域中,財政貨幣政策互為補充、互為影響:財政收支活動影響中央銀行資產負債的變化,財政政策將資金運動的方向傳遞給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不同的融資方式也會對貨幣政策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反之,貨幣政策通過信貸等渠道(信貸收入的來源、信貸資金的使用方向等)影響著財政政策??傊斦c貨幣政策之間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和互動使二者成為一個有機整體,這在客觀上必然要求兩大政策進行協(xié)調配合。
二、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差異性
1兩者調節(jié)的側重點存在差異性
宏觀經濟得以正常平穩(wěn)運行的基礎是社會總供求相對平衡的實現(xiàn)??偣┣蟮钠胶獍偭科胶夂徒Y構平衡。財政政策更加側重于調節(jié)經濟結構平衡,貨幣政策更加側重于調節(jié)經濟總量平衡。從財政政策來看,在調控資金流向上相對自由度較高,可以通過收入機制和分配機制,直接調節(jié)產業(yè)結構、經濟結構和部門結構的各個方面,從而達到優(yōu)化國家宏觀經濟結構的目的。從貨幣政策來看,中央銀行能夠動用多種政策工具調節(jié)基礎貨幣量和貨幣乘數,從而決定社會的貨幣供給總量,貨幣供給總量又決定著商品的需求總量,商品的供給總量反過來決定著貨幣的需求總量,由此可見,實現(xiàn)貨幣的均衡實際上也就實現(xiàn)了總供求的總量平衡,因此貨幣政策主要用于調節(jié)經濟總量平衡。
2兩者調節(jié)的手段存在差異性
一般地,宏觀政策調控手段的選擇是由政策本身的性質及其目標決定,即使同一政策在不同階段,其性質和具體目標也不盡相同,因此采取的手段也有所差別。財政和貨幣政策作為兩種不同的調控政策,它們在調控手段上存在較大差異。中國財政政策的基本手段主要有財政投資、稅收、預算支出、財政補貼等,貨幣政策的基本手段主要有利率、匯率、公開市場業(yè)務、存款準備金等。
3兩者調節(jié)的領域存在差異性
貨幣政策的調節(jié)領域主要集中于經濟領域,而相比于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調節(jié)領域更為寬泛,不僅局限于經濟領域,還涉及社會發(fā)展的非經濟領域。具體地說,貨幣政策是通過改變貨幣供應量來影響國民經濟,貨幣供應量的改變主要發(fā)生于流通環(huán)節(jié),對流通環(huán)節(jié)的調控主要集中于市場經濟領域,在這一系列的連鎖反饋過程中,貨幣政策要發(fā)揮其功能需要商業(yè)銀行的配合和傳導,因此受金融系統(tǒng)邊界的制約,由此可見這種政策的調節(jié)領域比較有限。財政政策主要發(fā)生于國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環(huán)節(jié),通過財政收入和支出的變動涉及社會穩(wěn)定各個方面的實現(xiàn),特別是在縮小收入差距,推動科教文衛(wèi)事業(yè)的發(fā)展等領域,具有貨幣政策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
4兩者調節(jié)的作用機制存在差異性
財政政策更關注經濟公平,貨幣政策更體現(xiàn)經濟效率。這是因為,盡管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調控的都是貨幣資金,但其資金的性質明顯不同。貨幣政策調控的資金為借貸資金,具有明顯的償還性,其資金使用效益的提高會使經濟的運行更富有效率;相比之下,財政政策的貨幣資金較具有無償性。通過資金的無償占有和使用,調節(jié)不同人群、不同地區(qū)、不同行業(yè)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實現(xiàn)社會的公平。
5兩者調節(jié)的時滯存在差異性
從政策制定角度來看,財政政策的制定時滯較長,而貨幣政策的制定時滯較短。政府制定和修訂財政政策要經過立法機關審議和批準,有一整套極其嚴格的程序,不允許隨意變動年初的財政預算,因此往往需要較長的周期。貨幣政策的制定和修訂由中央銀行決定,中央銀行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所以政策的變動時滯較短。從政策執(zhí)行角度來看,貨幣政策時滯較長,財政政策時滯較短。貨幣政策的實施要有傳導渠道承載,無論通過利率渠道傳導還是通過信貸渠道傳導,都需要較長的傳導鏈條,因而貨幣政策部分乃至全部效力的發(fā)揮要有較長的時間分布間隔。財政政策一般通過政府直接安排收支,且政策實施具有某種強制性,其達到的效果也較易在短時間內顯現(xiàn)。
6兩者調節(jié)的方式存在差異性
盡管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體系以間接調控為基本特點,但財政政策能夠由政府直接調節(jié)和控制來實現(xiàn),因而更具有直接性,特別是在調節(jié)經濟結構領域,通過財政支出的增減變動和稅率的大小變化,可以直接作用于投資和消費的結構與規(guī)模。相比較而言,貨幣政策的間接性較強。政策的實施不僅需要暢通的傳導路徑為依托,還需要商業(yè)銀行的緊密配合,且政策效應的發(fā)揮還受到企業(yè)管理經營機制的市場化程度以及居民的消費意愿等因素的制約。
綜上所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既具有一致性也存在差異性,表明二者之間密切相關,在宏觀調控中不可替代和相互補充。因此在實踐中,只有根據自身特點將兩者有效結合在一起,才能更容易和準確地達到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endprint
三、財政與貨幣政策搭配的理論綜述
1封閉經濟條件下IS-LM模型
IS-LM模型是由John Richard Hicks和Alvin Hansen(1937)在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基礎上得出的一個經濟分析模型,用于反映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的條件下,國民收入和利率的關系,該模型廣泛應用于財政與貨幣政策研究。
IS曲線用來描述產品市場均衡,根據封閉經濟國民收入等式:
Y=C+I+G
可以獲得關于收入和利率關系的向右下方傾斜的IS曲線。LM曲線用來描述貨幣市場均衡,根據等式M/P=L1(r)+L2(y) 可以獲得關于收入和利率關系的向右上方傾斜的LM曲線。IS與LM曲線的交點意味著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時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然而這一均衡并不是充分就業(yè)時的均衡,因此需要財政與貨幣政策進行調節(jié),其中財政政策改變IS曲線的位置,貨幣政策改變LM曲線的位置,通過IS和LM曲線位置的變化,實現(xiàn)充分就業(yè)下的均衡狀態(tài)。
伴隨著IS-LM模型的誕生,經濟學家對它的批評和指責就不絕于耳。例如,模型的創(chuàng)始人JRHicks就公開表達了對該模型的不滿:IS曲線表示的是流量均衡關系,而LM曲線表示的是存量均衡關系。若要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在一年中同時達到均衡,則在整個過程中貨幣的供給必須與需求保持相等,這只有在不確定的預期每天都正確的情況下實現(xiàn),這顯然不可能。ALeijonhufvud的批評指出:IS-LM模型的一個假設是兩種市場的均衡相互獨立,一條曲線的變動不會引起另一條曲線的變動,這種假設不正確,IS和LM應該是相互依存的關系。盡管各種對IS-LM模型的批評不無道理,但并沒有因此撼動該模型在現(xiàn)代宏觀經濟學的重要地位。無論是后來的貨幣學派、理性預期學派還是供給學派,其理論都沒有取代正統(tǒng)的IS-LM模型,反而被納入該模型,豐富和拓展了該模型。因而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上都證明IS-LM模型的巨大價值,是政府分析財政貨幣政策的重要工具。
2米德沖突
開放經濟下,宏觀經濟政策不僅要實現(xiàn)內部均衡,還要實現(xiàn)外部均衡。當一種經濟政策面對兩個宏觀經濟目標時,就會出現(xiàn)內外沖突的問題。詹姆斯·米德最早研究了這個問題,稱之為“米德沖突”。他詳細分析了兩國為維持內外均衡的金融政策之間存在的沖突:設定兩個國家A和B,在A國的國內支出上出現(xiàn)了自發(fā)緊縮,其結果導致了A、B兩國國民收入的緊縮,并且使國際貿易朝著有利于A國的方向變動。在這種情況下,A國需要采取政策性膨脹來實現(xiàn)內外均衡。具體地說,就是一方面停止國內的蕭條以實現(xiàn)內部均衡,另一方面抑制A國進口需求的縮減和A國的貿易差額移向順差以實現(xiàn)外部均衡,對A國來說,這不會產生政策沖突問題。但如果A國不這樣做,B國就會面臨嚴重的政策沖突。為了實現(xiàn)內部均衡,B國的國內支出需要有政策性膨脹來制止經濟蕭條,但為了外部均衡,B國又要求國內支出有政策性收縮,以便在A國對B國出口需求縮減的同時,限制B國的進口需求。這就存在尖銳的政策沖突,穩(wěn)定國民收入的政策性膨脹會導致國際收支更加不均衡,可使國際收支達到均衡的政策性緊縮又會加劇國民收入的下降。
可見,在米德的分析中,內外均衡的矛盾表現(xiàn)為國內總需求緊縮和國際收支逆差之間的矛盾。由于政府只能運用金融政策一種工具,因此必然導致調控中左支右絀的情況。以上米德的論述傳遞出這樣一個信息:在開放經濟中內外均衡的沖突十分常見和頻繁,單一的金融政策無法解決內外均衡沖突的兩難困境,運用政策搭配才是治本之道。米德的這一思想構筑了政策搭配理論的基石。隨后經濟學家們在此領域的研究都是以米德沖突理論為依據展開的。
3丁伯根法則
為解決內外均衡的沖突問題,經濟學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丁伯根(JTinbergen)最早提出將政策目標和工具聯(lián)系在一起的數學模型,論證了要實現(xiàn)N個獨立的政策目標,至少要有相互獨立的N種有效的政策工具。這一理論被稱為丁伯根法則。
丁伯根法則可以簡單表述為:假設存在兩個宏觀經濟目標T1、T2,可以使用兩種政策工具I1、I2,政策調控追求的宏觀經濟目標T1、T2即為最優(yōu)目標,經濟目標是政策工具的線性函數,則有:
T1=A1·I1+A2·I2
T2=B1·I1+B2·I2
當A1/B1≠A2/B2時,可以求解出達到最優(yōu)目標水平T1、T2時所需要的I1、I2的水平:
I1=(B2·T1-A2·T2)/(A1·B2-B1·A2)
I2=(A1·T2-B1·T1)/(A1·B2-B1·A2)
這說明,只要政府能夠運用兩種獨立的政策工具,就可以通過政策工具的配合達到理想的經濟目標。當A1/B1=A2/B2時,方程組無解,這意味著兩種政策工具對兩個宏觀經濟目標有相同的影響,可以視為一個獨立的政策工具,因而不可能全部實現(xiàn)兩個獨立的經濟目標。
丁伯根法則對經濟政策理論具有深遠意義,它的重要貢獻在于研究了政策搭配的數量匹配性,并提供了一個可擴充性較強的數學模型。該法則還進一步強調了眾多且廣泛的政策搭配是實現(xiàn)經濟內外均衡發(fā)展的客觀要求。
4蒙代爾有效市場分類原則
在政策目標和政策工具的匹配問題上,盡管“丁伯根原理”被廣為認同,但缺乏可操作性。現(xiàn)實中政府在運用財政和貨幣政策應對內外均衡兩種目標時常常會遇到邏輯上和指導思想上的困難,不能實現(xiàn)政策目標。蒙代爾認為,造成這種困難的原因在于丁伯根原理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視為同等效力的政策工具,但實際上不同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果是不同的。蒙代爾借用兩目標-兩工具模型提出了絕對優(yōu)勢原則和比較優(yōu)勢原則,構成了蒙代爾有效市場分類原則的核心內容。該原則的政策決策模型可簡單概括為:
T1=a1·I1+a2·I2
T2=b1·I1+b2·I2endprint
其中T為政策目標,I為政策工具,a、b為結構系數。為達到政策目標,政策制定者要將政策工具效力進行比較。當a1
蒙代爾在指派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時,認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配合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以財政政策對外,貨幣政策對內,這樣搭配的結果會擴大國際收支不平衡;另一種方法是以貨幣政策對外,財政政策對內,這樣能夠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縮小國際收支的失衡。據此蒙代爾主張以財政政策促進內部均衡,以貨幣政策促進外部均衡。有效市場分類原則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其意義在于揭示出不同政策工具擁有不同政策效果,以絕對優(yōu)勢或相對優(yōu)勢指派政策工具,有利于政策目標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姜波克,傅浩,錢鋼開放經濟下的政策搭配[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22-24
[2]趙麗芬我國財政貨幣政策作用關系實證研究——基于VAR模型的檢驗分析[J]財經研究,2006,32(2):42-53
[3]程實基于均衡視角的財政貨幣政策搭配研究[D]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7:60-88
[4] 昌忠澤,王俊中國經濟內外失衡下的宏觀經濟政策選擇[J] 中國軟科學,2008(1):26-33
[5] 馮彩調控我國內外均衡沖突的政策選擇:基于政策搭配理論的研究[J] 亞太經濟,2008(4):91-98
Abstract:Fiscal policy and monetary policy are two major policy tools of macroeconomic control, and they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s to realize the goal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 when they closely match. The theory to explain the necessity coordination and consistency of these two policy tools are the objective basis of their coordination. The theory to expla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policy tools are the realistic necessity of their coordination. The closed IS-LM curve, and Meade Conflict, and Tinbergens Rule and the Principle of Effective Market Classification are the foundation of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 coordination.
Key words:fiscal policy; monetary policy; the policy mix(責任編輯:梁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