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鳳云
摘 要: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時,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生就愿學,愛學,樂學。故事教學使學生進入某中角色,感到不是在學英語,而是在用英語與別人交際,因此,故事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吸引興趣;多元智能;想象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5-062-02
那怎樣讓孩子與英語有零距離的接觸呢?就是講故事。我們的孩子喜歡聽故事,喜歡講故事。通過故事這個載體,孩子們可能很容易得去接近她。所以由于對故事情節(jié)好奇心的驅使,他開始從簡單的一個單詞,一個句子就開始了。我國英語教學已經(jīng)開展多年,但是始終有一個難以突破的瓶頸:學生經(jīng)過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學習,識記了上萬個單詞,但仍然難以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與他人進行交流。英語故事是學生們喜歡的學習材料,也是老師平時苦于尋找的教學補充材料。通過講故事,表演故事等形式在一定條件下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能豐富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學習故事包含了理解和運用兩個方面,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理解故事內(nèi)容,必須運用所學詞匯和語言結構,在學習故事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自己語言水平。
下面我就自己教學中的實際情況談談對故事教學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看法。
一、故事教學的優(yōu)點
1、故事教學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并能滿足小學各個年齡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
有些老師錯誤地認為,只有小學低段的孩子適用故事教學,其實不然。無論是低段的孩子還是高段的孩子,聽故事、學習故事、講故事對他們的成長和語言學習都有著很大的作用,在通過聽故事和學習故事的過程中,他們可以接受大量的信息輸入,通過故事這個特有的載體學習英語知識,并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和見聞,再產(chǎn)生信息的輸出。中學生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在故事所提供的世界里盡情享受、隨意創(chuàng)造。
2、故事教學吸引學生興趣。
從故事本身來講,從原來的單一的單詞、句子轉變到了一個個的故事,而且故事可以千變?nèi)f化,可以是中國的,也可以是國外的;可以是教師自編的,也可以是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的。用師生共同喜歡的材料進行教學,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和學習的效率。興趣被激發(fā),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和教師的興趣將激發(fā)雙方更大的潛能,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時,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生就愿學,愛學,樂學,給了彼此更廣闊的空間。學生的興趣在哪呢?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小學生都是忠實的“故事迷”。
3、故事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多元智能
根據(jù)故事教學的內(nèi)容,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通過表演,讓學生在聲音、圖片、動作的媒介下,調(diào)動學生的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使其全面感知,并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際。這樣故事教學能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逐步提高。學校在發(fā)展學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時,必須留意每一個學生只會在某一、兩方面的智能特別突出,而當學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進度時,不要讓學生因此而受到責罰和自卑。
二、故事教學的時機
在故事教學中,我們倡導“故事型”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即是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經(jīng)典故事或符合孩子心理年齡和心理需求的教師編的故事,以所要學習的英語單詞或句子為主體,運用一切可以運用的資源,如:多媒體,教師肢體語言,教學環(huán)境等進行英語學習的一種方式。小學生大都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有濃厚的興趣,但是興趣難以持久。雖然故事素材無窮無盡,如果課堂教學中頻頻出現(xiàn),久了學生會厭倦。因此,我們要選擇有利的教學時機,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1)呈現(xiàn)階段。以已學的詞、句為主要內(nèi)容,編說故事,鋪墊下文;或是從新的語言點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節(jié)簡單,而又具童趣帶有懸念的情境,喚起學生學習的欲望。
(2)操練階段。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操練時,教師通常采用各種形式的讀,如跟老師讀,跟錄音讀,一排一排讀,齊讀,對話式讀等。像這些機械重復地讀,學生會很厭煩。為避免單調(diào)、機械、千篇一律的操練給學生帶來的疲勞,就可采用故事教學。
(3)發(fā)展階段。英語課堂教學的發(fā)展階段,實質就是教師引領學生通過想象、創(chuàng)新、交際、體驗,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我們抓住這個有利的發(fā)展時機,組織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通過故事加以綜合和實踐。
三、故事教學實施的條件
故事教學既然是以故事為載體,它就一定需要教師采用適合的故事,可以是利用國內(nèi)外廣為流傳的故事,也可以是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自編的故事,還可以是學生編的故事等等。但在故事開始,必須得有一定故事情境的展現(xiàn),若無任何情境、提示,要學生去學習、編演一個故事,無異于一個沒有指明燈的航船,在大海里盲目地航行,非常困難。一次,呈現(xiàn)直接的故事內(nèi)容的圖片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學生了解故事,明白他們要學習點什么,激發(fā)想象力。
1、教師應該有豐富的想象力和童趣。故事型的課堂以故事為整堂課的框架,也就是說故事的好壞關系到一堂課的整體印象。如何設計或引用一個故事,就要看教師本身。教師如果能讓自己的想象插上翅膀,讓思維自由的翱翔,那么他/她的故事自然生動,如果再加上教師很有童趣,能理解孩子的快樂,那么故事自然有趣,生動有趣的故事就構成了課堂成功的必要條件。
2、較強的課堂感染力。故事需要教師去呈現(xiàn),教師的投入度就成了最重要的因素。當課堂開始時,教師應該是最快投入課堂的人,進而全身心地融入。
3、利用網(wǎng)絡、多媒體,搜索、自編故事。
能利用各種手段,增加課堂的靈動性。充分利用黑板,用簡筆畫進行故事教學。黑板,是教師展示故事教學的一個最好、最方便的舞臺。隨著故事的發(fā)展,教師可用黑板擦去部分,再添畫部分形象,使得故事能夠順利流暢地進行。故事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情感感染,讓他們不知不覺而又自學自愿地去體會,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感到英語好學也就是體現(xiàn)易學,讓學生樂學,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然而,要實現(xiàn)這些目標并不容易。它給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中我們要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努力,盡自己所能去實現(xiàn)這一目標,也就無愧了。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
[2] 姜 濱.新課改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探究[J]. 學周刊. 2011(28)
[3] 李迎冬.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14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