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祥
摘 要:新課程改革下班級自主管理的嘗試做法:即老師搭建舞臺,讓每一個同學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內在潛力,讓學生自我設計,自主管理,使班主任有所為有所不為,達到無為而治的育人目的。同時,又讓學生在管與被管中約束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從而促進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關鍵詞:老師搭臺;學生唱戲;自我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5-332-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學科改革的優(yōu)勢已日漸顯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教師角色的轉變,也同時潛化到學校的班級建設中。我認為在班級建設中應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嘗試著“老師搭臺,學生唱戲”的管理新模式,讓每一個成員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內在潛力,讓學生自我設計,自主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一、班訓育人,潤物無聲。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只有考慮教育者的權利,考慮他們的情感需求,教育者的高尚動機才會‘內化到學生的心中,才會獲得成效?!被诖?,在學年初,我們便應發(fā)動學生查找名言、篩選名言、創(chuàng)作名言并書寫貼于班級的墻壁上或自已的座右,以此激勵班生追求理想,頑強拼搏。如“我們一直在努力”、“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分鐘”體現了不懈的追求;“有實力才有魅力”、“我是金子,我要發(fā)光”強調了基礎的重要和本質的磨練;“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態(tài)度決定一切,習慣改變一生”更是一種決心的表現;“班興我榮,班衰我恥”、“努力使我們進步,集體讓我們溫暖”、“成功是一種習慣”強調了集體的溫馨和習慣的養(yǎng)成。這些名言由學生動手收集、制作,顯眼醒目,天天見面,規(guī)范學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比班主任苦心婆口的說教效果明顯好得多。
二、制度管人,推陳出新。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是個決策者,而不是執(zhí)行者”,因此,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真正讓班級活而有序,必須改變“一手包辦”的老辦法,又不能“放任自流”,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宏觀調控的合作集體。因此,我們不妨在自主管理方面作了一番摸索,大膽嘗試,以生為本,量化評估,輪值管理,民主監(jiān)督,增強意識,引進競爭。建議做法有四個方面:
1、以生為本,民主立法。
新課程標準強調了學生是班級的主人,制定班級制度不僅是為了班級管理的順利進行,更是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對學生的要求要從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出發(fā)。因此班級的管理主要是學生的管理,學生的管理應追求自我內化的管理,只有把制定班規(guī)的權利交給學生,尊重學生的意見,才能對學生身心健康、學習等方面起促進作用,也才能調動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據此,在開學初便應作出總體設想,要求學生從班生的具體要求提出自己的建議及相應的處理意見,其次,在整理歸類后,召開班干部及學生代表會議,討論并調整補充,最后利用班會,采用表決形式,形成自己獨特的“班級公約”,內容涉及衛(wèi)生、紀律、午休、晚自修的具體要求。這樣,讓學生“當家作主”,自我立法,自我約束,符合學生的內心所需、集體所需,使班主任有所為有所不為,達到無為而治的育人目的。
2、輪值管理,齊抓共管。
《新課程標準》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管理能力,我們不妨采用輪值管理的方法,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具體做法是:班級每天由一名同學負責班級的全面工作,包括檢查儀容儀表、考勤、衛(wèi)生、組織午休和晚自修,兩操鍛練,隨時記載,逐一點評,次日利用晨會進行反饋,獎罰分明。這樣,讓每一位同學在參與班級的管理中,從中體會當班干部的酸甜苦辣,并得到相應的鍛煉,同時,又在管與被管中約束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從而促進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3、民主監(jiān)督,公正公平。
為預防“徇情枉法”現象的發(fā)生,班級又該相應地配備了“監(jiān)督小組”,由班長、班干部、學生代表組成若干小組,班長任組長,班干部、學生代表任成員,每周一組。具體做法是:每一天,值日同學在《誠實登記簿》上登記違紀現象及執(zhí)行“處罰”,應由紀律監(jiān)督小組成員審核,監(jiān)督“執(zhí)法”,以達公平、公正之效。
4、強弱攜手,合作競爭。
為配合輪流值日制度,又要根據學生綜合情況,在班級中設立競爭小組,并要求他們自定小組的組名和口號。在學習、紀律、衛(wèi)生等方面進行量化評比,量化競爭,期末總評,適當鼓勵。這樣,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糾正,互相鼓勵,互相幫助,從而達到共同提高,比如,有個別小組中的某個同學在紀律、衛(wèi)生方面扣了分,他們便會主動幫助他、鼓勵他、督促他,有的同學學習不好,影響小組的加分,那些學習好的同學便會主動輔導他,學習不好者則表現得更虛心、更主動。因為青少年的好勝心較強,有一種“人人爭第一”的心理,因此實行小組競爭以來,學生的行為習慣漸漸地向好的方面發(fā)展,學風班貌則呈現一種你爭我趕,一片生機的良好態(tài)勢。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我們應當讓學生真正成為班集體建設的主角,“老師搭臺,學生唱戲”的管理新模式能充分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能使全體同學認識到“人人是班級的主人”,在“當家作主”中得到很好的鍛煉。從而使班級形成一個有正氣、有朝氣,同時又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的良好班風,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