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鑫鵬
摘 要:文章在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下沙大學城內的在校大學生進行政治信仰現(xiàn)狀的調研的基礎上,分析梳理“90后”大學生出現(xiàn)政治信仰危機的主要原因。根據(jù)“90后”大學生的群體特征及其政治信仰危機形成的原因,筆者從社會、學校、家庭,三個層面上提出有針對性和時效性的對策,幫助“90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社會主義政治信仰。
關鍵詞:90后;大學生;政治信仰;危機;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5-006-02
一、引言
政治信仰是指在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個人或社會群體,對理想社會模式及社會政治思想的自覺選擇、真誠信服和執(zhí)著追求,它是建立在對客觀世界認識基礎上的一種思想意識,是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個性心理特征。在我國,政治信仰的基本內容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的信念、對共產黨的信任和對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信心。
自2008年秋季入學后,我國高校迎來了第一批“90后”大學生,目前在校大學生已經(jīng)基本都是“90后”。他們特點鮮明,喜歡新奇的事物,創(chuàng)造力強,追求個性,思想與行為與眾不同,他們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然而性格脆弱、孤僻甚至不堪一擊,對物質要求高,行事功利化,以自我為中心,善變也是突出特點之一?!?0后”大學生出生在一個全球大發(fā)展、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多種因素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同時也關系著他們的政治信仰的形成?!?0后”大學生的政治信仰正確與否,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國家未來的命運。
二、“90后”大學生政治信仰現(xiàn)狀
為了更加有效地了解“90后”大學生的政治信仰狀況,筆者于2014年12月份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下沙大學城內的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次調查隨機發(fā)放了500份問卷,采取無記名的方式,共收回問卷476份,其中有效問卷463份,有效率為92.6%。筆者通過分析問卷,對“90后”大學生政治信仰的特征進行了歸類梳理,概括來講,有以下三類:
1、政治信仰認知模糊趨勢明顯
什么是政治信仰?很多“90后”大學生對此知之甚少,甚至根本就回答不出。對“90后”大學生政治信仰現(xiàn)狀的調查中,在回答“你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這一問題時,43%的受調查者認為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發(fā)展馬克思主義;20%的受調查者覺得馬克思主義已經(jīng)過時,應該放棄;不清楚何為馬克思主義的受調查者比例高達14.5%;9%的認為馬克思主義并非真理,不再相信;選擇“其他”的比例亦高達13.5%。在當今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是我黨的主流信仰,從調查結果來看,“90后”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認識不夠,從而可以看出“90后”大學生政治信仰認知比較模糊,而且趨勢比較明顯。
2、政治信仰呈現(xiàn)多元化和復雜化的發(fā)展趨勢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多元文化已經(jīng)成為當今世界的客觀現(xiàn)實?!?0后”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還沒有完全確立,他們思想意識和政治信仰極易受到社會多元文化的影響,并隨之改變。政治信仰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多元化文化的存在必然使政治信仰呈現(xiàn)多元化和復雜化。從表1可以看出,不管政治信仰是馬克思主義、實用主義、拜金主義、宗教、無所謂還是其他態(tài)度的都有一定的比例,這說明“90后”大學生政治信仰呈現(xiàn)多元化和復雜化的發(fā)展趨勢。
3、政治信仰功利化和弱化并存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人們的傳統(tǒng)價值觀發(fā)生了較大的轉變,“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拜金主義” 等消極價值取向日益盛行。價值取向對信仰形成有決定性的影響,而“90后”大學生的價值觀還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部分大學生在選擇政治信仰的過程中迷失自我。調查資料表明,有43%的受調查者的入黨動機不單純,不是因為信仰共產主義,而是為了對自己的事業(yè)有幫助,謀求更好的前途,政治信仰功利性明顯。另外,從表1中可以看出,信仰馬克思主義的百分比依次是46.9%、32%和19.6%,呈現(xiàn)降序的趨勢,這表明“90后”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危機,他們對馬克思主義信任度在不斷的弱化。
三、“90后”大學生政治信仰危機的成因
不可否認,部分“90后”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危機,原因是多方面的,總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1、社會原因
(1)文化方面的影響。“90后”大學生成長于文化多元化的時代大背景下,隨著時代發(fā)展,國家之間關系越來越緊密,使得各國的文化及價值觀不斷涌入我國。在此過程中不同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不斷碰撞,造成了政治信仰多元化。
(2)經(jīng)濟方面的影響。改革開放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出現(xiàn)了收入差距不斷拉大、貧富差距懸殊的現(xiàn)象。市場經(jīng)濟轉型使得物質得到極大的豐富,與之相匹配的生活方式“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個人主義”應運而生。利益的驅動使得“90后”大學生的信仰呈現(xiàn)功利化。
(3)政治方面的原因。有些機關部門辦事效率低下,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信息不透明,政務不公開,使得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一些干部以權謀私、貪污受賄,使社會風氣受到嚴重影響。這些情況讓大學生對黨和政府信任弱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淡化。
2、學校原因
(1)學校評判體系單一。如何判斷一個學生優(yōu)秀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生考試成績如何。這使得大學生只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功利化傾向明顯。(2)高校里“兩課”作用逐步在削弱。高?!皟烧n”內容枯燥,教學形式單一,做不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大學生為了應付考試拿學分,根本學不到知識,更別說能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刻內涵。高校對政治信仰教育在教育內容、形式都不夠重視,使得“90后”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出現(xiàn)淡化的情況。
(3)部分高校教師的政治素養(yǎng)不高,本身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不夠,平時對一些社會現(xiàn)象的錯誤理解和強烈不滿帶進課堂,發(fā)表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給大學生做了錯誤示范,帶來消極的影響。
3、家庭原因
在家庭中,父母以自己的生活閱歷、人生信仰和價值取向影響子女的思想行為。絕大部分“90后”大學生來自“4-2-1”家庭,在家備受寵愛,養(yǎng)成了坐享其成的習慣,而且許多家庭從小給子女灌輸不能吃虧的功利主義思想。對于學習和教育,許多家庭認為其目的就是為了子女將來能夠飛黃騰達,有個好“錢”途。從小就在這種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不斷加強,逐漸根深蒂固,使得功利主義和拜金主義在大學生中滋生蔓延。另外,在有宗教信仰的家庭中生活的大學生,從小就耳濡目染,逐漸對宗教產生興趣,久而久之就成了宗教信仰。
4、自身原因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進入大學之后,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迅速,但是又都尚未成熟。隨著心理和生理的不斷發(fā)展,自我意識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當?shù)玫酵饨缈隙〞r,會讓他們自信心膨脹,盲目自大;當現(xiàn)實和想象中的不一樣時,會讓他們自我懷疑,敏感而又脆弱,缺乏自信?!?0后”大學生社會經(jīng)驗欠缺,人生閱歷尚淺,常憑經(jīng)驗和直覺來應對社會。對于一些舶來的思想和價值觀念,因為他們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受限,很難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部分大學生盲目跟風,形成錯誤的政治信仰。
四、“90后”大學生政治信仰危機化解途徑
政治信仰是信仰的最高層次,決定著其他的價值取向,它不僅對個體追求理想具有強大的驅動力,而且對組織一個團結有力的集體有著舉足輕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政治信仰能夠增強國家、民族和社會的凝聚力,能夠規(guī)范個人的政治行為,也能夠指導社會運動和社會發(fā)展的前進方向。因此,強化政治信仰對國家、民族、社會及個人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90后”大學生如果出現(xiàn)政治信仰危機,就會影響他們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認識,從而對社會主義事業(yè)失去信心,對共產主義產生懷疑,思想和行為就會偏離正確的方向,削弱社會凝聚力,嚴重時會阻礙社會的發(fā)展。筆者認為,化解“90后”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危機主要從以下三個層面著手:
1、社會層面
政府要加強科學理論引導,幫助“90后”大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認識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大力發(fā)展經(jīng)濟,不斷改善民生,增強“90后”大學生對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信心。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社會道德風尚,倡導真善美的社會風氣,為“90后”大學生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進一步凈化社會環(huán)境,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增強“90后”大學生對社會制度的認可。加強黨風廉政和工作作風建設,健全社會監(jiān)督懲治制度及防腐體系,加大反腐力度,遏制住黨內違法、腐敗現(xiàn)象,增強“90后”大學生對黨和政府的信心。加強對網(wǎng)絡等傳播媒體的監(jiān)管,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增強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宣揚,傳承中華民族光榮傳統(tǒng),指導“90后”大學生正確對待舶來文化,提高對消極思想的辨別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及科學的社會主義政治信仰。
2、學校層面
學校建設好校園文化,做好高校宣傳工作,把握好重大事件的輿論導向,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2015年初,《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出臺,這充分表明高校作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前沿陣地,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進一步發(fā)揮高校政治信仰教育的主陣地作用,加強高校的政治信仰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相互滲透,不斷豐富政治信仰教育的內容,突破政治信仰教育的局限性。提升高校教師整體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組建優(yōu)秀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教師隊伍,強化政治信仰教育課堂主渠道作用,充分發(fā)揮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作用;培養(yǎng)“90后”大學生先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骨干隊伍,在學生群體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開展形式豐富的政治信仰教育實踐活動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普及活動,有利于引導“90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助于“90后”大學生了解國情、認清社會形勢,確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大力開展科學知識普及活動,掃清“90后”大學生認知盲點。
3、家庭層面
家庭是大學生接受政治信仰教育的起點。家長要重視家庭教育的引導,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與修養(yǎng),增強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的意識,重視對子女政治信仰的教育。家長要優(yōu)化家庭教育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風氣,建立和諧的家庭人際關系,關注子女身心健康。家長在運用正確合理的傳統(tǒng)家庭教育方法和內容的同時,要更新家庭教育內容,與社會新形勢接軌。作為家庭的一份子,“90后”大學生應該加強自我教育和學習,注重自我管理,自覺用法律、道德的標準來約束自己的言行,形成完善的自我約束機制;增強自我意識,健全身心發(fā)展,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總之,幫助“90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社會主義政治信仰,不是社會、學?;蛘呒彝畏矫婵梢酝瓿傻?,只有將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多管齊下,相互滲透,積極引導,才能形成科學的社會主義政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