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
[摘要]19世紀美利堅合眾國浪漫主義作家霍桑的長篇小說《紅字》,講述一個發(fā)生在北美殖民地新英格蘭的一個戀愛悲劇。主人公海斯特用自己的堅強和勇敢不但感化了表里不一的丁梅斯代爾,同時也在感化著充滿罪惡的社會;她的情人丁梅斯代爾是一個宗教殉道者的形象,人物命運充滿了悲苦和糾結;她的丈夫齊林沃斯則是一個挖掘很深的反面人物形象,表面的斯文卻無法掩飾內心的陰暗和扭曲。
[關鍵詞]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03-017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85
[本刊網址]http://www.hhxb.net
作為19世紀美利堅合眾國浪漫主義作家霍桑的長篇小說《紅字》創(chuàng)作于1851年。小說以兩百多年前的殖民地時代的美洲為題材,講述一個發(fā)生在北美殖民地新英格蘭的一個戀愛悲劇,但揭露的卻是19世紀資本主義發(fā)展時代美利堅合眾國社會典法的殘酷、宗教的欺騙和道德的虛偽。這本書在當時成為一部暢銷書,作家霍桑在不違背自己良心的前提下,也使這本書取得了一定的商業(yè)效益,招徠了眾多讀者。
一、海斯特:勇敢和堅強
主人公海斯特被寫成了崇高道德的化身,她不但感化了表里不一的丁梅斯代爾,同時也在感化著充滿罪惡的社會。海斯特是一個慘遭教會統(tǒng)治迫害的婦女形象,這個善良美麗的姑娘卻不幸嫁給了偽善、心理陰暗的羅杰奇林沃思,毀掉了自己的幸福。故事的開始,她移居到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丈夫被俘失蹤,她獨自一人生活,期間她遇到了牧師狄梅斯迪爾,開始了一段浪漫的愛情,兩人真心相愛并生下一女,她在與當時黑暗的教會斗爭時,表現(xiàn)的一直很勇敢,事發(fā)后,她被逼帶上那個代表通奸意思的紅字“A”并像犯人一樣游行,她強忍內心的痛苦,當被逼說出那個通奸者的名字時,海斯特堅決不肯?!斑@絕不可能!那烙印烙的太深,你們不可能去掉它。但愿我能忍受他的痛苦和我自己的痛苦!……我的孩子必須找一個天上的父親,可她永遠不會認識一個人間的父親!”終日里受著那些上層階級婦女的輕蔑和侮辱,她不回擊任何打擊,極富忍耐力,因為她樂于助人和善良的天性,很多人開始不按原來的意思去理解那個紅字,不把它看作罪惡的象征,他們說那是“能干”的意思,海斯特用自己的善良改變了輿論對她的看法?!澳切┢矫癜傩諈s早已將海斯特.白蘭的迷誤忘得一干二凈;不,說得更正確些是,他們已開始不再將這紅字視為一種罪惡——為了這罪惡,她忍受了漫長而痛苦的煎熬——的標記,而是把它當成她犯罪后許多善行德象征?!@紅字無異于修女胸前的十字架。它賦予佩戴者以一種神圣性,使她得以逢兇化吉。”相較于自己的情人,在經歷了這么多年的磨煉,她早已變得堅強。經過了七年的折磨,全世界都在蔑視這個孤苦伶仃的女人,可是海斯特挺了過來,她勇敢面對,從未避讓自己堅定的目光,堅強的活著,她相較于自己的情人堅強了許多。丁梅斯代爾到底都保持一個負罪的心,但是在海斯特的眼中,他們的所作所為有它的神圣性,而自己的前夫的復仇才是罪惡的和惡毒的,她一直在鼓勵牧師堅強的活著,不能因為怯懦就死掉,她讓丁梅斯代爾和自己一起離開這個地方,去尋找她們的幸福,她不斷用自己的活力使他振作,這個女人一直用自己的堅強和勇敢去面對苦難。但是在故事的結局,作家安排海斯特回到故里,重新戴上了那個A字,撿起早已遺棄的恥辱,這一切都是她自愿的,她也開始認為自己罪孽深重,要來懺悔一切,似有悔恨之意,這是女性意識的倒退,也不符合人物的性格。
二、牧師丁梅斯代爾:怯懦和糾結
牧師愛上了已有丈夫的海斯特,不斷忍受內心的折磨,雖然沒有在示眾臺上受辱,但是他越發(fā)的陰郁和憔悴,身體也日漸虛弱,在憂傷的內心深處是一個痛苦的世界,這位青年牧師的面頰日漸蒼白,因為他研究學問過于執(zhí)著忘我,更重要的是他經常通宵達旦的進行齋戒和祈禱以求內心的安寧和平靜,他認為這是一種報應,整個人呈現(xiàn)頹廢之勢,每逢安息日,他的面頰變得更加蒼白和瘦削,聲音比以前更加顫抖,在他的靈魂深處,認為自己是罪惡的,他是一個真正的牧師,一個宗教家,他想把自己的世俗部分埋進墳墓,精神部分則永生天國,信仰既給他以支持,同時也將他限制在鐵柵欄之中,無法擺脫內心的糾結,他的生命就快要為此損耗殆盡,每當想到自己的墓地,也總是自道,這墳上不會長出青草,因為這底下埋著一個該詛咒的東西!可見他的內心該是多么的痛苦。越是得到更多人的崇敬,他的內心就越是痛苦不堪,他非??释幸惶炷茉谒闹v壇上告訴人們自己所做的錯事,告訴他的信眾們,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八嬖V他的聽眾說,他卑劣透了,他是最卑劣的人群中一個最卑劣者,一個最壞的罪人,一個令人厭惡的家伙,一個難以想象的邪惡的東西”他最厭惡的就是他悲慘的自我,他想懺悔以求內心的片刻安寧,但這都是做不到。在牧師的內心當中,有一條血淋淋的鞭子在不斷的抽打自己,他想通過肉體的懲罰來減輕內心的苦楚,雖然他的胸前沒有像海斯特一樣帶一個“A”字,但是這個字早已深深刻在了牧師的靈魂當中。牧師在供出真相和害怕膽怯中備受煎熬,他只有在夜晚沒人的時候來到枷刑臺站在海斯特站過的地方,進行徒勞的贖罪表白。就如同他自己所說:“如果我是一個無神論者,一個沒良心的人,一個粗魯野蠻的壞蛋,或許早就得到了平靜。不,我本來就不該失去它的!可是,說到我的靈魂,無論我有多大能耐,上帝所賜予我的才智都統(tǒng)統(tǒng)成了精神折磨的手段。”在牧師的心目中,即便是他為人們做了好事,也不能給自己帶來快慰,相反更加痛苦和自責,他認為自己的靈魂是污穢的,這樣一個墮落的靈魂是沒有資格拯救和凈化別人的靈魂的,他認為自己的一切都顯得那么的虛偽,表里不一,自己的贖罪已經做了夠多了,但是懺悔壓根談不上,除非自己向眾人說出真相,不然自己只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自己的內心當中全是空虛和死亡。牧師在自我心靈的摧殘和羅杰·齊林沃思毒害的雙重折磨下,精神瀕臨崩潰和瓦解。海斯特勸說他和自己一起離開這里,但是這個懦弱的男人卻沒有這樣的勇氣和力量,他已經沒有精力去抓住自己的幸運。終于有一天,牧師在臨死前鼓起了勇氣上到刑臺和海斯特一起道出真相,他也同時逃出了羅杰·齊林沃思的陰謀,獲得了內心真正的安寧和解脫,不過他到死都認為自己是個罪人,內心充滿了痛苦、罪惡和悔恨,認為應該負起自己的恥辱。因此這是一個宗教殉道者的形象,人物命運充滿了悲苦。endprint
三、羅杰·齊林沃思:偽善和惡毒
這是個長相怪異的人,內心感到孤獨和凄涼,感覺不到一絲一毫的家庭溫暖。他雖然沒有當眾揭穿妻子情人的名字,但卻用更加陰險的方式進行自己的復仇計劃,他既不會害他性命也不會毀壞他的名譽,不是顯示他的仁慈,而是他不愿意接受這種恥辱,這種行為看似慈悲,但事實是用更為陰險的內心折磨的方式去懲罰牧師。他對海斯特說:“你不愿泄露他的名字?不過,他終究逃不出我的掌心,他與你不同,他的衣服未縫有恥辱的紅字,不過,我能看透他的心。但你也不必為他擔心!不要以為我會干涉上天業(yè)已安排定的報應安排,或是以為我會暴露他從而使他受到法律的制裁。你不要以為我會圖謀害他的性命,也不要以為我會毀壞他的名譽——據(jù)我判斷,他是一個頗有名望的人。讓我活著吧!讓他在表面榮譽中藏身,只要他能做到!不過,他終究逃不出我的掌心!”對于他來說,如果直接揭露牧師,那對自己是種恥辱不說,也太便宜了牧師,他要讓牧師遭受到難以想象的痛苦折磨。他以一個教民的身份追隨在牧師的左右,并竭力從牧師的內心當中贏得友誼和信任,他以醫(yī)生的身份不斷接近牧師,不是關心他的疾病,而是探究牧師的個性和氣質,一心想著要鉆進病人的內心,這位精明老練的老醫(yī)生,以他慈父般的和藹和虔誠的愛成為了狄梅斯迪爾形影不離的人。他的表情沉靜,頗有學者風度,但內心卻是丑陋和邪惡的。他利用了牧師對自己的信任,對牧師原本已經痛苦不堪的靈魂進行著無情的摧殘,他讓牧師不斷的認為自己是罪惡的,是虛偽的和骯臟的,雖然自己是為上帝服務的,但是卻與魔鬼相伴,這對于一個虔誠的基督教信徒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在一次次折磨牧師的過程中,他體會到了瘋狂的快感,是一個如撒旦般的惡魔形象。他外表還是一副沉靜,溫和,若無其事的樣子,但在內心藏著邪念,促使他設計一種最為隱蔽的致命的復仇手段,他把自己裝扮成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從而使對方將心中所有的恐懼,痛苦以及悔悟統(tǒng)統(tǒng)向他供認出來,他對牧師竭盡陰險卑劣之能事,只有這樣才足以報仇雪恨。他可以隨心所欲地折磨牧師的內心,使牧師的內心更為恐懼,這一切做得如此陰險又如此不露痕跡,盡管牧師一直模模糊糊的認為有人在窺伺他,但卻始終沒有弄清真相。羅杰·齊林沃思就這樣搜索著他的思想,挖掘和蹂躪著牧師的心,蓄意活活把他折磨死,從中得到快慰,而這一切牧師都被蒙在鼓里。當牧師將真相和盤托出,羅杰就像要斷氣一樣,不能再繼續(xù)自己的陰謀,一旦失去了支撐他的復仇計劃,他也很快就凋謝枯萎起來,在牧師死后不到一年,羅杰也死了。在故事的結尾處,羅杰也似有悔悟,根據(jù)他的遺愿,他將本地和在英國的一筆可觀的財產贈給了海斯特的女兒珠兒,因此這是一個挖掘很深的反面人物形象。
參考文獻:
[1]霍桑.紅字[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2]孫紹先.女性與性權力[M].沈陽:遼寧畫報出版社,2000.
[3]凱特·米利特.性政治[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4]鄭金霞.勇敢叛逆的海斯特[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6):73-74.
[5]馮春燕,莊麗.靈魂苦難的歷程[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1999:44-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