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效民
如今國內的男廁,幾乎每個小便池的上方墻壁都有各式提示:“掃射、亂射,不如瞄準再射”“尿不進是因為你軟,滴外面是因為你短”……可是,如此話語,真能讓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嗎?
事實上,受眾認可才談得上有效傳播。因此,你不能不考慮受眾的難處與喜好。韓國有關人員曾發(fā)現(xiàn),女廁的用水量遠超過男廁,這讓他們有點疑惑不解。經過觀察,原來女士們上廁所時,為避免發(fā)出不愉快的聲響而尷尬總是先放空一水箱的水,借著放水、充水的聲響完成上廁所。了解到這一點后,就在各個廁位安裝了播放背景音樂的設施,只要人一進去就會有悅耳的音樂響起,一直伴隨你出來為止。這樣女廁的用水量就降下來了。
在法國巴黎,有一個街區(qū)遍布酒吧,是夜生活十分豐富的標志性地方,但也存在著一個讓管理者頭疼的問題,即經常有人圖省事在夜里趁黑暗對著墻根撒尿。到了白天,不僅氣味熏人,而且墻上斑斑尿漬也十分不雅。起初,管理者也通過警告、罰款等措施來制止,但效果不佳。后來想出一個辦法,把經常有尿漬的墻根做成波浪形,再有人圖方便時,尿液會反彈到其褲子上。漸漸地,該地區(qū)這種隨處撒尿的行為就消失了。由此可知,在倡導文明的過程中,你一味諷刺或者正經說教,只怕是剃頭挑子——一頭熱;而尊重人性、體諒人性的理念和設計,往往能收出奇制勝之良效。
(作者為北京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