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寧晉縣教育科學研究所055550)
小學語文如何實現個性化閱讀
谷月蕊(河北省寧晉縣教育科學研究所055550)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提高學生閱讀水平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是學生更好學習與工作的重要前提。但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將閱讀課上成了固定模式化的分析課,以講代讀,以教師的分析代替了學生的閱讀實踐,將一篇篇優(yōu)秀的閱讀材料分解成作者、主題等固定的模塊進行機械講述,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還會讓學生對閱讀失去興趣,對語文學科失去興趣。新課程改革提出了個性化閱讀的理念,指出閱讀是學生、教師與文本對話的過程,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那么,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現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呢?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是一種積極的非智力因素,在認知活動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正處于認知初級階段,還沒有形成自主學習意識,他們對學習完全取決于個人喜好。小學生喜歡就會主動參與,積極閱讀,不喜歡就會被動對待,消極閱讀。要實現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教師就要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在閱讀中,教師不要讓學生直接展開閱讀,而是要善于對閱讀進行包裝,吸引學生,打動學生,這樣才能換來學生閱讀的激情與動力。
1.運用音樂元素。音樂對人類有著獨特的吸引力,會直接影響到欣賞者的情感與情緒。歡快的旋律會讓欣賞者從心中產生愉悅感。這是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互動,不需要過多的語言解釋。將音樂引入語文教學,尤其是一些富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在教學前播放音樂,可以起到“未讀其文先感其情”的效果,這樣自然就可以吸引學生、感染學生,從而激起學生閱讀的激情。
2.善于運用圖片。圖片直觀而生動,比起枯燥而靜止的文字更有吸引力。因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課本插圖、簡筆畫等以新的角度來向學生傳遞信息,這樣更能帶給學生視覺上的強烈沖擊。尤其對于以形象認知為主的小學生來說,更能從圖片中獲取豐富而形象的信息。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從而將學生帶入作者所描繪的景與境中。此時,教師再加以相機誘導,自然可以激起學生閱讀的熱情。
每個學生都有著不同的生活閱歷,知識基礎與認知水平,具有明顯的個性差異。而且,學生與作者生活年代不同,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活世界。如果只是單憑文字,學生往往難以深入地解讀文本,只是浮于文字表面,似乎與作者、與文本之間隔著一層紗,而無法走進文本,走進文學的殿堂。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每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都是作者觀察生活,留心生活,對生活的再加工與再創(chuàng)造。要讓學生走進文本,實現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就要發(fā)揮生活的橋梁作用,用生活搭建起通往閱讀的橋梁,喚起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才能讓學生透過文字表面,走進作者,走進文本,實現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圖片、音頻、視頻等資料,還原生活,再現生活,回歸生活,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展開豐富的想象與聯想,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從真實的生活情境之中來獲取更為直接、形象的感受與體會。這樣,學生才能走進作者,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走進文本,獲取獨特的感受與體會,實現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
學生有著豐富的想象力,這正是實現個性化閱讀的關鍵。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營造民主而寬松的教學氛圍,而不是傳統教學中將學生的思維嚴格限定在教材與教參上,這樣只會抹殺學生的個性,將學生的創(chuàng)新扼殺在萌芽中。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意識,不要讓學生迷信教材與教師,而是要以一種批判精神與意識來審視教材,不盲從,不人云亦云,讓學生在寬松而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之中,消除學生心中的不安與畏懼,鼓勵學生大膽地質疑問難,讓學生勇敢地發(fā)表個人不同見解,讓課堂上有更多不同的聲音。正是通過這些不同聲音的交流與碰撞,才能閃現學生思維與創(chuàng)新的火花,而不是在固定思維模式中對文本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閱讀,而是基于學生自身的基礎對文本進行個性化解讀。當然,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質疑,引導學生發(fā)言,對于學生閱讀后見解的評價也至關重要。由于小學生生活閱歷有限,基礎薄弱,所以他們所提出的見解有時是沒有價值的、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此時,教師如果只是簡單地進行是與否的評價,只會將學生剛剛燃起的求知與質疑的火焰熄滅。對于有價值的見解,教師給予必要的表揚與鼓勵這并不是一件難事,而對于學生的沒有價值的見解的評價卻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如果教師武斷否定,會打擊學生參與思考的積極性,讓學生對自己失去信心,甚至對喪失對閱讀的興趣。此時,教師要肯定其勇敢質疑與發(fā)表的積極性,同時又要委婉地指出其不足。教師可以問題來啟發(fā)學生,也可以通過學生間的交流來讓學生自行認識到觀點的不足,自行修正,進而提出有價值的觀點。這樣才能讓學生重拾信心,能夠以更大的勇氣參與到今后的學習中來,展開獨立的思考與積極的思維,從而實現對文本的個性化閱讀。
總之,實現個性化閱讀這是新課程改改下重要的閱讀教學理念,我們要以一切為了學生為宗旨,對閱讀教學進行全面改革,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生活體驗,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這樣,學生才能展開探究性閱讀,形成獨特見解,實現個性化閱讀。
(責編 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