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梅, 郭操, 任宏泉
(江蘇省榮軍醫(yī)院, 1. 藥劑科; 2. 精神科, 江蘇 無錫, 214000)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生活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人出現(xiàn)負性情緒的明顯加劇,而不恰當?shù)男狗绞郊鞍l(fā)泄途徑的缺乏,使人們不能夠很好地排除這些不良情緒,導致出現(xiàn)焦慮、煩躁、抑郁等精神疾病的發(fā)生率有增高的趨勢。焦慮癥是一種典型的心理、精神疾病,是由于患者長期存在恐懼和緊張的情緒,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宣泄途徑,致使患者自身健康和心理上均受到了較大的影響。隨著中國老齡化步伐的加快,在老年人群機體功能降低的同時,心理上的孤獨導致他們更易患有心理上的疾病,焦慮癥的發(fā)病率逐漸增高便是一個重要的方面。焦慮癥的治療較為復雜,除了心理溝通、交流等措施外,藥物治療是其主要的治療手段。近來有研究[1]顯示,艾司西酞普蘭治療焦慮癥安全有效、副反應小。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采用艾司西酞普治療焦慮癥患者,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焦慮癥患者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齡18~60歲,病程2~11個月,平均(5.4±1.5)個月。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和診斷標準(第3版)中焦慮癥的診斷標準,HAMA≥14分。所有患者未合并系統(tǒng)疾病、藥物濫用史及過敏史,無腦部器質性病變。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排除合并有嚴重的器官疾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2組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對照組采用文拉法辛治療,以75 mg/d為起始劑量,根據(jù)病情和耐受情況調整劑量150~225 mg/d。觀察組采用艾司西酞普蘭治療,以5 mg/d為起始劑量,根據(jù)病情和耐受情況調整劑量10~20 mg/d。兩種藥物均為早餐后服用,若合并有睡眠質量較差的患者,給予地西泮、艾司唑侖等鎮(zhèn)靜安眠藥口服。
比較2組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評價治療后1、2、4個星期的焦慮評分變化。焦慮評分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判定,該量表包括14個項目,每個項目評分0~4分,<7分為無焦慮,>7分為可能有焦慮,>14分為肯定有焦慮。療效判定標準:治療6周后焦慮評分的減分率在80%以上為痊愈, 60%~79%為顯著進步, 30%~59%為有效,<30%為無效。痊愈和顯著進步計為總有效率[2]。治療期間對患者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以及臨床癥狀,觀察2組患者是否出現(xiàn)惡心、困倦、口干、便秘等不良反應。
觀察組治療1周后的焦慮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2組治療后2、4周的焦慮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6周后,觀察組中痊愈21例,顯著進步5例,進步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86.7%。對照組中痊愈20例,顯著進步4例,進步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80.0%。2組的總有效率無顯著差異(P>0.05)。
表1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0.05。
2組均無心悸、便秘出現(xiàn),觀察組的惡心、困倦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隨著中國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生活節(jié)奏加快,社會競爭不斷加劇,人們所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精神衛(wèi)生問題日益凸顯。廣泛性焦慮癥是危害人類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之一,該病特有的病程特征,不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產(chǎn)生影響,而且會給患者的家屬帶來沉重的負擔。焦慮癥患者存在著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神經(jīng)遞質失調,目前各種治療指南均建議在焦慮治療中使用抗抑郁藥。該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神經(jīng)遞質失調在焦慮癥患者中比較常見[3-5]。氯硝西泮、地西泮、阿普唑侖等苯二氮類藥物具有抗焦慮的作用,但該類藥物存在軀體依賴、焦慮反跳、困倦和停藥反應。5-羥色胺的再攝取抑制劑類藥物已經(jīng)成為治療焦慮障礙的一線藥物。艾司西酞普蘭為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是一種新型的抗焦慮、抑郁藥物,其可同時作用于5-羥色胺轉運蛋白的基本位點和異構位點,能夠促進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5-羥色胺能作用,抑制神經(jīng)元突觸前膜5-羥色胺的再攝取而起到抗焦慮作用[6]。大量文獻[7]顯示,艾司西酞普蘭具有明確的抗抑郁抗焦慮作用。同時,由于其高度選擇性,僅為其他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用藥量的一半,不良反應也相對較少。本研究結果顯示,艾司西酞普蘭與文拉法辛治療焦慮癥的療效相當,但艾司西酞普蘭治療1周后的HAMA評分顯著低于文拉法辛,且艾司西酞普蘭的不良反應低于文拉法辛,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治療前2組焦慮評分經(jīng)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治療1周時,2組焦慮評分較治療前均有顯著下降,但對照組降低幅度大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2、4周時, 2組焦慮評分繼續(xù)降低,但此時觀察組焦慮評分已低于對照組,雖然經(jīng)比較2組無顯著差異,但表明觀察組效果已優(yōu)于對照組。在治療并發(fā)癥方面,2組主要表現(xiàn)為惡心、困倦、頭疼、頭暈、口干等癥狀,且觀察組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患者例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明艾司西酞普蘭治療焦慮癥臨床有效,安全性好,并發(fā)癥也較少。
[1] 任智勇, 王斌紅, 楊保勝, 等. 艾司西酞普蘭與文拉法辛治療老年抑郁癥的臨床對照研究[J].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2, 10(8): 1015.
[2] 包華.艾司西酞普蘭與文拉法辛治療老年焦慮癥的療效分析[J]. 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1, 37(3): 38.
[3] 諸亞萍, 蔣正言. 艾司西酞普蘭與文拉法辛治療老年焦慮癥的臨床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14): 3347.
[4] 顧鳳華, 韓曉東, 宣春明.艾司西酞普蘭治療廣泛性焦慮癥的療效和安全性[J].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3, 25(19): 15.
[5] 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 2版.長沙: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3: 35.
[6] 陶用富, 趙智慧, 周豪, 等. 坦度螺酮與氯硝西泮治療廣泛性焦慮癥的對照研究[J]. 精神醫(yī)學雜志, 2008, 21(1): 27.
[7] 楊建明, 常雙海, 寇建華. 西酞普蘭治療廣泛性焦慮的臨床觀察[J]. 中外健康文摘: 臨床醫(yī)師, 2008, 5(7):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