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和堅 (福建省連江縣筱埕中心小學 3 5 0 5 0 0)
生活是寫作的基礎,正如葉圣陶先生說的:“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寫作就是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是現(xiàn)實生活的縮影,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就會寫出什么樣的文字。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以生活為基礎,讓學生重新認識寫作,以生活激起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切實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濒斞赶壬苍f過:“作文第一須觀察?!鄙钬S富多彩,就像絢麗的萬花筒一樣。學生無材料可寫,往往是由于他們不善于觀察,因此,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仔細地觀察生活,留心生活中的事物與現(xiàn)象,注意觀察細節(jié),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如在一節(jié)自習課上,天色突然暗了下來,緊接著刮起了一陣陣狂風,還‘嘩嘩嘩”下起雨,明亮的教室陰暗了許多,學生不由自主地往窗外望去。我看到這種情景,沒有批評學生,而是鼓勵他們站在窗前觀察教室外面的景象,我在旁邊做適當指導。我先讓學生仔細觀察雨,之后提問:“春雨是什么樣的?(鼓勵學生多用比喻、擬人)它跟其他季節(jié)的雨有何不同?”學生紛紛回答:“像發(fā)絲、像細線(有一位學生這樣描紛:春雨不像夏雨那么狂躁,不像秋雨那么蕭瑟,不像冬雨那么刺骨,柔柔的、細細的,就像一位仙女總是悄無聲息地來到人們的身邊。接著我又問:“春雨中景色怎樣?遠處?近處?”學生把視線投向遠方,說“遠處群山模模糊糊,近處房屋、樹木被洗刷的非常干凈?!蔽铱创蟛糠謱W生已進入狀態(tài),就啟發(fā)他們想象:“面對此景,你們想做什么?”學生思考了一會兒,紛紛發(fā)表意見:“想跑進雨中,痛痛快快地洗起‘春雨澡’,想脫了鞋襪,找?guī)讉€水坑,打水仗?!边€有一位學生非常詩意地說到:“我想變成一棵小草,在春雨中茁壯成長?!闭谜n氣氛活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課后,雨漸漸小了,我讓學生走出教室去感受雨后校園的空氣,觀察雨后校園的變化,并讓他們按一定順序把所看到的景象寫下來。這次習作,學生興致極高,大多數(shù)學生完成比較快,也寫得比較好。在評講作文時,我告訴學生應該做生活的有心人,主動觀察周圍的事物,平時注意積累,刮風、下雨、打雷、閃電這樣的天氣都應留心觀察,作為今后習作的素材,天長日久,日積月累,他們的寫作水平自然會提高的。
有些學生一上作文課就頭疼,缺乏寫作動機。為此,教師可以把小學生生活中喜聞樂見的活動引進作文課堂中,寓教于樂。如開展一些表演性、故事性、趣味性的活動,讓學生在“玩”中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這樣,學生不但主動參與活動,而且產(chǎn)生了比較強烈的寫作欲望。如“智力競賽”“慶國慶聯(lián)歡會”“教師節(jié)向教師送賀卡”“給孤寡老人送溫暖”等。
例如,在指導學生寫《某種動物》這篇作文時,我預先布置全班學生在家里觀察一種小動物,并制作了許多小動物的頭飾,做好課前準備工作。上課時,我組織學生開展“動物王國開會”的游戲,讓學生佩戴上各種動物頭飾進行自我介紹,生動形象的表演深深地吸引了全班同學,充分調(diào)動了他們的寫作積極性,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許多學生總覺得寫作文無話可說,也有教師抱怨說“農(nóng)村學生見識少,無材料可寫”。其實,生活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人生的天地無限廣闊,只有投向五光十色的生活懷抱的人,才有機會獲得各種各樣的寫作素材。因此,我注意擴大學生的生活面,鼓勵他們參加各種有益實踐活動,主動獲取素材。如植樹節(jié)植樹,變廢為寶科技小制作,環(huán)保實踐活動等。
例如,在一堂寫《一種水果》的作文課上,我有目的、有步驟地引導學生進行“全面實踐”。
(l)用眼看。給每個小組分一種水果,要求下學生通過仔細觀察,能說出水果的名稱、形狀、大小、顏色。
(2)用手摸。讓學生用雙手去觸摸水果的表皮,感覺水果的重量、質(zhì)感。
(3)用鼻聞。讓學生用鼻子嗅一嗅水果所散發(fā)出來的氣味,并說說這種氣味帶來的感覺。
(4)用嘴嘗。讓學生咬一口水果的果肉,并說說它的味道。
經(jīng)過這些實踐,學生對水果有了較深刻、全面的認識。這個時候,再讓學生抓住水果的特點來說就顯得比較容易了,他們寫出來的作文也就不會空洞無物了。例如,樹軍同學在描寫桔子形狀時就這樣寫道:“你剝開桔子皮,就能看到里面藏著十片左右的桔片,看!它們像十分親密無間的小伙伴,你挨著我,我靠著你?!鼻衩魍瑢W在描寫芒果的味道時這樣寫:“你輕輕咬一咬,滑溜溜的果肉立即到了你口中,滑滑嫩嫩的,甜中帶酸,別有一番滋味,我情不自禁地說:‘哇!真棒,舒爽可口,味道好極了!’”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使作文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體集圖、文、聲、像于一體,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為學生營造圖文并茂、聲像俱全、動靜結合的情境,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與聽覺刺激。小學生生活閱歷少,認知水平較低,因此在寫作中無法深刻表達出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此時,我們教師就可利用多媒體將一些學生不熟悉、沒有經(jīng)歷過的情境形象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彌補學生在這方面的缺失,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與心理共鳴。如寫贊美某類人物、地方或歌頌祖國的作文,學生在這方面的生活經(jīng)歷或閱歷極少,甚至是空白的。在教學中,我們可利用多媒體可以將某類人的生活工作情景或祖國的大好河山“搬”到課堂上來,給學生以形象直觀的感受,在他們的腦海中建立聯(lián)系,從而使他們在寫作時更有深度,更有激情。
總之,我們的作文教學要與豐富多彩的生活緊密相連,割裂生活與教學的關系只會讓作文教學離學生越來越遠,使學生失去寫作的興趣與激情,不利于他們寫作素養(yǎng)的提高。只有將學生的習作與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才能使他們真正成為習作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