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勇 (青海省海西州茫崖石棉礦中學 816499)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不喜歡寫作文,一提到作文就眉頭緊皺,唉聲嘆氣,搜腸刮肚也寫不出幾個字來。所以我在寫作教學中不斷探索,總結方法,得出以下幾點經(jīng)驗,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一些建議。
學生作文寫得好與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所積累作文材料的多寡:頭腦中有著豐富的素材庫,在寫作時就可以信手拈來,得心應手;反之,沒有素材,在寫作的時候就會無從下手。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大量積累作文素材呢?我們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生活是語文最大的課堂,生活中有很多的素材,如果細心觀察,加以積累,就會成為學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比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注意觀察一些人物、景物、花草樹木,觀察陰晴冷暖,堅持寫觀察日記,積累豐富的素材。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很多的名句、諺語都向我們揭示了讀書的好處。讀書之于寫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積累廣泛的素材,豐富學生的作文內容。一般來說,書中的精彩警策的語句,生動形象的描寫,新穎深刻的觀點,活潑有趣的對話等,都可以分類摘錄。為了以后查閱方便,在摘錄原文的后面注明材料的出處也是必要的。不少學生寫過摘錄或讀書筆記,但堅持寫的卻不多,多半是半途而廢。所以,我們要鼓勵學生閱讀、積累,時刻督促學生邊讀邊寫,讀寫結合,積累素材,從而獲得靈感。
說話是口頭表達,作文是書面表達,很多時候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較強,說起話來滔滔不絕,有理有據(jù),可是在書面表達上卻捉襟見肘,絞盡腦汁。其實,“口頭為‘語’,書面為‘文’”,寫作無非就是把口頭表達落實到書面上。所以我們可以在寫作之前,先要求學生“說”作文,將所要寫作的話題口頭表達出來。在口頭表達的過程之中,學生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可以將這些想法和意見記錄下來,將學生口頭表達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出來,讓其思考、改進,在寫作過程中時刻注意。這樣一來,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作文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語言是文章的血肉,語言平淡無奇,那么文章勢必會缺乏吸引讀者的魅力,而且文章整體上會降低質量,無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寫作教學中,要注意錘煉語言,引導學生多注意語言的選擇與運用,多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引經(jīng)據(jù)典,使文章增添光彩。此外,在一些字詞的選用上,也要多進行推敲:什么樣的字詞能表達什么樣的感情,什么樣的語境不適合用什么樣的詞語,這些都需要學生多加考慮,進行錘煉。
很多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感覺身邊發(fā)生的小事不值一提,所以都會編一些情節(jié)和人物,試圖寫得“驚天地、泣鬼神”,但是寫出來之后卻令人感覺很假,毫無真情實感,滿篇理論說教,處處大道理。其實,寫作文只需寫真事,抒真情,將生活中自己的一些經(jīng)歷和感悟寫出來,反而更具有說服力,更容易打動人。比如,寫人的文章中,我們大可以將所寫人物的特點原原本本地寫出來,發(fā)生在人物身上的事情也如實記錄,只有真實的事件才會有真實的感情,才有價值。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語文教師是學生作文的唯一閱讀者和評價者,教師個人主觀性較強,而且往往評改不及時,不利于學生對自己作文的正確認識。新課程標準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并強調“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因此我們在習作評改教學實踐中應將師評、自評、互評相結合,使全體學生參與評價別人、評價自己和被別人評價的活動,使每一位學生既是評價者,又是被評價者,使他們在學習活動中始終處于主動地位。比如,讓學生把自己的作文讀給全班同學或組內同學聽,請同學打分或評級,并談談為什么得分,為什么扣分。又如,在班內舉行作文展覽,讓學生之間互相閱讀,互相欣賞,或者讓學生辦起自己的文學小報,把自己的作文發(fā)在上面,然后全班進行交流,實現(xiàn)更加充分的共賞與互評。這樣,學生通過自我診斷、共賞互評,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長處,提升寫作能力。
其實,我們的作文教學應該是“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學生一旦掌握了這些知識,就會通過這些知識去輻射自己的感性認識,并能把它們迅速地組織起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別致新穎、匠心獨運的文章就會脫穎而出,作文教學的預期目的也就達到了。
作文一直以來都是師生頭疼的教學內容。初中生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所以在寫作過程中無法達到我們的預期,這是情有可原的。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及時鼓勵,細心引導,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多讀書,多思考,不斷錘煉語言,提升文章質量,并揚長避短,多加實踐和練習,開放作文評價體系,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1]程梅.初中作文教學有效性初探[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9(4).
[2]楊薛建.淺議初中作文教學缺失及對策[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7).
[3]黃曉菲.新課程作文教學的思考[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7(7).
[4]溫耀林.初中作文教學現(xiàn)狀的思考與對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S 1).
[5]凌青.寫身邊事,道尋常理——喚醒語文作文的有效教學[J].群文天地,2011(14).
[6]杜康林.中學語文作文教學模式研究[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1(7).
[7]王志亮.談談中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點滴體會[J].學周刊,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