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山縣三汲中心學校050400)
淺談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蓋玲花
(河北省平山縣三汲中心學校050400)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教學手段、教學技術被應用到教學中來。而當今是一個網(wǎng)絡時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已成為我們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基本上每一所學校都引入了多媒體設備,廣大教師授課也都開始使用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還可以使我們的教學更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個人能力的發(fā)展。本文是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總結的一些多媒體在小學中的運用經(jīng)驗。
小學語文多媒體學習興趣
現(xiàn)階段,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已經(jīng)成為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共識。每一個科目、每一個階段的教學都在使用多媒體技術,小學語文教學也不例外。這說明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多媒體技術是隨著網(wǎng)絡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較為開放的的教學形式。多媒體的運用不僅可以給我們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可以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全方位、全身心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從而大大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多媒體的運用使教學中的師生關系也發(fā)生了變化,更能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從被動的接受者轉為主動的參與者。這不僅符合學生的自身發(fā)展需求,也符合我們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筆者多年來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在不斷踐行和研究多媒體技術的過程中總結了一些經(jīng)驗,現(xiàn)闡述如下。
信息技術的運用豐富了我們的課堂教學,使我們能夠以更多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以前,我們的語文教學只能是教師講解,然后在黑板上表述,或者利用一些卡片掛圖等形式為學生展示教學內容。不可否認,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信息技術的使用使我們的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我們不僅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卡片、掛圖等簡單的展示性的內容。我們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動畫、幻燈片、音樂等輔助性的教學內容。同時,我們還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加入交互性內容,提高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這些豐富的教學方式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我們的語文教學水平,還提高了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這就為我們改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能力提供了可能。當學生有較好的理解能力后,我們就可以根據(jù)教學需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shù)卦黾诱n堂容量,提高學生接觸知識的寬度和廣度,從而為我們改善教學水平提供可能。
多媒體豐富我們教學內容的同時也讓我們?yōu)閷W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成為可能。這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良好契機。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就可以改變以往在語文學習中的厭學心理,從而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欲望,使學生能夠成為學習的主人主動地參與教學。并且,通過動畫、幻燈片、音樂等輔助性教學內容的使用,學生多種感官得以調動起來,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分析問題,不僅能夠較好地掌握教學內容,還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新課程標準對我們的教學改革提出了非常多的要求。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要求我們的教學要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需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教師總是上來就講,從來不考慮更不注重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參與熱情。這種教師主動講、學生被動聽的教學模式使得教師認認真真?zhèn)湔n,費心費力講課,但是卻得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歸根結底這是由于我們教學思想出了問題。教學的主體是學習,因此學習主體也應該是學生,我們不僅在備課時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個人能力和實際需求,而且在教學中也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以學生的需求為導向來開展教學。并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處于引導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保證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開展自主學習。多媒體的運用恰好可以達到這一要求。多媒體的運用改變了教師主導、學生被動的教學局面,多媒體教學課堂讓我們的學生更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充分體現(xiàn)自己的主體地位,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
應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放手發(fā)動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我評價。在多媒體教學中,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主動獲得知識,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蛳嗷ビ懻?,或網(wǎng)上查詢資料,積極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由傳統(tǒng)的壓抑的被迫學習轉變?yōu)檩p松、獨立的主動學習。
當前,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核心的創(chuàng)新教育,已成為一種新的教育內涵、新的教育熱點,成為我們迎接知識經(jīng)濟的最佳抉擇。多媒體輔助教學正是適應時代的要求應運而生的。心理學研究表明,思維通常是與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的。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是思維的起點,當學生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時候,他就把自己的思維發(fā)動起來了。思維因問題而發(fā)動,因問題而深入,并以問題的最終解決為目的。
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師課前編制好教學內容和程序,節(jié)約了大量的板書時間,使得教學過程緊湊,課堂容量大,知識的時代感強。學生既可以多學到至少三倍的材料,教師可以節(jié)約大概20分鐘的教學時間。課堂上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最新信息,延伸學生的各種感官,拓寬教學的時空維度,豐富學生的感性經(jīng)驗,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強化記憶,增強教學內容和過程的趣味性,提高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應變能力。促進學生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創(chuàng)造等智力因素的發(fā)展,有助于學生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維,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總之,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所帶來的諸多優(yōu)點已經(jīng)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因此,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該加大對多媒體技術的學習與運用。同時,在運用的過程中還要注重與我們的語文教學內容相結合。多媒體的運用不僅要適度讓學生提高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而不是對多媒體技術的興趣,而且要符合教學內容要求。在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我們的課堂內容時一定要考慮引入的內容是否有助于我們的教學、是否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是否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切忌盲目地使用多媒體而忘記教學重點,起到本末倒置的效果。
(責編 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