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沙河市柴關學區(qū)高莊中學054104)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教育
高江學
(河北省沙河市柴關學區(qū)高莊中學054104)
初中語文課本中選取了大量優(yōu)美的文章,文章中滲透著深刻的含義和美的教育,這為學生感受美、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提供了語言文字訓練與思想教育的材料。學生可以在審美活動中接受情感的陶冶并促進知識的掌握。因此,中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要注意滲透對學生的美育教育。這是教師的一項職責所在,不能小覷。新修訂的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美育教育是語文課程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美育教育,這是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之一。本人在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實踐做一粗淺的探討。
語文教學中的文學鑒賞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學生獲得情感體驗,產(chǎn)生美感的過程,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氣氛,以達到幫助學生獲得美的情感體驗的效果。教師在課堂上既是導演,又是演員。教師可以像導演指導演員進入角色那樣引導學生全身心地進入教材,讓他們迅速自然地進入教材所揭示的情感世界,使他們體會到教材深層的審美意蘊,從而獲得美的享受。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傳統(tǒng)佳作,在講朱自清的《春》時,我認為教師要通過對這篇美文的學習,讓學生在腦海中對春天美景產(chǎn)生全方位的感悟,對作者筆下的春天形成深刻的印象,讓學生對春天的美產(chǎn)生向往,讓學生獲得沐浴在春光中的美好境界。我在教學中這樣設計:作者筆下的春天通過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來展示春天的美景,在描寫春天美景的同時運用大量的擬人排比、比喻、引用等修辭手法,從而把春天賦予人性化。例如作者筆下的春花圖,作者是以動寫靜?!澳悴蛔屛?、我不讓你”,用擬人手法寫出百花爛漫,春花競放?!跋窕?、像霞、像雪”,三個比喻句排比,寫出春花絢麗,百花爭艷。“遍地是、雜樣兒”寫出野花眾多?!跋裱劬Α⑾裥切恰?,寫野草眾多,進一步展示春意的濃郁,所有這些都給人以美的享受。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例如,在講解朱自清的《背影》時,可以讓學生仔細地反復地去品讀原文,特別是父親去為“我”買橘子的片段。原文中寫到買橘子需要“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闭麄€片段流露出慈父的愛子情深,父子之情是人世間最為珍貴的親情,作者通過對買橘子這件小事的詳細描述,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其場面真實感人地留給了讀者,讀者也能從中品味到濃濃的父子情誼。讓讀者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與作者同樣的感覺,“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边@是真情的流露。每個人在當時的情境之下都會產(chǎn)生同樣的感覺,這種感覺沒有半點虛假,而是實實在在的。人間真情的熏陶與教育也是美育教育的內(nèi)涵之一。
我國的語言文字豐富多彩,在文字的運用上更是變化萬千,修辭手法的運用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例如,在《看云識天氣》這篇文章中寫天上的云的形態(tài)時,首先用“天上的云,姿態(tài)萬千,變化無常”來進行總體概括,然后用一連串的比喻來形象地介紹它們的具體形狀:“它們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峰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弊髡咄ㄟ^細心的觀察,用讀者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東西如羽毛、魚鱗、羊群、棉絮、峰巒、河川、雄獅、奔馬來形象地比喻天上的云,從而把抽象的云的形狀加以具體化,也讓讀者從自己熟悉的云的形狀上感受到了云的美,也可以從中領會到大自然的神奇,從中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再如在《荷塘月色》這篇文章中朱自清運用的修辭手法是多種多樣的,新穎獨特,認真品讀,美妙無窮。如在描寫荷葉的時候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舞女的裙”來比喻荷葉的風姿,裙子與荷葉形狀相似,“亭亭”與“出水很高”相對,荷葉出水很高讓作者聯(lián)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以動態(tài)的人美寫靜態(tài)的葉美,賦予了荷葉動態(tài)美,使無生命的葉子有了人的情態(tài)美,用比喻的方法加強了描寫對象的具體性、形象性,使我們在美妙的遐想中得到無盡的享受。
當然,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美育教育的途徑和方法不限于本文提到的兩個方面。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加以重視,在教學中適時地把握中文章的“美”,使學生在感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借以讓學生在獲得“美”的體驗的過程中,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觀。這也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有效途徑。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