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付謙,李莉
·臨床報道·
體外沖擊波治療運動員髕腱末端病臨床近期療效
王杰,付謙,李莉
(福建省泉州市解放軍第180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福建 泉州 362000)
沖擊波療法;髕腱末端疾?。唤诏熜?/p>
髕腱末端疾病又稱“跳躍著膝”,是引起髕前痛的常見原因之一,主要病因是由于髕股關節(jié)生物力學紊亂,造成髕骨半脫位或傾斜,髕股外側小關節(jié)壓力過于集中和磨損,從而導致髕股關節(jié)面的軟骨水腫、軟化進而碎裂,軟骨逐漸脫落后裸露處的骨質增生硬化,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慢性損傷,嚴重影響運動員的正常訓練和比賽[3,4]。因此應早期診斷和采取有效的治療手段,防止其發(fā)展為髕股關節(jié)炎。近年來,體外沖擊波(ESWT)治療被廣泛應用于運動醫(yī)學領域,能夠促進軟骨細胞的增殖和細胞外基質的表達?,F(xiàn)將本研究所做的臨床研究資料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2014-02-2015-02在我院康復科就診的82例髕腱末端疾病患者接受非手術保守治療的臨床資料,根據(jù)接受的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單純ESWT治療組和采用物理因子治療組。82例患者均符合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標準》。所有患者運動都在3年以上,病程1個月~2年,均為單側發(fā)病,患者都有跳躍痛、半蹲痛或跑步痛。檢查:髕尖以及髕腱末端均有明顯壓痛,少數(shù)患者有髕腱變粗伸膝抗阻痛;排除標準:類風濕關節(jié)炎、局部感染、腫瘤性疾病,既往有膝關節(jié)疾病手術史者。兩組患者均為單膝受累。ESWT組46例,其中男43例,女3例,年齡為23~29歲,平均25歲,病程1個月~2年;對照組36例,采用物理因子療法治療,其中男性32例,女性6例,年齡為21~27歲,平均24歲,病程2個月~2年。兩組在在年齡、性別、病程、疼痛評分、MRI分期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采用ESWT治療患者均有同一位治療師實施治療操作,應用瑞士產(chǎn)Dolorclast散射狀沖擊波治療機?;颊呔扇⊙雠P位,將耦合劑涂于髕骨下端及髕腱末端處皮膚,以壓痛點為中心用15 mm治療頭沖擊3000次/部位,強度為1.5~2.8 Pa,治療完成后,醫(yī)生對局部血腫、腫脹情況進行評估,囑其近期不要進行劇烈運動,每周1次,連續(xù)治療5次。對照組采用低頻調制中頻電流、超聲波、超短波等物理因子療法治療,每天1次,連續(xù)5周,兩組治療后囑咐都相同。
1.3 評估方法 治療前以及治療后1、3、12個月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疼痛評分評估兩組運動員的治療效果。
1.4 臨床療效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發(fā)布的《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評定》,治愈:膝關節(jié)癥狀及體征消失;好轉:膝關節(jié)上下樓梯及半蹲時輕度疼痛,髕骨研磨試驗陽性減弱;無效:癥狀及體征無改善,“打軟腿”或“假交鎖”加重。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數(shù)據(jù)均以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行x2檢驗。
EWST組與物理組治療的療效具有明顯差異;以關節(jié)功能恢復及VAS疼痛評分來判斷治療效果,ESWT組治療后明顯低于物理組(P<0.05)。隨訪當中ESWT組只有2例復發(fā),而物理組有7例復發(fā),物理組復發(fā)率明顯高于EWST組。結果說明ESWT在腱病的治療上明顯優(yōu)于其他常規(guī)保守治療方法(表1,2)。
在排球或籃球運動員中髕腱末端疾病較為常見,發(fā)病率多達34.6%-41.3%。多項臨床研究表明,ESWT治療肌腱病療效顯著[7,8]。Peers等[9]比較了髕腱末端疾病采用手術治療與ESWT治療的臨床效果,結果顯示:經(jīng)術后6個月隨訪,兩組病例的VAS疼痛評分均較術前顯著改善,但手術組術后需要患者制動平均6.1周,而用ESWT組治療后則無需制動,故相比手術治療,采用ESWT治療的早期生活質量更高。
表1 兩組的VAS疼痛評分評估結果比較(±s)
表1 兩組的VAS疼痛評分評估結果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n 治療前 治療后1個月ESWT組 46 7.4±1.4 4.6±1.3物理組 36 7.7±1.1 6.3±1.0治療后3個月3.5±1.2 5.4±0.8治療后12個月2.9±1.0 5.1±0.9
表2 不同治療方法療效比較
體外沖擊波對肌軟組織慢性疾病的作用已經(jīng)得到了實驗及臨床的證實[5]。本研究結果表明,經(jīng)體外沖擊波治療后,接受ESWT組治療患者較物理治療組患者VAS評分有明顯的好轉效果(見表1、2)。沖擊波的量效控制一直是爭論之一,即如何既保持最大有效的能量輸出,又要考慮患者對疼痛的的耐受程度。筆者在治療時采用動態(tài)VAS評分,即讓患者一手持VAS評分卡,在能量改變或疼痛狀態(tài)改變的同時及時標出分數(shù),醫(yī)生則根據(jù)分數(shù)調控適當?shù)哪芰吭O置。
ESWT對軟組織的要求較低,很早就應用于碎石治療[6]。作者認為從經(jīng)濟上來講,患者只需每周來醫(yī)院一次,相比物理因子治療的天天跑醫(yī)院需要消耗大量時間以及費用來說ESWT較物理因子治療會更低,因此ESWT更值得推廣。
本研究為一項回顧性調查研究,隨訪時間相對較短,缺乏客觀的評價指標,這是本研究的局限性。因此要觀察ESWT治療髕骨末端疾病患者的長期臨床效果,需要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的證實,在以后的研究當中,也需要采用較為客觀的評價手段對運動員的臨床效果進行評價。
[1]慢性疼痛治療學基礎[M].李仲廉.疼痛的測量.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3.27-38.
[2] 劉洪柏,侯曉東,區(qū)麗明,等.體外沖擊波治療髕骨軟化癥的療效[J].廣東醫(yī)學,2013,2: 244-246.
[3] 曲綿域,于長隆.實用運動醫(yī)學[M].第4版.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3.500.
[4]Johnso DH,F(xiàn)edowitz RA,陳世益,等.實用骨科運動醫(yī)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8.291.
[5] Maffulli N,Longo UG,Denaro V.Novel approach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endinopathy[J]. J Bone Joint surg(Am),2010,92(15):2604-2613.
[6] 韓見知,吳開俊.體外沖擊波碎石技術[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13.
[7] Rompe JD,Cacchio A,Weil L,et al.Plantar fascia-ape-cife stretching vedial shock-wave therapy as ini-tial treatment of plantar fasciopathy[J].J Bone Joint surg(Am),2010,92 (15):2514-2522.
[8] Rompe JD,Cacchio A,F(xiàn)uria JP,et al.Low-energy ex-tracorpoeal shock wave therapy as a treatment for me-dial tibial stress syndrome[J]. Am J Sports Med,2010,38(1):125-132.
[9]Peers KH,Lysens RJ,Brys P,et al.Crosssectional outcome analysis of athletes with chronic patellar tendi-nopathy treated surgically and by extracorp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J]. Clin J Sport Med,2003,13(2):79-83.
R686.1
B
1005-7234(2015)05-0429-02
10.3969/j.issn.1005-7234.2015.05.002
2015-04-01;
2015-05-12
王杰(1989-),男,福建籍,醫(yī)師
研究方向:運動損傷康復
電 話:15960753452
電子信箱:297258071@qq.com